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行走黃河":西海固移民在沙地上紮了根

來源:人民網 “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李棟

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一個嶄新的生態移民安置村正在蓬勃生長。

十年前,這裡是毛烏素沙漠的一片沙地,人跡罕至。

如今,從西海固地區移居至此的1413戶7211名群眾在這裡紮下了根。

西海固,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山區西吉、海原、固原等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上世紀70年代,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是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現在,西海固移民家家住上了新民居;全村綠化林網1600多畝,栽培各類苗木46萬株,綠化率達到37%以上,生活汙水處理率90%以上。



廟廟湖村街景。 “行走黃河”採訪組 李泓冰攝

農業公司、服裝廠等多家企業在村裡發展得如火如荼,村民生活越來越富,幹勁越來越足:2018年,僅寧夏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家公司,就生產各類蔬菜1萬噸、沙漠西瓜和西甜瓜2000噸、糧食1550噸,98%的農產品銷到廣州、香港、上海等地,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帶動村民務工400餘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搬遷時的3400元增至2018年的7205元,增長112%……

這裡,便是陶樂鎮廟廟湖村。

2009年,藉助西邊不到4公里處便有黃河的水利優勢,在內蒙古從事多年煤礦產業,“開膛破肚”過不少山體、草原的王恆興老人,在這片寧蒙交界的地帶開始“向大地母親還賬”的植樹歷程。如今,他率領的天源田園復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完成治沙植林面積4300畝,栽植各類喬木380萬株、灌木600萬株……



原屬毛烏素沙漠的區域,漸有成林之勢。 “行走黃河”採訪組 李棟攝

2013年8月至12月,西吉縣8個鄉鎮15個村1413戶7211名群眾搬遷至此。看到王恆興成功植樹的經驗,廟廟湖村開始了向沙地要田要糧食的征程。

沙地從未被汙染,村裡選擇了有機農業的發展方向。

建立80萬立方蓄水區,通過泵從黃河把水抽到蓄水池,然後滴灌噴灌西紅柿、沙漠西瓜、西甜瓜等作物……高效有機農業正結出碩果。



沙地上已建起連片大棚。 “行走黃河”採訪組 李棟攝


大棚內蔬菜長勢喜人。 “行走黃河”採訪組 李棟攝

“每個移民分得一畝沙地。沙地種植前期投入較大,我們便將沙地統一流轉給企業,由其進行前期投入,建設蔬菜大棚等”,陶樂鎮鎮長王林向記者講述起村民的脫貧致富經,“企業再聘請農民到企業工作,每天工薪100元”。

虎蘋,原籍西吉縣沙溝鄉東溝四村,便是農戶中的一員。

講起搬遷前的生活狀況,32歲的虎蘋嘆息:“4家共用一口井,每天一家只有三四桶渾濁的水可以用”“交通太差了,想出去打點零工掙錢都不方便”“種地收不上啥,年收入不能提,也就三四千元”……

搬遷至此,繳納1.28萬元,虎蘋一家便獲得政府蓋的54平方米住房。300平方米的院子空間寬敞,以後需要的話,還可以自己加蓋。



廟廟湖村的一處新民居。 “行走黃河”採訪組 李泓冰攝

在寧夏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了幾年,虎蘋學會了瓜果種植技術。如今,她在華泰農打工,年收入近2萬,還自己從村裡租了半個大棚幹起了種植。

虎蘋租種的大棚,是村企農利益聯結的產物。

王林介紹,村裡爭取脫貧資金、項目與企業合作,企業建設大棚。農戶再租種大棚,繳納的租金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等將來村經濟發展好了,再給農民分紅,“目前大棚每年壯大村集體經濟43萬元”。

一個大棚6.7畝,租金1500元一畝。今年,虎蘋種了三個月西瓜,淨利2萬餘元;西瓜結束後,種了一茬西紅柿,又掙了小兩萬。

除了掙錢,最重要的是觀念的改變。

租種半個大棚,光租金就是小五千,“開始有擔心掏這麼多錢回不來嗎?”記者問。

“開始擔心啊,很多人不敢投。現在明白了,沒有投資哪來回報?”小學畢業的虎蘋現已頗具市場思維。



虎蘋在整理沙發。 “行走黃河”採訪組 趙建宇攝

除了農業,村裡還引進了一家浙江的服裝廠,村民經過培訓即可上班。“在服裝廠穩定後,村民工資基本都在每月2500元以上,由於是計件工資,好的能達到7000元。”王林說。

一個突出的變化是,“有些村民以前比較懶散,現在吃完早飯就趕緊往廠裡跑,準時上班”。

今年,廟廟湖村還引進勞務公司成立了勞務服務中心。統一培訓、統一服裝、統一安全出行、統一保險、統一對外維權,帶動外出務工1000多人,人均收入超1.5萬元。

對比村民剛搬來的情景,王林感觸頗深:“當初,一有領導到村,村民一擁而上,基本都是要錢要物發牢騷;如今,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情形。每個人都有事忙,村裡形成了互相比著乾的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