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广水宝林寺旧址位于应山城东八公里左右的宝林中学里。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清晨的宝林中学特别安静,给人一种祥和安宁的气氛。校园内随处可见石条,石墩,还有大约二十多棵古柏,最粗是需要两人合围。几棵古柏中间一块“宝林拥翠”的石碑,显示这里曾经是“应山八景”之一。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一口古井应该是以前遗留下来的,现在还可以正常取水

根据县志记载寺北二里有一处王妃徐氏墓,我们到当地打听,他们说只知道那里叫筲箕坟。(地形象个筲箕)现场虽说有很坟墓,却找不到半点王坟的痕迹。在王坟塆问到一位七十多岁的杨大爷,虽然他说不清他自己是不是当年明朝守坟兵丁的后代,但是对王坟的遗址记得还是很清楚。据说徐妃墓早已被盗,后来好多人看中了那块“风水宝地”纷纷把墓葬在那里,而真正的徐妃坟已面目全非。当年留下的石柱,石像等被埋在地下了。杨大爷说最后的几根石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炸毁的,最少有三根他还能找到大概的位置,只是早已被黄土覆盖。作为宝林寺文化的一部分,寺已不在,纵然挖出那几根代表徐妃墓遗址的石柱,好象也没多大意义。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早春的旭日从连绵起伏的中华山上冉冉升起,宝林中学的校园沐浴在一层薄雾中。我很想静下心来想象一下昔日浑厚而悠远的钟声,耳边却传来阵阵朗朗的书声,以及清翠的鸟鸣声。曾经辉煌的皇庙已实实在在变迁为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即使再有高僧重修宝林寺,估计想建在原址已不太可能。

下面我整理一段关于宝林寺的千年传奇,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中少林一一湖北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以前我总以为宝林寺是因为寺在宝林乡而得名。看了陈渝明老师的文章《最后的宝林寺》后才知道,原来宝林乡还是沾了宝林寺的光才得的名。经过多方查找搜集,大概了解了一些有关宝林寺的发展脉落,简单整理了一下以便参阅。

广水宝林寺创建于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公元七世纪四十年代)。因和少林寺同宗同源而取名为宝林禅寺。后来不断扩建成为唐宋名刹。

两宋交替时,(公元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地处湖北应山(广水)的宝林寺,毁于战火变成一片废墟。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普善禅师来到应山,寻访到宝林寺旧址,并在寺旁建了两间茅屋定居。两年后他开始募捐重修宝林寺,后来成为宝林寺主持。普善不仅佛法高深,还以慈悲为怀,声名远播被皇帝知晓。延祐元年(1314年),皇帝召见普善,授予"仁慈广福大师”称号。普善的弟子中有很多高僧,其中损庵(又名无极)最有声望。

损庵俗名徐洪益,应山人,十五岁在宝林寺出家,成为普善的弟子。后来因勤奋好学,到各大寺庙游方,并成为顺德开元寺主持。普善圆寂后,遵照师嘱损庵重归宝林寺任主持。损庵一生受到元朝几位皇帝的召见,被封为“圆照普门光显大禅师”,并给予很多赏赐。宝林寺在损庵任主持时期,比以前更加兴盛。与南北少林寺相对应,被称为“中少林”。寺庙规模庞大,宏伟壮观,寺中古柏几百株,碑文,撰刻多处,佛家经典更是不计其数。全国各地很多高僧慕名而来研习佛法,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日本高僧邵元。他在日本出家,元泰定四年(1327年)来到中国。先后到各大寺庙拜访高僧,在少林寺研习经文十几年,后来又到宝林寺学习了三年。回国后成为日本一代高僧。

1340年,少林寺主持息庵圆寂后,按佛家选派方式,损庵又被请到少林寺任主持,不久圆寂。舍利子被分藏于少林寺和宝林寺石塔。

元朝未年天下大乱,宝林寺被陈友谅所毁,僧侣大多散去。面对破败的宝林寺,陈胜学立志一定要匡复宝林寺。应山县志记载,陈胜学(1324一1405年)郝店人,陈必显的儿子,九岁被送到宝林寺当打杂的小和尚。(按时间推他应该与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同在宝林寺站过一段时间。)

离开宝林寺后,胜学到全国各地游方参学,访问高僧。在苏州万峰寺,受到主持“时蔚”禅师的礼遇被赐名“无念”。继承了时蔚衣钵的无念逐渐成为得道高僧。

十几年后,无念重回宝林寺。因他早己声名远播,又是当地人,不仅僧徒归依,而且很多人都施舍财物。无念开始重修宝林寺,三四年后宝林寺恢复到以前的规模。

洪武十六年(1383年),楚王朱桢(朱元璋的儿子)在武昌万寿寺为孝慈高皇后(马皇后)举行普渡大会。召集僧侣近千人,其中就有宝林寺主持无念禅师。事毕后,楚王见无念长像象真罗汉,谈吐不凡佛法高深,就特意在武昌九峰山建了座九峰寺,并请无念同为九峰寺主持。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无念神僧的名声被灵通候上奏给皇帝朱元璋。朱元璋(1328年一1398年)当即遣内臣前往宝林寺召见无念。两人见面后都知是故人,欣喜之情就不必说了。(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前曾当过十年和尚,二十岁左右游方到宝林寺曾住过一段时间。)朱元璋对无念极为礼遇,特设榻就坐,命以国师,本想将无念留在京刹,但无念力辞圣恩。朱元璋专门为无念御制谕文,还题诗相送,同时赐给大量法器,并拔专款增修宝林寺,赐名为“正觉禅寺”。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再遣内臣赠给无念诗文以及法器。《嘉靖应山县志》对此有详细记载。据说洪武一朝受此圣恩的僧侣只有无念一人。

被称为皇庙的宝林寺迎来最辉煌的时代。这时的宝林寺殿宇高大众多,宏伟壮观。光僧房几百间,僧众近千人。(当时整个应山不足一万人)寺门外立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还有御碑亭,亭内巨碑上刻有洪武皇帝的御制谕文。正寺里供奉有大量的菩萨,而且都是非常高大,粉彩镏金。左右两则还建有太祖殿,高僧殿,分别供有朱元璋和无念的画像。后院藏经阁收藏的佛家经典更是不计其数。整个宝林寺占地好几里,古木参天,金碧辉煌庄严幽清。到清朝,“宝林拥翠”被列为著名的应山八景之一。

仅大明一朝,来过宝林寺的高官贵族就不计其数,留下有名有姓的诗篇文章就有几十篇。正德七年(1512年),寿王(住在安陆)携王妃徐氏来宝林寺进香,徐妃不幸病逝,葬在宝林寺北二里左右。后来守坟兵丁住的地方就叫王坟塆。

清朝时期宝林寺一直保持以前的规模。民国时期,包括日本人占领应山时,宝林寺虽然已逐渐没落,保存还算完好。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新政策大量僧侣被还俗归家,剩下几名僧人靠种僧田自种自食。1952年时,应山土改工作队把宝林寺当作破四旧的典型。大量的碑刻,寺藏被毁,据说光寺里的经书就烧了五天五夜。(我联想过N次,想象不出来有多少经书)1958年时,县政府决定在此隔部分房子出来,设立第五中学。当时又正值“大办钢铁”,寺里的僧人被全部赶走,里面的铁制器具被大量投入炼钢炉。木制的被当作炼钢的燃料,千年古柏也未能幸免。据说当年武僧练功用的铁菱角被投入炉中炼了几天几夜仍然完好无损,只好被遗弃在荒场上。之后的宝林寺已无人看管,空下来的大雄宝殿成为附近村民堆放杂物的地方,不讲究的人甚至在里面任意排便。

上世纪六十年代,宝林寺一次又一次的遭到破坏,里面的菩萨被全部推倒。朱元璋及无念的画像连同铁菱角等被移交给应山博物馆。(后来下落不明)

1974年,大雄宝殿被拆,木料砖石建了学校。八十年代初,仅存的西僧房也被拆除。至此宝林寺以前的建筑己无一幸存。剩下四人合围的古银杏树1棵,柏树38棵。改革开放后,一些善男信女在古银杏旁烧香许愿,临走还刮点树皮带走,千年古树也被一刀刀刮死了。

从一遍废墟上站起来的新中国,积贫积弱,满目疮夷,形同散沙。要建设新中国,必须要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共产主义信仰。只有在这种信仰下,广大人民才能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也正是在这种信仰下,新中国才能在那种落后的生产条件下,短短二十多年,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的成绩。那么凡是与共产主义信仰相违背的就一定要被打倒,不符合的就要被批判,被压制。那同样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在那种时代背景下,连孔子都被贬为老二,何况一座与封建迷信相关的佛家寺庙。因此宝林寺的厄运既有时代的背景,也有当地政府的盲目推动。尽管非常痛惜,也只能是痛惜了。佛教那高深的理论我们不知道,也不必要知道。但是最能代表广水市灿烂历史的一处古建筑,就此在盛世中消亡,不能不说是个深深的遗憾!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湖北广水历史古迹之宝林寺旧址,叙述广水宝林寺的千年兴衰史

(以上内容部分取材于陈渝明的文章巜最后的宝林寺》和胡艳涛的文章《名震中华的宝林寺三高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