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帝101764076
其實日本足球的青訓,比起我們來說,多出的東西,就是一個,“校園足球”。俱樂部梯隊,還有各級專業足球學校,這個東西,哪裡都有,咱們也有,只是做的不好。在這裡主要想說說,為什麼校園足球走不起來。
形成不了穩定的利益關係,以維持各級學校的比賽的進行。
用這個利益關係不代表是貶義的,事實上,穩定的利益關係是行業發展的必須經過的,一個行業的發展,必然要有消費者的參與,比如你開一家餐廳,必然要有食客群體的存在,才能維持餐廳的運營。如果餐廳所在的地區,根本沒有幾個人願意花錢在外面吃飯,那麼只能是貼錢維持,必然長久不了。
校園足球的開展,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這樣的“消費者”。展開足球比賽,是需要花錢的,租場地,前期宣傳,還有各種工作人員(包括不限於裁判,醫護,安保)和設備的費用,事後的場地清理工作等。必然要有人花錢,可能個別學校出的起這個錢,更多學校呢?學校自己出錢必然是不現實的。
必然要有贊助商的參與,但是贊助商為什麼要贊助你的比賽呢?贊助商贊助職業聯賽,是為了廣告效果,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利益(這個不多說了),重要在於贊助了之後,對於推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為關注的人多,來球場上看的人也多,可以產生消費的人群大,怎麼也會有辦法把錢賺回來。
但是校園足球呢?誰看呢?雖然我們的職業聯賽很火爆,但是學生聯賽,完全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日本的高中足球聯賽的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職業聯賽,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更高。
其實也不難理解,比如我們的家長,可能對各種科學獎頒發,科研成果的出線絲毫不關心,但是每年自己家鄉地區,哪個學校出了高考狀元,哪個學校有多少清華北大,這類的事情如數家珍。在日本,高中體育就等同於我們的“高考狀元”,“清華北大”。
因為日本的傳統,對學生比賽的關注度就是比較高的,比如棒球的甲子園,幾乎是所有日本孩子的夢想,這個意義已經不在於以後是不是要從事這項運動,即便不從事這項運動,能夠在高中聯賽中,站在最高的舞臺上展示自己,對他們來說,也是一輩子的榮耀,像足球這樣的熱門項目,雖然不如棒球的甲子園,但是比賽時,萬人空巷的情景,絕對是把高中生踢球當成是不務正業的我們所不能體會的。
同樣的情況也會延伸到大學足球的開展,大學足球難以展開,而且這還會反過來影響中學足球的發展。
大學足球難以展開,就會導致大學不會養一支足球隊,也就不會特招什麼足球特長生,就會少很多靠足球特長進入大學的機會,高中生從事這些活動,很大一部分還是為了升學,如果靠足球升學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那麼就會進一步降低家長送學生去踢足球,練足球的積極性。如此循環,靠著上層輸血是救不了大環境的。
反過來的例子就是籃球CUBA,雖然其實我們的CUBA也不是做的多好,但是還是比足球強太多,我知道很多大學的籃球隊都是三四流的,但是仍舊有穩定維持的籃球隊,校園的籃球比賽,不管水平高低,都有很多參與者,說起體育特產生,一般第一反應也都是籃球的。
而且CUBA的水平在提高,也開始可以給CBA輸送一些能用的上的人才了,韓德君是國內頂級的中鋒,王少傑成了CBA的選秀狀元,但是大學生足球聯賽呢?還是一窮二白。
當然了,我在這裡只是指出一些問題,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只能說,我能觀察到的,我相信上層人,也許會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會有一些手段,改變這些。不想當個憤青,動不動就XX要完的,但是隻能說我看到的問題是很嚴峻的,或者說,至少要走的路是很長的。
Xinxin的體育世界
態度決定一切。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學誰,走什麼模式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踏踏實實、腳步堅定在走的問題,當所有的努力僅僅停留在目標或者計劃中,全世界所有成功的模式都來走一遍,其實中國足球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
日本足球青訓被認為是一種成功的模式,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規劃有多麼宏大,或者有多麼先進,而在於腳踏實地不放空炮,從一點一滴做起,擴大足球人口、借鑑歐洲足球先進的培養管理經驗與方法,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發展理念,當所有的一切落在實處,豐盛的果實總是會如期而至。
當國足期望在歸化球員的帶領下進軍世界盃的時候,日本隊已悄然挺進世界盃十六強,本次世預賽日本隊23人大名單中,來自J聯賽的僅有三人,其餘皆為海外球員,顯然日本足球已經將走出去落在了實處,並且成績斐然,而我們的國腳準國腳們早已在金元中超的安樂窩裡樂此不疲。
所以說中國足球走什麼模式不是問題,日本模式也好,法國、德國、西班牙模式也罷,其實只要踏踏實實地走起來,前景也總會好起來,成績自然會得到提升,怕只怕幾十年如一日在麻木中自娛自樂,為了國字號一點可憐的成績不惜到處折騰,到頭來規劃越靚麗,成績越糟糕。
尼羅河大球場
大概球迷也都發現了,日本三大球類項目的比賽,不論是少年隊還是青年隊,成年隊,他們的球員整個身體的體型都是很標準的,體型胖瘦剛剛好,而且基本功紮實,15歲少年的水平看起來已經有七八年的球齡,整個技術很紮實,在這一點,我們國內確實不如日本。
我們和日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差距,第一:我們國內的主流思想是學好課本知識,可以考到高分就是好孩子,這就阻礙了其他興趣愛好項目的發展。第二,日本的教育是免費的,在學校的營養餐都是學校提供(政府撥款),小孩的營養攝入基本上很均衡,如果小朋友從事體育類運動項目訓練,學校裡面配有專業的康復治療師,在為小朋友的運動後身體康復做保駕護航。
綜合上面的因素,我們國內做不到,我們國內發展不平衡,無論是人的思想,還是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和日本有非常大差距,比如:日本小學生身上學用的揹包,那個揹包有多種功能,碰到不小心墜入河水中,那個揹包可以是救生圈,如果是陰暗天氣走在馬路上,揹包後面有反光板裝飾,讓過路開車司機更容易發現小朋友的位置,大大減低交通事故。
我們國內想要達到這樣的水平,除了生活質量上需要提高,還有就是人的思想上需要轉變,包括方方面面需要重視,而這些細微的轉變恰恰是最難做好的東西。足球也是一樣,中國足球任重而道遠。
知事淵博
中國足球其實早就在嘗試走日本足球的青訓模式,最好的例子就是綠城青訓,全日本教練指教,包括當時綠城在中超的時候主帥也是日本前國家隊主帥岡田武史,綠城青訓在中國青訓界是非常的出人才的,中國足球現在是方興未艾,中國青訓也在嘗試模式,綠城代表著學習日本足球文化,恆大則是學習西班牙足球踢法文化,上海崇明島,則是本土搶逼圍,接傳轉,本土足球文化,究竟日本足球文化是否真正的適合中國國情,還需要時間來認證,關注綠城青訓拭目以待,我自己的觀點就是能出球星的青訓就是最好的青訓模式。
熙熙小白
青訓最關健要有好的教練,教練水平不上去,只將是一代不如一代。日本的青訓教練是要受訓考試才能上崗。而我們體育大學畢業生有幾個在做青訓教練。退役球員進教練培訓班也是走過場,如陳主席現在醒悟了,培養青訓教練,再由他們來帶隊員那也要十年以後才能出成果。我們等得起嗎?
倒影看他人看自己
其實國內現在的所謂青訓,無非大體四類,一是類似於國安綠城等的這種廣招賢才,以自身曾經青訓出品的未來之路,來攬獲更多踢球的孩子。二是類似於魯能恆大,這樣的財主類體系,全國蒐羅各年齡段優秀潛能,才提升自身青訓架構。三則是類似在北京的非國安系統中出來的一些踢球的孩子,大都是持續在院校體系中,堅持多讀書的。四是其他部分既無資金投入,又無名門之名的俱樂部,最多是收編一些省隊的梯隊,乃至有些甚至是兼職隊伍的。可參考我發的第一篇文章寫的。
哇塞刺玖
1.家長對於足球的觀念
2.場地數量問題
3.基層教練水平問題與啟蒙足球教育收費問題
4.學習與體育佔平時生活比重問題
5.淘汰後從事工作難易度
半吊子de瘋不止
不管是哪種青訓模式,最重要的是長期的不懈堅持,不懷疑,不折騰,有耐心。技術流也罷,力量型也罷,無論是哪種,只要將其發揮到極致,都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