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国消费者正在“疏离”美国品牌

【欧洲时报九天编译报道】中国消费者曾一度热衷于购买美国品牌产品,现如今他们的忠诚度发生了变化。美国企业一直视中国为一块蕴含机遇的土地。如今他们面临新的现实,即中国消费者并不准备挽救西方品牌。法媒近期对中国品牌的崛起、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境遇作了分析。

观点网站撰文指出,政治论战并非是在华的美国企业所面临的唯一问题,同时他们还面临诸如三只松鼠等中国本土企业的挑战。这家干果生产商仅仅用了七年时间便成为中国最大的零食销售商。作为品牌象征的松鼠漫画非常受欢迎,三只松鼠的主题公园正在建设中,他们的线上播放也吸引了几亿的观众。这种突如其来的受欢迎度使得奥利奥等美国品牌小吃很难强化市场位置,即使专门开发了奥利奥海藻、芥末和香辣鸡翅口味也无济于事。法媒指出,几年来,美国企业一直视中国为一块蕴含机遇的土地。如今他们面临新的现实,即中国消费者并不准备挽救西方品牌。

外国商品在华市场份额降至最低

法媒指出,在这个商业和地缘政治方面都越来越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中国,美国品牌现在面临两大挑战。首先,中国品牌竞争力越来越强,其次,由于外国品牌与中国政治相悖,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放弃了外国品牌。结果就是有一部分从前被认为很酷的美国品牌现在过时了。

最近的NBA事件反映出中国人在抵制外国品牌方面行动之快速。从NBA休斯敦火箭总经理发表支持香港游行的推特短短几个小时,商铺便将休斯顿火箭队的产品下架,赞助商也撤销了对NBA的赞助,所有比赛转播都被取消。电商网站搜索“火箭”的结果是建议消费者们购买一种玩具火箭。

最近几年来,包括亚瑟士Asics在内的几个外国品牌就一些敏感话题引起本地消费者不满后都不得不做出道歉。本周,苹果取消了一项协助香港示威者跟踪警察活动的地图服务,前一天,中共党媒《人民日报》称这项应用为“有毒软件”。

法媒指出,这一变化标志着一个时代可能结束。这些年来,西方企业高管习惯于吹嘘他们用于占领中国市场的项目,认为在其它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必须赢得中国市场。但是《华尔街日报》在分析了美国顾问公司麦肯锡的报告并整合欧瑞和全球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的数据后表示,麦肯锡公司追踪的领域中,外国制成品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历史最低,并且在宠物饲料、个人汽车、视频游戏、手机和电器方面尤其明显。

2011年,中国市场手机销售量70%集中在诺基亚、三星和苹果这三大国外品牌。而2019年上半年,销售量前三均为中国品牌:华为,Oppo和Vivo,他们占据了71%的市场份额。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由于中国市场正在日渐壮大,对于某些西方企业而言,市场份额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国的零售业增长却不及从前。大量消费者被抵押贷款和其它形式的债务压垮。零售业增长减缓,年均增长率由几年前的15%甚至更多下降至7%到8%。

家乐福、亚马逊和Uber等西方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太过于复杂,征服成本太高,因此在遭遇有望支配市场的本土强硬竞争对手之后,往往选择关闭或者出售在华业务。福特、苹果和其它一些企业虽未退出中国,但也很难满足市场期待。

因此,法媒指出,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消费者愿意继续消费外国产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文章引述瑞士信贷集团的观点认为,中国消费者贡献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是全球第二大家庭财富来源。纽约数据研究公司eMarketer认为,到2021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将达到5.8万亿美元。

假如中国消费者更多地购买本土产品,或者在购买外国产品时花费不及预期,那么西方企业和经济要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将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其国内市场。尽管今年美国的消费总体形势较好,但比起中国相差太远,最近的统计并显示这一势头很可能不会持续。

随着中国经济转为内向型,麦肯锡预测,由于供应链缩短以及其它变化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会有2.2万亿到3.7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即15%到26%的全球国民生产总值蒸发。

成功的美国品牌也须保持警惕

但是,也有不少西方企业在中国取得了蓬勃发展。耐克的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2%,近17亿美元,5年来每季度的增长率都在两位数。美妆和个人护理产品也赚取了市场份额。

还有一些品牌通过让产品更本土化而得到发展。与蓬勃兴起的侧重手机下单和外卖的中国咖啡产业链瑞幸咖啡市场争夺战首次失利后,星巴克突出了本地特色,特别是在天津一处由中国建筑师重新设计的历史建筑开店,体现了“对于几千年茶文化深深的尊重”。另外,这个品牌通过一定程度效仿本地竞争者的策略,包括大量开设门店、配送和店铺自提服务,满足了部分客人顺道提货的需求,业绩得到改善。

其它美国品牌诸如肯德基和必胜客,现在已为中国企业所拥有,并在产品中融入了当地口味。比如必胜客中国就推出了一款榴莲味的披萨,肯德基出售中国传统早餐的多种口味的粥。

但是法媒指出,那些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品牌必须较以往更加警惕。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曾经模仿美国竞争对手,公司“L”型商标像极了耐克的“旋风”商标。现在,李宁公司依靠自身优势取得了成功。该公司最近和中国国家队合作开辟了羽毛球的生产线。球拍和运动鞋已经得到本土运动明星的认可,这项运动在中国非常受欢迎。还有一条名为“解构主义”的服装生产线,依附于“中国文化,街头时尚和篮球态度”,迎合中国新兴的街头篮球文化。截至6月30日,尽管总营业额仍然低于耐克,李宁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5%。

爱国主义情怀高涨的国度

法媒还指出,在一个爱国主义情怀高涨的国度,很多美国企业都错估了在此长期发展的难度。博然思维集团6月份发表的调研显示,56%的中国消费者宣称在贸易战中支持国货而拒绝购买美货。去年,瑞士信贷集团的一份研究显示,18-29岁之间的中国消费者中有90%更愿意购买本土电器。

支持国货的风潮大约始于三年前,比最近的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来得更早。国产品牌在品质和创新方面都有提升。中国消费者的态度转变了,不再那么迷信外国品牌。研究显示,大量的中国消费者现在更愿意购买能表达他们身份认同的东西,这包括了作为中国人越来越强烈的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