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打仗越打越富,漢武帝越打越窮,這是為何?

在古代的時候打仗攻城略地不僅可以得到了大量的財富,還能拿到人口紅利和領土,可以說是獲利良多。按照這個說法的話,打仗只要贏的話是不是越來越有錢了?其實打仗是一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漢武帝就是到了後期才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是已經晚了。

成吉思汗打仗越打越富,漢武帝越打越窮,這是為何?

我國古代的皇帝數量眾多,其中漢武帝絕對是拔尖的存在,他在位期間提出了“獨尊儒術”這個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後來的大多數朝代都遵循著這個思想來治國安邦。漢武帝最讓人詬病的地方應該就是“窮兵黷武”這一點了,他在位期間不斷的打仗,他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另外還擊敗了匈奴,保衛了漢朝邊境的安定。

從這些顯眼的戰績來看,按理來說漢朝應該掠奪了不少的財富,國力應該更強才對。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因為連年征戰漢朝的國庫幾乎都快空了,而且國內的人口也因為戰爭的緣故精壯勞動力少了好幾成。想當年成吉思汗就是靠打仗積累財富的,為何到了漢武帝這裡就行不通了?

第一:戰爭持續時間太久,古代打仗因為交通不方便,所以行軍週期很長,每一天還需要三餐,所以糧草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代人才會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因為國庫沒有那麼多的糧草,當時漢朝是先找百姓借的,然後打算在戰爭結束後還給他們,如果是兩三年的話百姓們還是能咬牙堅持的,可是這戰爭一打就是幾十年,百姓們根本無法提供支援;

第二:匈奴人相當的兇悍,戰爭給漢軍帶來了極大的傷亡,在當時規定每個傷亡的士兵都需要賠付給他家人一筆撫卹金,而且如果斬殺了敵人還需要獎勵金,這些都是不能少的。戰爭時間越長,這些金錢可是一筆天文數字,而且如果朝廷不支付的話,士兵可能就會一起叛亂了,所以只能節衣縮食的供給前線;

第三:這些遊牧民族基本沒有太多的財產,而且領土資源這些也不太適合漢人,所以即使打贏了,拿到的那些利益跟戰爭的支出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漢武帝到了後期的時候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國家已經變得很窮了,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成吉思汗打仗越打越富,漢武帝越打越窮,這是為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