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使者見到十二金人為何紛紛下跪叩拜?

大秦鐵鷹劍士


匈奴人的信仰與“金人”有關,即所謂休屠部的祭天金人。另外,巨型人像又叫做“翁仲”,本來就是草原族群的音譯詞(鬼神)。所以,漢初匈奴使者見到長安長樂宮大夏殿前的十二金人時,就會像見到了自己家鄉的宗教形象,因而跪拜,這是可以發生的事情。

翁仲:中原和草原上的“金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就是著名的公元前221年,天下統一。秦始皇忽然收聚天下兵器,銷鑄成十二個銅人(銅即金),立在阿房宮門口。這些銅人的最鮮明的特點是穿著“夷狄服”,身後還刻著銘文,只留下來一條,也是歌頌秦始皇偉業的。秦始皇鑄造十二個銅人的原因,是因為有人見到了臨洮附近出現了12個穿著夷狄服飾的巨人。秦始皇以為是警示,戒其“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這個原因似乎有點牽強,屬於一種典型的儒家式解釋。

《漢書·五行志》:史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監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長安志》引《三輔舊事》雲:“秦作銅人,立在阿房殿前,漢徒著長樂宮大夏殿前……坐高三丈,銘其後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

漢武帝時,霍去病伐匈奴,俘獲休屠王祭天金人,但是沒有提到幾個,大概只有一個。這個祭天金人與秦始皇阿房宮門口的12個是否有共同點呢?這個祭天金人有什麼含義呢?東漢人實際上就給出了答案,著名註釋家高誘註釋《淮南子·汜論訓》的時候說道,秦始皇的那12個金人,名字叫做“翁仲”、“君何”。曹魏明帝時,從長安將12銅人遷徙至洛陽,但是銅人太重了,於是就在洛陽山寨了兩個,當時的史官也說銅人就是翁仲。

(山東 漢代石翁仲)

那麼答案就很清楚:秦始皇鑄造的12個金人其實就是“翁仲”。考古學家林梅村先生認為,漢代的翁仲,可能與阿爾泰諸族的石像崇拜有關,翁仲很可能就是蒙古語的ongon(偶像),當時的匈奴語言中的偶像崇拜,大概與這個詞發音也差不多。所以,翁仲實際上是個音譯詞。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這12個銅人都著夷狄服了?那就是說:霍去病俘獲的祭天金人,也是翁仲。

《三國志》:魏略曰:是歲,徙長安諸鍾懬、駱駝、銅人、承露盤。盤折,銅人重不可致,留於霸城。大發銅鑄作銅人二,號曰翁仲,列坐於司馬門外。高誘《淮南子•汜論訓》注: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也。三國東吳謝承《後漢紀》:銅人,翁仲其名也。

(漢代 玉翁仲)

追根溯源來自東夷文化

匈奴人的這種信仰是有線索可尋的,即來自東胡。近年來,網傳一本金日磾家族的《賜姓金氏族譜》說到匈奴休屠部本來是在東海之濱的,該族譜有一句“祖迪為夷正,懂夷語,訓制荒服,守東海焉”可為證。這就是說,休屠部實際上就是遼西渤海一帶的屠何人。因為休屠是“休屠各”的省略,也就是屠各,屠各與屠何,在上古音是相通的,休字,很可能就是“西邊”的意思。

《逸周書·王會篇》:屠何青羆,東胡黃羆。《墨子·非攻篇》:古屠何亡於燕代胡貉之間。《管子·匡君》:……中救晉公,禽狄王,敗胡貉,破屠何而騎寇始服。尹知章注:“屠何,東胡之先也。”

那就是說,屠何人是在東胡或者匈奴崛起時才從東海遼西,遷徙到西部草原的。屠何被認為是東夷人,與殷商的孤竹、目夷等有著密切關係,長於宗教、擅長祭祀禮儀等,是一個祭司色彩非常濃厚的族群。匈奴冒頓單于打敗東胡之後,將屠何人兼併,遷徙至西部草原,冊命為休屠各,為剛剛崛起的匈奴帝國世守祭司之責。《漢書·金日磾傳》證明了這個猜測,匈奴王認為休屠人擅長鑄造金人,於是就命其為“祭天主”。


匈奴人何以會如此看重休屠人?原因很簡單,草原上到處都能見到鹿石、石像,但都是石頭做的,而休屠人能夠做尺寸很大的銅人,這就非常牛逼了。而秦始皇搞的銅人,重量可能達到數十噸,當然就是一種技術能力的炫耀了。

《漢書·金日磾傳》: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騎將軍霍去病將兵擊匈奴右地,多斬首,虜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本以休屠作金人為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雲。


秦人與東夷的關係

這個時候再回到篇首的問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按照秦本紀,嬴姓人也是玄鳥所生的,於殷商時期相當顯赫,有一支族人在西戎戍邊,秦人就是這支諸侯的後代。秦人在西戎之地也很早就與戎人通婚。這就很清楚了,擅長鑄造金人的休屠/屠何人與秦人的身世相通,最後也都能指向殷商帝國,再往上追溯,則是紅山文化的祭司氣質。


秦人顯然也有這種祭司文化的傳統,與戎狄交往之後,也引入了翁仲文化,於是就在帝國剛剛建立之時,空前絕後地鑄造了12個巨型銅人,象徵十二地支、天下一統。秦始皇死後,又造了千軍萬馬的陶俑人像。漢代以後,翁仲文化非常盛行,小到可以隨身佩帶的小翁仲,大到巨型石像,考古發現可謂非常之多,迄今為止,山東已經發現了13尊大型石翁仲,也都是胡人胡服形象。在民間文化裡,翁仲還可以辟邪。

(南宋 石翁仲)


歷史咖啡


有的時候不得不感慨人類的想象力:既然都叫金人,那就索性把兩個“金人”聯繫到一起。只可惜,雖然同叫金人,十二金人和祭天金人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祭天金人

話說公元前121年,年僅19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大帝任命為驃騎將軍,率兵出擊河西地區。結果,經此一役,霍去病不但一舉收降了渾邪王、休屠王部共四萬餘人,更是收穫了一件匈奴人的寶物——祭天金人。

匈奴人原本祭天就選在了現陝西省淳化縣西北甘泉山下,而此地的負責人正是休屠王,所以祭天金人一直由休屠王部保存。結果被霍去病端了老巢,連匈奴的珍寶也奪了去。此後,霍去病將祭天金人安放在了甘泉山下的甘泉宮中。

匈奴人如果見此祭天金人,自然是要跪拜的。


十二金人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曾下令將天底下的兵器都收上來了,統一聚集在咸陽,並將之熔鑄成十二座金人。

《漢書·五行志》:史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監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在《漢書》中,有關於十二金人更加詳細的記載,即因為在臨洮邊上,有人看見了十二個身高有五丈(約11.5米)、腳長六尺(約1.4米),穿著夷狄服飾的。正趕上這一年秦天六國,所以秦始皇覺得是祥瑞,所以鑄造了十二金人。

祭天金人與十二金人有沒有關係?

之所以有人將祭天金人和十二金人聯繫到一起就是因為《漢書》中的“夷狄”二字,一般來說,東方的少數民族稱“夷”,北方的少數民族稱“狄”,而“夷狄”也不過是指與當時中華民族的不同服飾而已。可見,十二金人與祭天金人服飾相同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大小就更是天差地別了。祭天金人是祭天之用,其尺寸要小得多得多。甚至有專家認為新疆出土的希臘戰神阿瑞斯,就是當年匈奴祭天金人的樣子。


所以說,漢初匈奴使者見到十二金人為何紛紛下跪叩拜,這一說法很可能就是來者附會之辭。


水一白



那十二個金人就是匈奴(夏朝統治者)傳說中的天皇氏。

傳說發明曆法的天皇氏共有兄弟十三人:

秦始皇把自己當成中間的“天靈氏”,身邊有十二個兄弟,所以造出十二個金人。

那些名稱都是匈奴語(蒙古語),秦國處於西戎(匈奴)之地,所以使用匈奴語(蒙古語)。


困頓(子)、赤奮若(醜)、攝提格(寅)、單閼(卯)、執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協洽(未)、涒灘(申)、作噩(酉)、閹茂(戌)、大淵獻(亥)。



“原始十二地支”是夏朝統治者(匈奴人)發明的,使用的是匈奴語。到了商朝被簡化成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



常行居士


匈奴的信仰是“撐犁”(天),祭天所用的東西就是金人。

撐犁其實就對應於蒙古語的tngri(騰格里)。古代阿爾泰語系的遊牧民族,基本上擁有共同的薩滿教騰格里信仰,以天作為神靈。

對於匈奴而言,必須要祭天,而金人就是他們祭天所用的道具。根據《史記》所云:

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裡,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這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天發生的事情,霍去病率軍出征,繳獲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並將其供奉於甘泉宮。

關於匈奴的祭天金人,古代學者也有相關研究。

例如,匈奴“作金人以為祭天主”,“胡祭以金人為主,今浮圖金人是也”等等。

除此以外,《漢書》中也提到了休屠王為何會有祭天金人的事,原來是與秦始皇的征伐有直接關係:

金人祭天,本在雲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徙之於休屠王右地,故休屠有祭天金人,象祭天人也。

儘管匈奴確實尊崇祭天金人,但所謂匈奴使者見到十二金人就紛紛下跪叩拜這件事,我沒見過類似記載。煩請出示原文,讓我學習一下。




HuiNanHistory


十二金人是秦始皇所鑄,秦始皇收繳天下的兵器,鑄造十二金人,用來震懾全天下百姓,削弱他們的反抗之心。匈奴之所以拜扣原因有兩點

1.匈奴人對秦始皇的懼怕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派遣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不僅收復了河套地區,還把匈奴擊退到陰山以北,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匈奴騷擾,給予匈奴沉重的打擊。雖然當時秦始皇已逝世,但他的威懾力就像萬里長城一樣,仍然屹立在匈奴人的心中。

2.匈奴人對秦始皇的遵崇

匈奴人是一個勇猛善戰的民族,他們



崇尚有能力的人,所以像秦始皇這種掃清六合,建立王朝的一帶君王,是他們所崇拜的對象。再加上匈奴人本身在秦始皇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匈奴人更是體會到秦始皇的能力之強,所以對秦始皇有一種強烈的尊崇。


現在我們只能在史書中看到十二金人,現實中的十二金人早已被銷燬掉了,有人說是項羽燒阿房宮時順帶連十二金人破壞了,有人說是董卓破壞掉的,眾說不一,還是值得推敲一番的。


傾訴先生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其祖先是夏后氏(夏朝君主的氏稱),這個說法來自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傳》。

夏朝被商湯滅之後,夏桀的一支後人逃往北方,在陰山地區定居起來,隨後征服吞併了周圍的部落,最後形成了匈奴族,匈奴單于每年的秋天都會在鄂爾多斯祭祀龍神。

匈奴大部分生活在北方的戈壁大漠、草原上,隨著中原王朝的內亂,他們乘勢南下,佔領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將匈奴驅逐回草原,這批秦軍便留在了邊關,鎮御匈奴。

秦始皇駕崩之後,胡亥得位,秦朝天下大亂,鎮御北方的大軍一部分被遷回中原,抵抗秦末起義軍,匈奴再次乘勢崛起,他們再次南下侵略,漢高祖劉邦統一全國之後御駕親征,差點命陷匈奴,這時的匈奴在戰場是按著漢軍摩擦,直到漢武帝即位之後,這種局面才開始轉變,漢武帝依靠全國之力將匈奴打跑。

在兩漢期間,漢朝大多以聯姻的方式,與匈奴保持和平,尤其是西漢初期,匈奴在漢朝面前基本是仰著頭走路。但是有一次匈奴來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在廣場看到幾個金人,居然急忙下馬跪拜,這讓人不解。

說到十二金人,大家最熟悉的便是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金人了,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將六國的武器收集到咸陽,將其鑄造成十二金人,這十二個金人後來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匈奴的金人是不是秦始皇鑄造的那一批?這個可能性極低,秦始皇鑄造的金人非常大,重千石,難以搬運。

匈奴的金人不叫十二金人,叫祭天金人,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匈奴用來祭天的,而且是其中最核心的信物,每年的特定時間,眾多匈奴人在匈奴單于的帶領下朝拜這祭天金人。

匈奴的祭天金人為何在西漢都城長安?

這幾個金人能夠到長安來“旅遊”,全仰仗冠軍候霍去病,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十九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騎將軍,率軍收復河西走廊及湟水地區,霍去病於春、夏兩次出擊匈奴,匈奴大敗,死傷四萬多人,五個匈奴王和其他一百多個王室成員、大臣被俘虜,隨軍押往長安。

霍去病在匈奴休屠的王城中獲得了匈奴的珍寶祭天金人,他將其帶回長安,並放置在長安旁邊的甘泉宮內。

一次,匈奴單于遣使者前往長安拜見漢武帝,他們在甘泉宮見到了祭天金人,隨即向金人跪拜。他們跪拜金人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跪自己的信仰。


司馬長史


秦始皇也有十二個金人。滅掉六國之後,為鞏固統治,秦始皇收集天下所有的兵器,聚集在都城咸陽,回爐融化,鑄造成十二個幾十噸重的大金人。



難道匈奴見到的這些金人就是秦始皇當初鑄造的嗎?那為何什麼匈奴會行跪拜之禮?

很多人說因為秦始皇。

秦始皇在世,餘威震盪於天下,匈奴絲毫不敢南下牧馬。如此,陳勝吳廣為什麼會在大澤鄉大聲怒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陳勝舉兵的那一刻,秦始皇的餘威就已經消散在空氣中了。再經過秦朝末年一場又一場的混戰,還剩下什麼?

就連漢高祖劉邦也被匈奴圍困在了白登山。後來,匈奴單于寫信調戲呂雉,也是讓她敢怒不敢言。之後就是漫漫的和親之路。



所以,不是秦始皇的原因。另外,秦始皇的十二金人早已不知所蹤,有說項羽焚燒阿房宮時就已被毀,也有說流落到漢朝。總之,就算十二金人在,匈奴也不叩拜。

那金人來自匈奴嗎?又怎麼來的?匈奴有能力鑄造金人嗎?

匈奴鑄造技術未必落後於我們。考古學家考古發掘發現,最遲公元前1世紀,匈奴就已經可以鑄造和冶煉鐵了。

因為他們擄掠的工匠。所產出的鐵器更是“工藝精緻,形制複雜。”

金人之所以來漢朝,因為霍去病。



公元前121年,著名的河西之戰爆發。驃騎將軍霍去病領萬騎,出兵隴西,攻打匈奴。一時取得了重大勝利。《史記》記載:

獲首虜八千九百餘級,收休屠王祭天金人

匈奴有祭祀天神的習俗,時間在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霍去病出兵剛好是四月左右,就奪取了休屠王的金人。

然而,金人乃是匈奴的祭祀用品,還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匈奴看來,這是溝通天神的一種祭祀道具。對於他們來說,金人是信仰之物,重要無比。



所以,匈奴使者見了才行叩拜禮。


史小二記


漢朝初年囂張的匈奴使者來到長安見到十二金人後卻紛紛下跪?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得來這樣有點荒誕不經的說法,因為那時候還有沒有十二金人都不好說。不過假使這一說法是真的的匈奴使者確實見到了十二金人,為此紛紛下跪無比虔誠的跪拜這些金人,我想原因很可能是和匈奴人的一種祭祀習俗不無關係。

其實說實話匈奴人在漢朝初期還那能不能見到十二金人都不好說,因為十二金人的下落至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有人認為它們早已經被項羽給焚燬了,也有人認為它們被秦始皇帶入自己的地下宮殿秦始皇陵中了。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被東漢末年奸臣董卓熔燬的銅人就是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金人,如果這樣說法正確的話匈奴人確實可以在漢朝初年見到十二金人。


需要指出的是十二金人其實並不是由黃金鑄造而成的,而是秦始皇收繳天下兵器鑄造而成的主要成分是銅,也不知道匈奴人祭天金人是用銅還是金鑄造的。當然了什麼材質的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啦,比如信奉觀音菩薩的人無論是見了金菩薩還是銅菩薩都會拜一拜的,所以匈奴人如果覺得十二金人和他們的祭天金人像的話也很可能會拜了。

根據史書記載大漢天驕冠軍侯霍去病在奪取匈奴人控制的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戰中,大敗匈奴的休屠王等人連匈奴人用來祭天的金人都被霍去病奪走了,可見匈奴人是有將金人視為神明象徵作為祭祀重要道具的傳統的。那麼他們來長安見到秦朝留下來的十二金人後,將是視為神明象徵紛紛下跪虔誠叩拜也就勉強可以說的通了,不然匈奴人實在沒有道理要這樣做。



你說匈奴人對打的他們退卻700裡不敢南下而牧馬的秦始皇心存畏懼的話,秦始皇都已經死了這麼多年了餘威早就散了,就算秦始皇都餘威還在也不至於嚇的匈奴人下跪啊!要知道此時的匈奴人在和中原王朝的爭鬥中其實是佔據上風的,所以匈奴人對十二金人下跪的話唯一的理由大概就是把它們視為神明象徵了,甚至有人說匈奴人的祭天金人本身就是秦朝末年趁中原內亂搶到的十二金人中的一尊。


執斧談史說事


這麼大的雕像建了12個你遇見你也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