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百年之前,水城的建制是水城廳,這水城廳是哪一級建制?現在的人對廳的理解為,”廳“一般是省或自治區的下屬單位,是正二八經的“廳局“級,若是中央一級的辦公廳,則是“省部“級了。水城廳顯然既不是“廳局”級,更不可能是“省部”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清朝說起。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在清朝除了省,道,府,州縣,還有一個廳,廳是清朝獨有的行政機構。廳這個名稱的來歷和州、府這一級官員的副官:“同知,通判”有關。這些官員辦公的地方就叫辦公廳,看來辦公廳這個名稱清朝就有了,而“同知、通判”所管的獨立性的轄區也叫廳,這些官員也稱廳官。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清朝的廳有直隸廳和散廳之分,直隸廳與府、直隸州平行;散廳隸屬於府,與散州、縣平行,成為最基本的行政區劃單位。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那麼,在清朝本來就有散州和縣這級單位了,為何又要弄一個廳出來呢?原來,那時候的交通不便,離州、縣治所較遠的地方,則鞭長莫及,治理困難。為了對這些偏遠地區,加強管理,將某州、縣部份地區或兩州、縣的部份地區劃出來,成立一個新的行政區——廳。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這些地區要指的是少數民族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比較難治理、情況比較複雜,如果設縣,身份地位低,不利於協調附近的綠營軍進行震懾,因此需要設置比知縣高的官員,廳就比縣高,廳在清朝一般高於縣,低於州、府,官員的品級為5——7品。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清朝的廳按性質,功能可分為:邊疆類、經濟類和內地戰略要地類。水城屬於邊疆類,邊疆類廳城,主要分佈少數民族地區,作為改士歸流的延續行為,或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補救措施,而設立廳治。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清朝一共有97個直隸廳,113個散廳。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廳,這是咋回事?

水城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水城廳、屬大定府,於180年之後,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水城縣,隸屬於貴州省第四行政督察區——畢節。從此,“水城廳”這個稱號,成了悠悠的往事,只殘留在故紙堆裡,殘留在綠蔭樹下講故事的老人口裡,殘留在酒桌上故友相聚時的笑談中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