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優化公募基金產品註冊機制有利於推動權益類基金髮展

本報記者 王思文

日前,中國證監會表示,在2013年公募基金產品註冊制改革基礎上,將繼續優化公募基金產品註冊機制。受此背景影響下,權益類基金髮展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對此,博時基金表示,此舉是優化資本市場供給,增強資本市場內部穩定,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而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科學探索和有力舉措。

自今年10月份起,證監會正式實施公募基金常規產品分類註冊機制,對納入快速註冊程序的公募產品申報取消書面反饋環節,以提高其註冊效率。博時基金對此認為,加快公募基金產品註冊速度,特別是突出權益類基金的優先發展地位,反映了監管部門為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對基金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政策引導方向。

首先,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是監管部門以實際行動落實金融供給側改革,著力推動權益類基金髮展的有效途徑。截至2019年6月底,權益類基金規模約為2.7萬億元,低於2007年底的2.99萬億元,在公募管理規模中佔比為20.32%,低於貨幣基金(58.01%)和債券型基金(20.96%)的規模佔比。

其次,做大做好權益類基金,擴大權益類基金供給,一方面能夠憑藉公募基金專業機構投資者理性審慎的價值投資理念,以及伴隨規模比例提升而增強的股票定價能力,充分發掘例如輕資產運營、早期缺乏盈利能力的科創企業等上市公司的價值,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降低融資成本,改善融資環境,有效降低實體企業槓桿水平,降低實體經濟系統性風險。

最後,通過不斷壯大的權益類基金,引導市場更多關注公司競爭力和盈利的長期確定性,營造健康穩定的A股投資環境,進而吸引包括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和外資在內的更多中長線資金並投向優質上市公司,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發揮公募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向更高水平加速邁進。

歷史數據證明,主動權益基金的長期投資回報明顯高於其他類型基金,具備提供長期超額收益的能力,是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時的重要選擇。博時基金認為,在未來大資管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募基金行業要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必須打破當前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主導的產品格局,在低增長、低利率、高波動的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背景下,走出一條以權益基金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化競爭道路,此次證監會優化基金產品審批政策,對行業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的引導和督促作用。

具體來看,加快公募基金產品註冊速度,特別是突出權益類基金的優先發展地位,擴大基金產品供給,將促使基金公司優化資源配置,由過去扎堆上報新產品產品、搶佔監管資源,轉向提升自身投研核心競爭力,更好地適應行業競爭。納入快速註冊程序的常規權益類基金註冊期限不超過10天,未納入快速註冊程序的常規權益類基金註冊期限也不超過30天,遠低於6個月的法定註冊週期,這為基金管理公司根據市場投資機會和客戶需求,快速做出產品應對,把握市場機會做好投資業績、提升客戶盈利體驗創造了條件。

博時基金表示,這次監管部門大幅縮短基金產品註冊時間後,此前基金公司盲目、扎堆申報新產品的現象將顯著減少,根據投資機會和客戶需求向審慎化、精品化轉變,從而節省監管資源,促使基金公司專注於投研能力提升。產品審批週期縮短、供給大幅增加,產品需求得到很大程度的滿足,也會進一步加劇基金公司對銷售渠道的爭奪,投研實力突出、歷史業績優良的基金公司更加受益,基金行業的競爭將突出表現為公司投資能力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