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翻開歷史的畫卷,有哪些君臣是相互成就的典範?正如姜子牙之於周文王、周武王;管仲之於齊桓公;張良之於劉邦;諸葛亮之於劉備;劉伯溫之於之於朱元璋。

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幾乎沒有例外,每位開創併成就一代偉業的君主身旁總有一個或幾個有膽有識的謀士。對一位君王來說謀士有多重要?會用謀士又是多麼的有必要?特別是在形勢變幻莫測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常年相互征戰。一場戰役怎麼打,用什麼計策,是設計埋伏?還是火攻?水淹?君主身邊的謀士的建議就會變得很關鍵,甚至關乎城池以及國家的生死存亡。

可總也有一些反面的例子——驕傲自大的霸權者不聽謀士之言,最終丟失了領土,自己性命不保,連族人也都滅盡,春秋時期的智襄子就是此類剛愎自用且失德的“典範”。春秋末期,韓趙魏三家能夠實現分晉,還真是多虧了智襄子的“功勞”。

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趙魏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在歷史上,韓趙魏“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鑑》的開篇之作。

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韓趙魏三家分晉的過程看,謀士的重要性以及會用謀士是多麼的有必要?

1、智氏謀士:智果

晉國的國君晉獻公在位的時候,大殺公室子弟,後來也不再分封公室子弟做卿大夫。春秋時期有句話叫“晉無公族”。隨著公族勢力的減小,其他外族實力順勢不斷擴大。晉國形成了智氏、趙氏、韓氏、魏氏、中行氏、範氏六卿把持朝政的局面。當時這六卿最大的勢力是智氏。晉出公十七年,智氏聯合趙氏、韓氏、魏氏,滅掉範式、中行氏。

當時,實力強大的智氏在選擇繼承人方面優先考慮才能出眾者(這聽起來貌似並無不對)。智宣子欲立智瑤(也就是後來的智襄子,又稱智伯)為繼承人,智氏族人智果進諫說:“不如立您的另一個庶子智宵。因為智瑤有五個方面都比別人優秀:一表人才、精於騎射、多才多藝、能文善辯、強毅果敢,但有一條卻不如人,那就是他這個人不仁義。以如此的才幹,又沒有仁德之心,強力去駕馭別人,那誰受得了?如果您堅持立智瑤為繼承人,智氏一定會遭受滅族。”

智宣子不聽。智果為了避禍,就找太史重新登記,改姓輔氏,脫離了智氏家族。

最後,繼位後的智襄子被韓趙魏三家聯合殺掉,智氏被滅盡,只有輔果一支得以倖存。

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2、智氏謀士:智國

智宣子去世後,智襄子繼位,即前面所說的智瑤。從此他開始掌握晉國的執政大權。有一天,智襄子與韓康子、魏恆子在藍臺宴會。宴會期間,智襄子屢次戲弄韓康子,又侮辱韓家的總管段規。

智國聽說後,進諫說:“激怒對方而不小心提防,恐怕要大難臨頭!”智襄子說:“什麼大難?我就是大難,我不給對方大難,誰還敢給我帶來大難嗎?”智國說:“恐怕不是這麼一回事!《夏書》上說‘一個人屢犯過失,結下的冤仇不在明處,不能因為看不見就不加防備。’君子能在小事情上謹慎,才沒有大患。今天主公您在一次宴會上就羞辱了對方君相二人,讓他們蒙羞恥辱,您還認為他們不敢報復,恐怕不大妥當吧!連黃蜂螞蟻都能害人,何況對方是一個強大家族的族長和總管!”

可智襄子不聽。

3、智氏謀士:絺疵(chi ci)

剛愎自用的智襄子想強佔韓趙魏三家的土地,便替國君向三家各索要萬戶的土地。韓魏不敢不從,只有趙襄子拒絕了智襄子,智伯便以國君的名義討伐趙襄子。就在討伐的過程中,如果智襄子能聽從謀士絺疵的建議,也不至於最後兵敗被殺。

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在拒絕智襄子所要土地之後,趙襄子逃到了晉陽。此時,智韓魏三家的軍隊包圍了晉陽,並引水灌城。晉陽城被淹到只剩六尺,城內連鍋灶都沉入水下,生出了長角蝦,可人民卻還沒有背叛投降的意思。智襄子觀察水攻的情景說:“我今天才知道,水攻原來可以亡人之國啊!”聽了這話,魏恆子用肘部碰碰韓庚子,韓庚子也輕輕踩了一下魏恆子的腳,兩人都想到了,智襄子還可以用汾水灌二人各自的主城。

此時,智襄子的謀士絺疵說:“韓魏必反!”智襄子問:“你怎麼知道?”絺疵說:“形勢之必然,以韓魏之兵攻趙,趙滅亡了,下一個就輪到韓魏。之前我們約好的滅趙之後,三分其地。現在晉陽城已經淹到只剩六尺,眼看他們就要投降了,而韓魏二人,面無喜色,而是憂心忡忡,這不是要反,那是什麼呢?”

不料,第二天智襄子就把絺疵的話告訴了韓魏二人。

韓魏二人說:“這是敵人的離間計,是讓主公您懷疑我們,然後放鬆對趙氏的攻擊。我們怎麼會對要到手的土地不動心,反而去圖謀反對您,去做那充滿為難而辦不到的事情呢?”韓魏二人剛走,絺疵就進來,對智襄子說:“主公您怎麼把我跟你說的話跟他們說呢?”智襄子反問到:“你怎麼知道我跟他們說了?”絺疵說:“他兩人盯著我看然後又快不離開,我就知道他們的心思了。”但智襄子仍舊不聽絺疵的。沒辦法,絺疵為了避禍,就請求出使齊國,走了。

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看:不會用謀士、不聽謀士之言的後果有多慘

這邊趙襄子立刻派人偷偷出城見韓魏二人,說服二人聯合趙氏一起謀殺智襄子。緊接著趙襄子派人深夜殺掉智氏的守堤士卒,把水引去灌智襄子的軍隊。智襄子大軍大亂。韓趙魏三家聯合分頭攻擊智襄子大軍,使智氏大軍潰敗,也殺了智襄子,滅盡了智襄子一族,只剩下有先見之明的智果改姓之後的輔果一支活了下來。

智氏一族作為當時晉國最有實力和勢力的一族,本可以成就一番偉業。但主公絲毫不聽身邊謀士的進諫,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了智氏一族的滅亡。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趙魏三家的主事者在這個過程中都聽取了身邊謀士的建議,而非意氣用事。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一直以來被很多人津津樂道。但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歷史事件的原委以及過程,大家並不見得熟悉,更別說裡面的細節。智襄子但凡聽進去身邊謀士的建議,最終也不會落得個軍隊潰敗,自己被殺的下場。自己的失德與自大,聽不進去別人善意的勸諫,對於一方君主來說是致命的,但其實,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善於採納別人的建議,也是很有必要的。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工作上,總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善於求助,虛心接納別人的建議,善於運用,總歸是有益處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舊唐書·魏徵傳》中說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確,作為後人我們要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鑑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