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艾滋病,很多人都會感覺恐怖,有調查顯示,我國2019年1-7月中國艾滋病發病數為39483例,死亡人數為11454例;2018年中國艾滋病發病數為64170例,死亡人數為18780例。這個數據不容客觀。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艾滋病列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類似,但病死率高也讓人談艾色變。

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但是近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研究組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艾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研究論文,標誌著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由我國科學家完成了!

一瞬間大家歡呼雀躍,認艾滋病終於被攻破了!其實艾滋病遠遠沒有攻破,如何找到病毒庫並徹底清除艾滋病毒,才算徹底治癒,如果鄧宏魁教授是課題取得成功,這將說明初步實現了"功能性治癒"(注:現在艾滋攜帶者就是HIV在"雞尾酒療法"即:每天都要吃藥可以達到正常人壽命,而功能性治癒就是身體裡依舊攜帶艾滋病毒,但不用每天服藥的狀態)。

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曾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三個90%"的防治目標:90%的感染者通過檢測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0%已經診斷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90%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隨著中國互聯網新技術、新媒體、移動社交App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互聯網在男同性戀人群等高危人群、傳播信息、開展公益活動、擴大檢測諮詢和衛生服務轉介方面還能做什麼呢?

打通心理壁壘

艾滋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已經日臻成熟。但是,如何讓高危人群主動、定期檢測,從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卻依然是個問題。Blued APP作為一款同志社交軟件一直利用軟件內"預約檢測""公益平臺認證"、"公益直播"等功能,開展HIV動員檢測、防艾宣傳和諮詢、數據研究、反歧視倡導等工作。

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Blued已經在北京地區與各疾控中心合作已開設了3個站點,在全國7個城市與當地社區組織合作開設了12個站點。因為社會對艾滋病和同性戀的有色眼鏡,有時同性戀群體本身是高危人群會排斥接受檢測,不檢測又會繼續傳播,久而久之形成裡心理壁壘,而Blued會讓他們感到輕鬆,不用擔心歧視問題,心理對檢測的壁壘自然也打通了。

讓防艾更接地氣

隨著艾滋宣傳的普及, "首檢人群"數量不斷增長,近來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HIV檢測的人群中,有80%為第一次檢測;在初篩結果為HIV陽性的人群中沒被幹預意味著把疾病傳染給別人的概率大大高於已經服藥的人。

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阿里健康就上線HIV自檢包內含一支唾液即時檢測產品和一支尿液檢測產品,購買者自我檢測後匿名郵寄樣品,由專業實驗室檢測,登錄相關網站匿名編號查詢結果,可以獲得雙向檢測結果。及時干預,既可以對被感染者進行有效治療,又控制住了高危傳染源。那些沒有接觸過艾滋病相關服務的人,願意來到檢測室、疾控中心或者醫院,通過互聯網讓防艾更接地氣。

用品牌和口碑助力艾滋防治

作為慈善機構Product(RED)已經籌集了6億多美元用以支持艾滋病的研究與防治工作,其中有2億美元來自蘋果公司的募集資金。蘋果作為知名品牌通過募集資金併發布了多款紅色主題產品,助力艾滋防治,許多零售店的蘋果LOGO變成紅色,以提高人們對艾滋病防治的認識。利用蘋果的品牌和口碑助力,Product(RED)基金已經向肯尼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其他7個國家的數千個設施提供了資金,在降低艾滋病傳播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併產生巨大影響,另外這一全球基金也為1750萬人提供了挽救生命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另外比爾·蓋茨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也部署資金和資源來預防艾滋新的感染。

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艾滋病能治癒率了?還早!互聯網還能為艾滋病防治做這些

HIV感染者只要終生服藥,壽命其實與他人無異。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艾滋病現在已經不是致死疾病,不值得恐懼,相信在互聯網等技術的加持下,艾滋病治療的前景一定是積極樂觀的!對此您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