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起始,並沒有很多流民,為何到了明代中期,流民愈發增多?

所謂流民,就是指那些遭收了災害的人,包括天災人禍等不可控因素,使得他們的生活不能得到保障,從而顛沛流離,無處可依的一類人。

流民存在於中國古代社會已久,並且在長久的歷史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大概是從中國的奴隸制度開始就存在了。但究其為何會出現,可能需要分析當時的社會制度、文化、自然環境等一系列因素。

歷史上朝代更迭,無論怎樣,都會有流民,不過可能時期不同,流民的數量和規模都會有所不同,明朝的歷史悠久,在古代的朝代中,存在的時間可以說是最長的了,在明朝起始,並沒有很多流民,國家實力強,到了明中期,流民的數量和規模逐漸變大,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呢,需要從政治、經濟、環境、文化等方面分析。

流民歷史悠久,在現存的歷史書籍中都可以找到流民相關的歷史資料,各地出現流民,朝廷一般都會很重視,對於因為苛政、賦稅、缺衣少食等原因等百姓加一撫卹,對於因為遊手好閒等原因的逮捕,通過這些措施減少了流民數量,維護了社會穩定。流民主要是由百姓組成,在戰爭災難等特殊情況下也有一些罪犯、官員等,流民不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而是一種自發性的。

離開了原來居住的地方,脫離了管制,而且流民是獨立的,內部之間並沒有相互聯繫,而且流動的目的不一定,百姓都想安居樂業,不想成為流民,

一旦有機會就會結束漂泊的生活,安定下來,不再是流民,但也會有的百姓會成為流民,加入流民,這些是流民的特點。明中期為什麼會產生很多流民,為什麼不是明初期呢,從流民的特點和當時歷史時期的記載中可以推敲。

在明朝起始,並沒有很多流民,為何到了明代中期,流民愈發增多?

一、多種災害的發生

古代的人們更多的是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因為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令人無法去抵抗的,放到現在也是,我們存在於自然之中,試圖去改變自然、控制自然,成為自然界的主人,但事實卻是在自然的災害中,比如地震、泥石流、海嘯、火山等,我們人類是十分渺小且無力抵抗的,我們挑戰著自然的底線,自然也給我們極大的反擊。

現在是科技和環境汙染等損害著自然,在古代沒有現代工業,沒有化學、生物等的汙染,但是缺有著盲目開墾土地、砍伐樹木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沒有發達的科技,對於自然災害更加難以抵抗。根據歷史書籍的記載,在明朝時期,災害發生的數目驚人,其中水災發生的數目最多,自古以來,就致力於修河道、防禦水災,然而水災還是困擾著百姓,誰在導致良田丟失、房屋被毀,一無所有,只能成為流民。另外還有地震、蝗災、風災等,都使得處於小農經濟的百姓受難,失去全部身家,只得漂泊,成為流民。

在明朝起始,並沒有很多流民,為何到了明代中期,流民愈發增多?

二、土地的缺失

古代的人口和土地並不成比例擁有,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擁有自己的土地,況且在自然災害中,很多土地、財產都化為烏有,擁有土地的人更是少,一無所有隻能四處遊蕩,尋找生存的機會。明朝時期人口增長很快,但是土地的並沒有增長,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之中損耗了許多,皇室貴族的手中把握著絕大部分的土地,佔絕大部分人口的百姓擁有的土地資源量十分有限,地方的官吏有的貪贓枉法,也會佔有土地,繁重的賦稅同時壓迫著百姓,導致入不敷出,為了謀出路,百姓只能被迫成為遊民,去貴族的土地打工或者從事一些其他的行業,甚至會走一些極端的道路,成為匪賊。這一切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因為農民不能安居樂業,沒有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沒有土地,因此成為流民也是萬般不願的結果。

在明朝起始,並沒有很多流民,為何到了明代中期,流民愈發增多?

三、朝廷政治的影響

在明朝初期,皇帝的能力很強,明太祖、明成祖給明朝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提升了其國家整體的實力水平,但是後來的皇帝對於國家的貢獻並不多,中期明朝許多問題逐漸擴大,問題突出了出來。在中期有許多地方的官員流失的很嚴重,這就導致地方官員辦事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問題,百姓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很多工程並沒有得到實施,自然災害到來的時候就毫無抵擋的能力。明朝還有圈地運動,貴族勢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擴張,皇親國戚圈走百姓的良田,許多土地被兼併,百姓流離失所。加上當時邊界被入侵,戰爭的頻發,戰爭和災荒互相影響,逐漸加深,形成了惡性循環,流民問題更加嚴重。

朝廷的不作為導致社會問題日益尖銳,矛盾被激化,國家動盪不安,外憂內患齊齊聚首,可見政治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十分重要,明朝前期社會穩定,有流民的出現時,皇帝也會用相應的政策來應對,比如減輕賦稅,給予土地,安撫為主

,進而穩定社會,但是明朝中期皇帝不作為,政治亂套,百姓生存受到威脅,流民數量自然會增多。

流民的出現反應了國家的問題,社會不穩定,人民生活受到威脅才會導致流民的增多。明朝中期流民產生與當時頻繁的自然災害、小農經濟的不穩定性、土地資源的缺乏、統治者的不作為、政治體制的不完善、貴族勢力的過分膨大、圈地運動等緊密相連。百姓都想安居樂業,成為流民不是自願,但是環境所迫,從這種現象可以反映出封建君主專制的弊端,總結經驗才能進步。百姓衣食不愁,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流民只是一個名詞,不再是現實是,才稱得上是定國安邦。

在明朝起始,並沒有很多流民,為何到了明代中期,流民愈發增多?

參考文獻:

[1]何永卓.論明代中期流民產生的原因[J].才智,2015(35):295.

[2]李洵.試論明代的流民問題[J].社會科學福刊,1980(03):68-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