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4.5小時,是腦卒中向人類健康下的挑戰書

《遼寧好醫生》特別報道

腦卒中是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堪稱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具有六高的特點。其中患病率、發病率、致死率、致殘率,在所有疾病譜中都是排名第一。患者住院費用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複發率高,一旦患病,二次復發的風險是正常人的9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為卒中而永久致殘。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年齡因素,以及生活飲食習慣,如高鹽、高脂飲食、吸菸、飲酒、缺乏體育鍛煉等都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腦卒中主要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大類,其中70%為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是由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引起的腦內動脈閉塞,在腦梗死早期,梗死中心部位發生不可逆性壞死,如及時恢復腦血流和改善腦組織代謝,就可以挽救腦梗死周圍的半暗帶組織,避免形成永久性壞死。因此,使血管再通複流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血管再通,可以通過靜脈溶栓、動脈溶栓及動脈取栓等方法來實現。而發病後的4.5小時(最好是3小時)堪稱黃金時間窗。如未及時得到規範救治,每延遲1分鐘,將死亡190萬個大腦神經細胞。因此,我們提出了“時間就是大腦”的救治理念。而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國腦卒中患者在發病3小時內的就診率仍不足1%。

「世界卒中日」4.5小時,是腦卒中向人類健康下的挑戰書

所以,早期識別腦卒中,爭取超早期治療至關重要!中國推出了適合國人的急性卒中快速識別方法,即“中風120”——一種適用於中國人的迅速識別腦卒中和即刻行動的策略:

“1”代表“看到一張不對稱的臉”

“2”代表“查兩隻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

“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腦卒中,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

“凡事留一線”,按照中國的哲學觀來看待,發病4.5小時,既是腦卒中向人類健康下的挑戰書,也可以說是網開一面。打敗或者被打敗,抓住發病超早期4.5小時這一線生機,對於救治急性腦卒中是至關重要的。

專家簡介

「世界卒中日」4.5小時,是腦卒中向人類健康下的挑戰書

白撫生,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後,遼寧省金秋醫院神經內科三病房主任。

專業擅長:急性腦血管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社會兼職:

遼寧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

遼寧省細胞生物學學會老年性痴呆與認知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免疫學會神經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卒中學會常務委員

遼寧省生命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遼寧省基層衛生協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遼寧省抗癲癇協會理事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眩暈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委員會東北分會委員

遼寧省腦血管病臨床醫學協同創新聯盟理事

出診時間

每週三上午

「世界卒中日」4.5小時,是腦卒中向人類健康下的挑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