又現打卡地!公安縣這條“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別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公安縣民政局 時間:2019-10-31 08:32

在公安縣有這樣一條巷子,花轎、蓋頭、紅燈籠、女兒紅、喜被、嫁奩

一派新婚的景象……這並不是巷子裡哪戶人家兒女要結婚辦喜事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上門娶親”)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彈絮作坊)

由公安縣民政局聘請專業文化策劃團隊,植入婚姻民俗元素,為這條巷子增添了喜慶吉祥婚俗文化氛圍。

10月29日晚,“婚姻民俗小巷”開始亮燈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2019.10.29(亮點時刻)

該巷子位於公安縣鬥湖堤鎮石橋社區,連接保康路與治安路,寬不到5米,長300多米。巷口有釀酒、糕點、彈棉絮作坊,巷內有理髮店、裁縫鋪、事業單位、獨門小院、住戶樓棟等。

據瞭解,該縣民政局聘請的文化策劃團隊,充分考慮巷子現有條件,按照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原則來打造這條巷子。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午後時光)

他們對應巷口門店經營內容配女兒紅(花嫁喜酒)、喜餅、喜被、嫁衣等彩畫,一目瞭然吸引顧客;將巷內粉刷過後的牆面繪上鴛鴦戲水、並蒂蓮開、比翼雙飛、連理搖枝喻意婚姻美滿的水彩畫;將老住戶的大木門漆上大紅漆,與白牆面形成對比,相印成趣;將老舊樓房門棟安裝上飛簷斗拱屋簷,牆面因陋就簡繪上卡通畫“老鼠娶親”的民間故事。

將事業單位院牆上掛介紹當地清末以來,到改革開放後直至如今婚俗變遷的宣傳畫,圖文並茂,很容易就能勾起人們對往事的記憶;小巷盡頭兩面山牆上油畫繪製了一支娶親隊伍,新郎騎馬、轎伕抬轎1∶1呈現,栩栩如生,鑼鼓開道,嗩吶嘹亮,鞭炮聲陣陣,娶親的隊伍漸漸近了……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迎親”、“出閣”)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送嫁奩”)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喜事臨門)

巷內懸掛大小紅燈籠300餘盞。置身豐富的婚嫁文化喜慶氛圍當中,人的情緒極易被感染,又彷彿穿越時空……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迎親的隊伍)

“為推進公安縣‘五城同創’工作,公安縣鬥湖堤鎮石橋社區居委會與轄區內的民政局聯合,將這裡打造成了‘婚姻民俗小巷’”。公安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負責人周常華這樣解釋道。

“這條巷子左右兩側房屋都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年久失修牆面都風化了。社區想了一些辦法,但效果不好。現在好了。你看這油彩,不光畫得好看,還能保護牆面,真好。”居民老王這樣說。

又现打卡地!公安县这条“婚姻民俗小巷”很特别

(午後小巷)

小巷靚了,到這裡“打卡”的市民不少,巷口門面生意越來越紅火;小巷笑聲多了,這裡的鄰里、家庭越來越和諧;小巷活了,這裡的住戶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