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擺地攤,竟然這麼賺錢!

一提到創業,很多人就想到淘寶、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然而成為巨頭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現實是,開個小店,做個微商,甚至是擺個地攤。

據統計,我國有3000萬人在擺地攤。擺地攤,可能比想象中更賺錢。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擺攤真的賺錢嗎?有哪些門檻?有哪些流程?他們的機遇與挑戰?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擺地攤都有哪些行當?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小攤小販最早常見於農村的集市,有小吃、蔬菜、服飾及生活用品,一家挨著一家,滿滿當當幾條街,幾乎能滿足用戶的所有要求。演變到城市裡,分的更精細了,基本是早餐夜市、蔬菜瓜果及服飾,前兩種常見於地鐵站、公交車、小區附近、公司樓下。

a、早餐夜市

我國僅早餐市場就過萬億,預計2021年將達到1.98萬億,其中在外食用早餐將達突破8400億。

在中國,早餐主要以面、包子、餛飩、豆漿、稀飯、油條、餅為主。西安,早上路邊攤最常見的就是油條、包子、稀飯、山東煎餅、餅夾菜,手抓餅,價格3-8元。

就像日本的《深夜食堂》,夜市也成為一個城市的獨特的文化。

每天下班回家,總要經過那一條有味道的夜市街道,大概有10來個小攤販,主要賣炒飯/粉/米線、燒烤、冒菜、餃子、烤地瓜、炒板栗,價格5-15元。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山東泰安的南山陰村和臨沂油簍村是遠近聞名的煎餅村,網上曾盛傳,山東煎餅村,家家買豪車,蓋別墅。雖不至那麼誇張,確實不乏做的好的小攤,可以做到月收入三四萬的。

b、蔬菜瓜果

蔬菜瓜果攤在小區附近更常見,我們小區外面一條300長街,兩邊是蔬菜瓜果攤販,中間留一米距離供行人走動,經常在中間路段出現擁堵現象。下午四五點出攤,一直到晚上八九點。

這裡簡直是大媽大爺的天堂,首先瓜果蔬菜新鮮,時令蔬菜一應俱全;二來價格便宜,而且攤販數量多,從北邊第一家到南邊最後一家,逛著比著買著,購物的樂趣自然有了。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c、生活用品

再就是比較低頻的生活用品,比如服飾鞋包,常見於天橋上或者超市附近。

T恤、裙子、襪子以及打底褲,這些都是地攤上的爆款。

叔叔阿姨,大爺大媽、還有工地的農民工是常客,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輕上班族。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擺地攤的哪些流程?

攤販生意不大,但很多也是一門技術活。比如一整套裝備,比如雞蛋灌餅、雜糧煎餅的手藝。

a、培訓

做早餐要學制作的流程,配比、時間、火候等。做服飾的要學哪裡進貨?怎麼賣?

山東泰安的南山陰村和臨沂油簍村是遠近聞名的煎餅村,吸引了全國各地要做煎餅的學員。一些老師傅,學員都要預約排期,收費1500-5000不等,短則3天,長則半個月就可以出師,還送雜糧煎餅全套工具,包郵到家。

在快手上,你可以更方便了解到更多擺地攤的項目和技能。做辣條、麵條、燒烤、滷味等。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b、貨源

不管去哪個城市,小攤販的裝備基本大同小異。從大件的電動三輪車、桌椅、灶具、帳篷,小的如鍋碗瓢盆、夜燈等,這是十分走俏的工具在淘寶上很多。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擺地攤的門檻有多高?

前幾年,小攤小販經常為爭攤位吵嘴掐架,流血都是常有的事。現在,小區旁300米路沿已經成為合法商區,小攤小販也有了固定攤位,也辦理了正當經營證件,逐漸變成了正規軍,支開攤鋪大方營業。

擺地攤的門檻總的來講是比較低的,不管是成本、還是風險。

a、低成本:資金、時間、人力成本都很低。

  • 貨品的成本不高,幾千元。
  • 時間自由:許多流動攤販只趕早高峰,時間可控,隨時收攤。
  • 人力投入少:大部分商販都是一個人,或者夫妻檔。

b、風險低:不管是食品還是服飾鞋襪,都是日常剛需用戶。

哪怕不能及時出售,也能內部低價轉手,而且不會囤貨壓貨,和開門店相比,風險極低。

c、客流穩:固定位置客流量穩定。

很多小攤小販常年都在一個固定地方。時間久了之後,都有了回頭客。

d、能賺錢:最終商販的出發點就是利益,所以能賺錢才是硬道理。

58同城CEO姚勁波曾在《贏在中國》節目中賣皮衣,在北京大興區採育鎮的集市上聯合商販在短短2小時候,就賣了20多件皮衣,100塊一件,利潤至少50%。採訪中,商販自己也表述,平時一天銷量在10件左右。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攤販的秘密?

同樣是擺攤,有人賺小錢,有人賺大錢。擺地攤,也有很多講究。

a、產品能力:

賣東西,產品得過關。早餐夜宵,安全是前提,好吃是關鍵。

服飾鞋襪選品很關鍵,價格區間、網紅產品等細節都要思考。

b、選址能力:

要確保有穩定的客流,選址很關鍵。

不僅要考慮哪個小區人多,還要考慮哪個大門人流最多,以及對應的人群,還要考慮周邊的競品。

c、營銷能力:

你有價格策略嗎?有的產品按斤賣,有的產品按堆賣。剛開市賣多錢,收攤前怎麼賣?3元一斤,和5元2斤區別有多大?

你有在攤位上放個牌子或者喇叭成功吸引遊客的注意嗎?收現金和掃碼有區別嗎?如何把用戶加到微信裡,繼續做銷售?

d、服務能力

像做燒烤這種,用戶需要長時間停留在攤位上,特別考驗商販的服務能力。

上餐速度,衛生程度,服務態度,贈送減免等等,都決定了這個用戶是否會成為你的回頭客,朋友圈的口碑宣傳員。

創業從擺地攤開始,小買賣,大生意

攤販遭遇的挑戰

如果以擺地攤為職業,除了要懂相關的選品、營銷,還要面臨諸多的挑戰。擺地攤不是坐商思維、一成不變肯定是賺不長久的。隨著消費升級浪潮,大家對食品的安全衛生愈加重視,小攤販簡陋的工具如果不升級,遲早會丟失客戶。

其他,還有政府管制、電商外賣衝擊等因素。

關於攤販這個群體,是一個龐大而又不可或缺的群體。瞭解他們,更瞭解真是的創業者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