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如今的汽車早已佔據我們交通道路上的主導地位,電瓶車、自行車循環交錯,大人在道路行走有的時候都會不知所措,何況是我們的小朋友。所以家長朋友們別忘了,在接送小朋友們的途中,還是和孩子出門在外,家長一定要看好孩子。小朋友們或許對事故沒意識,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有,所以下面這些安全提醒,家長朋友們牢記!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步行安全時要注意

1.時刻緊牽孩子的手: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在過馬路時,家長要緊握孩子的手腕,防止孩子突然掙脫,從而發生意外事故。孩子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又容易因為好奇被周圍各種各樣的事情所吸引,再加上好動,因此孩子的行為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容易掙脫家長的手跑到其他地方去了。記住,帶孩子過馬路最正確的方式,不是牽著孩子的手,而是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

2.紅燈停綠燈行: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穿越人行橫道時,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過,當紅燈亮起時如果仍處於人行橫道上,不要後退或猛跑,以免發生危險,應注意觀察情況同時繼續前行,或在道路中心線等待下一綠燈亮起後再行通過。

3.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行人在通過斑馬線前,應首先觀察是否有信號燈控制,如無信號燈控制,可採用“招招手”的文明手勢,提醒司機停車讓行,切勿沉迷低頭玩手機等行為,忽視道路交通安全。行人在確認車輛停車讓行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快速通過斑馬線,行至停車讓行的車輛前方時向駕駛人點頭或招手示意。

4.遠離車輛盲區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家長們要警惕盲區帶來的傷害,注意教會孩子不在停駛的車輛周圍玩耍,要和車輛保持安全距離等。盲區大致可以分為車內“固定”視線盲區和車外“移動”視線盲區。車內“固定”視線盲區包括車頭盲區、A柱遮擋形成的盲區、車尾盲區等。當孩子在盲區內蹲下停留、玩耍時,在駕駛室內無法看到,很容易發生碰撞事故。

騎車外出時要注意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1.未滿12歲不能騎自行車:近年來,學生騎行事故時有發生,交通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家長需要注意,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未滿12週歲的孩子是不能在道路上騎自行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週歲”。

2.正確佩戴安全頭盔: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傷害的部位,在電動車交通事故中,不戴頭盔的致死率遠遠高於其他因素。頭部受到撞擊後,容易出現顱骨骨折、顱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況。騎電動車正確佩戴頭盔,是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保命措施。

3.按道行駛不亂竄:騎車時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應當靠右邊行駛。騎行時注意遵守交通規則,車速不要過快,不要曲線行駛,轉彎時要提前減速慢行並伸手示意,通過人行橫道線時應當下車推行。兩輛自行車並排行駛時,注意不要勾肩搭背,以防發生交通事故。

乘車外出時要注意

你忽視的交通安全

1.正確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帶:未滿12週歲的孩子乘坐私家車時,應當坐在後排位置,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注意不要讓未滿12週歲的孩子單獨坐在副駕駛位置或懷抱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因為副駕駛通常會配備安全氣囊,發生碰撞時,瞬間彈出的氣囊會對孩子的頭部和頸椎造成致命傷害。兒童乘坐小汽車時,需要根據兒童身體成長不同時期的身高、體重和年齡,分四個階段選用安全座椅或者安全帶,保護兒童乘客安全。

2.勿把身體探出車窗:乘車時一些孩子從窗戶探出頭或將身體伸出車外,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當孩子將頭或身體伸出車窗或天窗外時,孩子很容易因急剎、刮擦等受到傷害。家長們要時刻看護好孩子,儘量關好車輛的天窗、門窗,切勿讓孩子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車外。

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認真看護好自己的小朋友,讓安全時刻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父母是孩子的的首席安全官,父母缺乏安全意思,受傷的就是孩子。

(以上相關內容來自深圳交警權威發佈,若有版權問題,請評論聯繫小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