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李世民,唐高祖李淵次子,生於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自幼習武,擅長騎射,臨機果斷。十六歲時和十三歲的長孫氏結婚。少年時期的李世民雖然認真讀書,但最喜歡的還是練武。十八歲時,李世民應募參軍。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李世民參軍後軍事才能很快就體現出來,當時李淵在太原起兵後,派李世民和李建成領兵首戰西河郡。西河郡在太原西南面,是以後進兵長安的必經之路。李世民兄弟倆治軍嚴明,長驅數很快就攻下西河郡,而後又奉命率前軍西渡黃河,順利佔領渭河以北地區,各大族豪強紛至軍效,數支農民起義軍也來歸附,兵力迅速發展至13萬人。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唐,定年號為武德,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哥哥被立為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為齊王。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唐朝雖然建立了,但各地割據仍然沒有平息,公元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大舉南下,攻打太原地區。太原總管李元吉支持不住,逃回了長安。致使河東等地失守,關中地區震動。李淵任命李世民領兵出征,李世民在與劉武周對峙期間,堅守不出,待機而動,因為他知道敵軍深入,必定會糧草不濟。次年的二月,劉武周因糧草供應不及,只得放棄太原北逃。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618年五月,隋煬帝被殺的消息傳到洛陽後,守將擁立越王楊侗稱帝,改元皇泰。

619年四月,王世充奪取了政權改國號為鄭,割據關東地區。第二年七月,李世民進軍洛陽,開始平定王世充。由於時局動亂,要平定王世充,首先必須擊敗竇建德,李世民親率大軍抵達虎牢關,利用計謀將竇建德俘虜。竇建德一敗,洛陽的王世充成了驚弓之鳥,無奈之下只好歸順唐軍。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統一全國後,由於李世民立下赫赫戰功,使其在朝野上下的威信日增,唐高祖李淵也給了他相當重的權力,引起太子李建成的擔心。李建成和李元吉便多次想除掉李世民,但都被李世民躲過。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並殺死二人其子十人,又逼迫李淵退位,不久李世民登基即位,史稱唐太宗。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唐太宗在即位之後聽從了尉遲敬德的建議,採取寬容的政策,緩和統治集團的矛盾。為了使唐朝長治久安,唐太宗認真地總結了隋朝滅亡的教訓,廣開言路,為了鼓勵大臣進諫,為了更好地納諫,唐太宗還採取了一些具體有效的措施,如諫官和史官列席軍政會議,對於敢於直諫的大臣給於重賞,同時也是對其他人以後進諫的一種有效的鼓勵。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唐太宗還以身作則,嚴令禁止鋪張浪費。為了管理國家,他主持制定了《貞觀律》,明確了賞罰制度,加強了法制建設,長孫無忌又和其他人為其作注,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唐律疏議》,成為封建社會成就最高的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來。

經過一系列的措施,唐太宗在位時達到了唐朝的頂峰時期。史書把這段歷史稱為“貞觀之治”。

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如何看待歷史中真實的唐太宗

但貞觀後期,唐太宗開始不聽大臣們的勸阻。他曾經下詔,規定太子所用之物不得限制,結果造成太子的嚴重浪費現象。他自己也開始修造宮殿,於貞觀十一年在東都洛陽修廢山宮,十年後又修翠微宮。

由於帝位來的不是很正派,唐太宗到了晚年還要看史官所寫的起居注,本來起居注是專門記載皇帝日常言行,皇帝不能觀看也無權干涉,這是歷來的傳統,而史官也是公正直書,從不掩飾什麼,從不害辦皇帝打擊報復。但唐太宗這個名君卻犯了一個大的歷史錯誤,破壞了這個制度。

公元649年,由於吃了方士煉製的丹藥,導致中毒,醫治最終無效,50歲唐太宗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