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荊王府(已毀)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康熙《蘄州志》蘄州城



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堈被封為荊憲王,先就藩於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縣),在那裡住了17年,因“宮內有巨蛇,自梁垂地,或憑王座,瞻堈大懼,請徙”。明正統十年(1445),荊憲王遷建王府於蘄州麒麟山南。

歷時幾年建成的荊王府,金碧輝煌,規模宏大,佔地達十幾萬平方米。王府的平面佈局,坐北朝南,略呈長方形,東今至化肥廠飯堂,西至江邊今釘絲廠,南到文明門即現在的南門高壪,北抵今蘄州財政分局。所用材料一律用特製的“王磚”砌築,王城通高近二丈。

王府門前闢有官道,現今的“官井街”亦為當時進出西門的官道之一。此條街道現今還留有“官井、官塘、鼓樓、魁星樓”遺蹟。

王府西南入口處,原有六柱五間和四柱三間漢白玉牌坊3座,呈品字型排列,該組牌坊結構奇特,設計建造偉岸俊秀,堪稱“蘄州九十九座牌坊”之首。牌坊主柱上祥雲盤龍,浮雕工藝精湛。坊上橫額原有“屏藩帝室”四個大字,隨著歲月的流逝,風雨的侵蝕,四個大字在垮塌之前已模糊不清。

在六柱牌坊的前面,一塊高近2米、寬0.8米的“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巨碑聳立,只可惜,此巨碑也和牌坊一樣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倒,用作了房基的材料。現在,六柱牌坊的坊基仍清晰可見。

進入六柱牌坊的北面是人工挖掘的一口大塘,即現在的“墩子塘”。池塘上架有三座石拱橋,據當地一挖藕的老人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該塘挖藕時,曾探及池塘底下的拱形物,疑為石拱橋。順橋北上為並列的三條通道,通道南低北高,進荊王府似有步步登高之意。在進府第前,還要過一巨大的門檻,此門檻南北兩頭用漢白玉雕刻龍首形,中間用石灰、糯米、桐油將銅製門檻進行澆築固定,金光燦燦,故此人們習慣將此門檻稱為“金門檻”。此門檻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橫亙於荊王府大門前,每逢大年初一,老人們還經常帶著孩子要跨“金門檻”,祈願一年富貴吉祥。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乾隆《蘄州志》蘄州城


經過牌坊、拱橋,跨過“金門檻”,才進入王府。王府內原有前、中、後三座大殿,前殿與中殿相距較大,中殿與後殿相距較小,按當時的王府建築規格,殿的四周設有走廊(即迴廊),廊柱均採用四方八稜形石柱,殿四周均有完整的大石條砌成的階梯,中殿的正前方還特設有“朝階”,朝階中央有雕刻盤龍的大石塊,兩側才是朝階的階梯。三大殿的後面,是荊王府花園,分東花廳、西花廳。兩廂按明朝王府建造的“左廟右學”之制,故此,蘄州荊王府的兩側則有儒學、文廟、武廟、守備署、州衙、進膳廳以及三宮、沐浴、更衣、良醫所等場所。由此推算,當時的蘄州荊王府房屋當在幾百間。為了體現大明王府的氣派,荊王府高牆之內,處處紅牆碧瓦,畫棟雕樑。

荊王府在明朝皇室宗親中,當是地位很高的藩王,其子女未世襲封為荊王的,均分封男為郡王、女為郡主,而這些郡王、郡主只是食地之祿,並無政事可做,但他們享有除理政外和荊憲王一樣的優厚待遇,其府第配置侍從、醫官一應俱全。一塊在蘄州地區發現的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 ,由樊山王親筆書寫並賜給其本府醫官李承嚳的木匾,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明荊憲王在蘄州共世襲了10代198年,這期間,當有多少郡王、郡主啊。一時間,九里蘄城內“府第樓臺平地起,巍峨等次比皇都”。按照明朝定製推算,荊王后代的郡王、郡主府該有幾十處,這些王府富麗堂皇,耗費的民脂民膏當其無數。

明崇禎十六年(1643)正月,張獻忠率部破蘄州城,將荊王府、郡王府、郡主府、鎮國將軍府等全部燒燬。至此,大明王朝在蘄州的就藩之地也隨之消失。10 代世襲的荊王爵位,風雲散盡。

如今,散落在荊王府地段的柱礎,隨處可見,最大的幾塊柱礎直徑均超過1米,朝階中央雕刻有龍形圖案的大石塊殘件仍散落在路旁。還有那隨處可見的破磚碎瓦和殘碑斷碣,讓人們猜想昔日的輝煌。

蘄州外行宮(已毀)

蘄州外行宮是明代皇族宗室荊王府的“行宮”,故名。外行宮朝南向,有兩座圓拱門,兩門間的宮牆門距約40米左右。這一段宮牆也是行宮裡面戲臺的後牆。戲臺上有“以古

為鑑”四個鎦金大字的橫匾,檯面朝向關公殿。戲臺與關公殿中間是廣場,約有2000—3000平方米,兩邊是迴廊。

關公殿有“忠義參天”四字金匾,關公拿書,關平、周倉拿刀分立兩旁。大殿正脊上有一龍,龍尾(脊頂)插有寶劍,劍指西方。後有觀音堂,觀音坐蓮花墩,有五彩祥雲、送子圖。整個外行宮呈四方形,進身約200米左右。1945年9月15日,中國政府在外行宮舉行受降儀式,接受駐蘄州、茅山、韋源口的200餘名日軍投降。

菩提寺(已毀)

菩提寺位於蘄州鎮菩提村。據明嘉靖八年(1529)《蘄州志》載,“菩提寺,去州東三十里,兵燹址存,正統六年(1441),僧智英重建。”菩提寺始建於後梁(907 -923),因此地原有一攔水壩,常被洪水衝潰,後慈應禪師在壩上修菩提寺,雖屢遭兵災毀損,但屢毀屢建,規模愈建愈大,鼎盛時有殿宇48間,氣勢恢宏。主殿供奉菩提祖師。

明大將毛伯溫曾三過菩提寺,並寫下著名的蘄州《菩提寺》詩:

三過野寺兩停驂,王事馳驅雨不堪。石磴清風驅落葉,竹林斜日映寒潭。似曾識面鳩頻喚,如有花容羞半含。試問寺僧今幾許,何人能唱望江南?

詩中頭兩句,作者寫自己曾三過菩提寺,其中有兩次在菩提寺解鞍小駐,並直言自己為國事操勞,風塵僕僕,艱苦備嚐。中間兩聯,景中含情:第一聯,點明出征時間為秋季,與《明史》“閏七月出徵”相合。“清風驅落葉”,表明作者對這次出征抱有必勝信心,要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地消滅敵人,為國靖邊。第二聯,作者寫自己三過菩提寺,鳩也似曾相識,花也含情脈脈。末兩句,作者希望迅速靖邊,早日凱旋。此詩感情真摯,使人讀起來毫無矯揉造作之感,且語言精煉,情景交融。

除此之外,還有兩首明代詩人寫菩提寺的詩。據明嘉靖八年(1529)《蘄州志》 載,明代官吏鄭軾(貴溪人,官按察司僉事)亦有《登蘄州菩提寺》詩:

午後菩提寺,樓居試一登。橫錢修古寺,閒飯養山僧。王事急如火,農家冷過冰。賈生心似鐵,一哭為蒼生。

另首為明代詩人楊大鰲, 廣濟(今武穴) 人,萬曆二十八年(1601) 舉人,其《蘄州菩提寺》曰:

淨土燈常照,諸天晴自開。蔚蘭浮遠嶂,空翠落平臺。散發尋常事,巡溪一百回。殷勤聽黃鳥,日暮轉悠哉。

清道光、咸豐年間,當地庠生張洪垣(1803—1870) 在菩提寺內建月軒書院。1906年,菩提寺被當地張姓居民闢為張氏祠堂。民國初,菩提寺曾改為經館,胡風16歲時曾在此唸書。1958 年,菩提寺被毀,廟址建有蘄州鎮菩堤中心小學,今為菩提中學。

下石潭古村落

<strong>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下石潭古民居



下石潭古村落位於蘄州鎮下石潭村,因該壪張姓祖宗張石潭而得名。張石潭(1760—1829),字廷贊,曾授太學生揀選,幼喪父母依兄成人,學得一手陶藝,會做會燒,品好質優,銷路甚廣,家產漸豐,以至後來富甲一方。他一生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修橋修路修壪場,建祠堂建學堂,救濟鄉親無數。

相傳清乾隆年間,他曾捐資改建蘄州南門城樓,修建魁星閣、重修文昌閣;蘄州城內城外所修官路他都捐資,並出資修建陸家橋、大徑橋、烏石橋三處渡口,他購船給人擺渡方便百姓進出。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下石潭古民居北門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捐白銀1萬兩,修建蘄州文廟(據蘄春縣誌載:蘄春縣在清嘉慶年間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足三萬兩白銀)。所以二百多年來,當地人開口亦石潭,閉口亦石潭,事事效法石潭,贊石潭不絕於口。又因張石潭居住在張家下灣,故此稱下石潭村。

張石潭把主要精力和財力還是用在建壪場上,壪場四周用巨大的紅砂條石砌成高牆,設東南西北四個門樓,門樓內日日夜夜有專人護衛,可以說是壁壘森嚴,兵匪盜賊望而卻步。特別是南門(槽門)更是高大氣派,在槽門頂端鑲嵌有一塊“文儲青選”四個金光四射的鎦金大字匾額,落款是由清乾隆朝三閣老之一的柯瑾所題。全壪由南北兩重門進出,南門和北門之間是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石板街,石板街兩邊有古民居和店鋪,最有名的是“張保康大藥房”。壪場內建有一幢幢青磚瓦屋,壪中道路水溝均用青石板鋪成,據當地老人講,以前從進大門到壪場裡各處不需要打傘,可見其當年的繁華。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下石潭古民居南門及門前青石板

如今走進下石潭古村落,可以看到整個古村落南低北高、四面環山中間一片平窪之地,城牆已壪塌現僅存南大門(槽門)和北門。進入南大門,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石板街仍依稀可見,石板街兩邊的店鋪已倒塌,古民居還存三棟共十多間。如今散落在該壪四處的石雕、石構件、繫馬石、條石青磚比比皆是,條形紅砂石砌成的殘垣斷壁錯落其間,矗立在牆中的槽門、破碎的青石板仍可折射出下石潭博當年的繁榮和富裕。

中國文藝理論評論家胡風(1902—1985)是下石潭村人。1927年,蘄春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在該村成立。

東長街民居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東長街民居位於蘄州鎮東長街。該建築整體為三開間一幢青磚灰瓦木樑架結構式建築。建築面積110平方米,面闊11米、進深10米。整個建築四周牆體均為薄青磚中空灌渣式,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牆體特點,該房有冬暖夏涼的優點,除四周的牆體外內面的正山牆和隔山牆均為木柱鼓皮式結構隔開。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在後面的房間有木樓梯上第二層,第二層的木樓板鋪地, 有的地方遺失。從二樓的樑架看為穿鬥式樑架。

東長后街楊家老屋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老屋正面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內部結構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內部結構



張灣老屋

<strong>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張灣老屋位於蘄州鎮恆豐村張壪,座北朝南,為一處清代建築,原面闊9列,一進三重, 現殘存4列,一進兩重,寬16米,進深18米,單簷硬山項,青磚拾梁結構,整個老屋由24根圓木立於石基支撐而上,頂覆灰瓦。內設戲樓,天井兩個,分佈於廂房兩側,其中大門由於年代久遠而垮塌,於2016年用水泥、瓷磚進行維修,對老屋整體風貌造成一定破壞。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據當地村民講,張壪老屋為清代庠生張簡堂所建,張簡堂生於康熙年間,歿於乾隆年間。

馮天馭故居

馮天馭故居位於蘄州東長街燃化機械廠(燃化機械廠建在馮家山上)斜對面,原來建築多已拆毀和垮塌,現僅存一棟“議事廳”。因朝代更迭馮家逐漸衰落,故馮氏故居於清代初期被當時蘄州一王姓旺族購得,但其“議事廳”亦被王家大屋闢作“鋤經堂”而保留至今。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馮大馭生於1502年,即明弘治十五年,1535年(明嘉慶十四年),馮天馭考中龍榜第三甲第一名進士,同年被授為大理寺評事之職(即當時全國最高審判機關的官員)而進入仕途。1561年四月初五日(明嘉靖四十年),馮天馭59歲任刑部尚書,當年六月二十九日去職,去職後調河南南陽任知府而未到任,遂被革職,爾後回蘄州捐資辦起了“陽明書院”和修建“尚書府第”。

1564年,馮天馭病逝於家中,朝庭敕葬於蘄州塘垸尚書林“蟒蛇吐箭”地。

此棟保存下來的建築為典型的明代穿鬥鬥拱掛落式架構,一進四開間,前後簷均採用木構隔扇,內牆採用石礎立柱進行支撐,間置木質隔扇。外部山牆採用片磚掛皮中間灌土的方式進行砌築,以利冬暖夏涼,山牆頂脊部呈弧形八字。

該建築單體大氣、雄偉,門前廊簷底部均是用長近2米、寬0.6米、厚約0.4米的紅色大條石壘砌,大門上首頂部用月形斗拱支撐捲棚頂,這一架構形式在一般民用建築中是少見的。

鳳山門

梅花融雪麗香臺,仙旅憑臺錦席開。山水四周龍虎搶,雲霞五彩鳳凰來。客鄉喜入陽和侯,撙酒叨承將相才。獨依東風番醉墨,遍題春色對蓬萊。

這是明代著名小說家《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在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任蘄州荊王府紀善時寫的“宴鳳凰臺”七言詩。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鳳山門為明初所建的蘄州古城中的一女城城門,西抵長江,東靠鳳凰山,門的基礎就建在突兀於江中的一塊巨石“乾明磯”上,現門已殘破,但結構尚存,門寬2.2米,除門檻外其餘牆體均由條形青磚砌築而成。鳳山門因鳳凰山而得名,山門下古老的纖道歷歷在目。

1938年,日本鬼子曾在門的左邊(東頭)上方建有碉堡一座,現碉堡遺蹟仍在。因該門建在鳳凰山白甫衝(相傳李白、杜甫曾來蘄登鳳凰山而得名)近旁,故鳳山門旁亦有臥仙石一景而更負盛名。

建於唐代的“四祖寺”(俗稱鳳山寺)亦坐落在鳳凰山的東頭。

蘄州古城北門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蘄州古城建於南宋景定三年(1262),由時任蘄州安撫使王益率眾修築,當時修築的城牆低矮,且部分為土城,歷經戰亂多有坍塌。

明洪武六年(1373),由蘄州知府左安善、千戶許勝率眾在宋代殘城的基礎上重修,因當時的財力有限,只修築了城牆的基礎。

明永樂六年(1408),蘄州軍衛指揮胡善率眾又進行了補修,主要是增築了部分護牆及垛口。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明嘉靖四年(1525),蘄州衛指揮使李緒再次繕修。

清雍正五年(1728),又進行了一次加固,從而使整個州城更加堅實,並逐步形成了雄闊壯觀之勢。

此時的州城西直抵長江形成天然屏障,東、南、北三面依城掘濠修築護城河,濠寬達一十七丈八尺直通長江。

城腳外分別築有四廓,即南為羊料廓,西南為馬口廂廓,西北為水陸基廓,東北為三里崗廓。州城周長為九里三十三步,直徑一千一百三十丈,城高為一丈八尺,城牆厚八尺。共有城門六座,即東為賓陽門(朝陽門)、南為文明門(僸江門)、北為雄武門(拱辰門、武襄門);西方設有三門:西之中為澄清門(旬宣門),門外建有女城,在女城之左側有聚奎門(善城門)、右側有觀瀾門(鳳山門)。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各城門都建有城樓,城上建有窩鋪(臨時藏兵用的棚屋)三十所、敵樓三座,雉堞三千一百六十五個,串欞九百九十間。城裡有九十九口水井,九十九座寺廟道觀,九十九座牌坊,是鄂東當時最大的城池。

蘄州古城現僅存北門城門一座,女城城門鳳山門遺址一座,及一段不足百米的城牆,大部明城牆及城門均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

現存的雄武門(北門)高3.8米、寬2.6米,門兩側牆體下半部分均由特別堅固的“豬肝石”砌築,上部用青磚砌築及夯頂,頂上現改建有一閣樓,叫醫聖閣。

1445年(明正統十年),朱高熾的第六個兒子荊憲王朱瞻堈將荊王府從江西建昌(今江西省南城縣)遷到蘄州城。荊王府的兩側建有儒學、文廟、武廟、守備署、州衙、進膳廳以及三宮、沐浴、更衣、良醫所等場所。至今還留有官井、官塘、鼓樓洞、魁星樓、四牌樓等地名。

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率部攻破蘄州城後屠城,將荊王府、郡王府、郡主府、鎮國將軍府等全部燒燬。至此荊王府傳十世荊王共198年。

1949年5月14日,在解放蘄州城的戰鬥中,人民解放軍四野一二九師陳團擔負攻城任務,從北門攻入城內,全殲桂系軍團一個連,縣團防一個營,活捉了偽縣長葉景福。從而使蘄州獲得解放。

蘄州天主教堂

清咸豐10年(1860),意大利傳教士、天主教神甫高維棟進入蘄春,佔劉河五百寺設教堂。1910年,意大利傳教士舒、塗(均為中國姓)二人到蘄州,得到蘄州士紳鄭秋波所捐倉雞山腳的房屋設堂傳教,幾年後,傳教士們又沿鳳凰山勢建起了洋樓、膳堂、禮堂和教導廳,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建築群。

天主教堂建起來後,首先改變了本地人的許多建築觀念:本地官府及民宅都選在平處建,教堂和主教們住的別墅卻建在鳳凰山麓的最高處,本地建築為青磚布瓦結構,教堂建築則是紅牆紅瓦;本地建築多為天井式,前後一重一重的,教堂建築則是一棟一棟的。其次,是當地人首次見到了水泥,知道了水泥的建築用途。總之,天主教堂的建築促進了當地建築業的變革和發展。

蘄春解放後,1951 年將鳳凰山麓的蘄州天主教堂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療養院,後來改為“康復醫院”、黃岡市第二人民醫院。至今還有數處教堂的老房子保留至今作為醫院用房。

靖烈宮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靖烈宮位於蘄州鎮大畈頭村境內,地處蘄州“三關龍(壠)口”和白馬渡口處,始建於清初。相傳一年大水,江堤潰決,一神像“坐轎”隨水而來(即神像被綁捆後,定在竹木支架上,隨水漂浮),被當地群眾發現,並認為這是“黑老爺”(當地人對屈原神像的稱呼),就將其安置在一茅屋內。後來,人們又募資建廟,取名為“靖烈宮”。

靖烈宮在清同治年間(1862—1875)重修,距今已有140多年。1954年特大洪水,水位淹至靖烈宮大門半米深,人們在石門壁上刻下了水位標誌。在文化革命期間,一些紅衛兵要“破四舊”,當地婆婆們護衛著靖烈宮,使其免遭損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對該宮前重殿重修。現宮殿為三列二重,前重為新修殿,僅保留了刻有“一九五四年長江洪水位址”的石門壁:後重為同治年間“重修”時的舊殿,下有天井,上是飛簷翹角,廊柱木構均為咬榫拼接,工藝精湛。

昭化寺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昭化寺位於蘄州鎮紅石頭村的缺齒山腳,主體建築的昭化寺大殿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8平方米,大殿建於明嘉靖年間(1521—1566),1958年定為蘄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公佈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殿為純紅砂石質構件為主,石樑架,抬梁穿鬥,由24根方形紅砂石立柱組成框架,內神龕香案均為全浮雕,且以龍紋圖案為主,有皇家遺風。該寺大殿是目前國內僅存的明代藩王宗廟建築,對研究明朝藩王的宗廟建築具有重要價值。該寺有一鎮寺之寶金蟾蜍,藏於其中一根紅砂石立柱中,藏處離地約80公分,石柱鏤空而藏。日軍侵蘄期間,由漢奸告密,被日軍掠走,至今該石柱尚存一空洞。

金陵書院


瀕臨消逝的蘄春古建築之蘄州篇


金陵書院原名南京會館、金陵會館。它座落於蘄州城內的“五寶山”之一的麒麟山西南和胭脂山西北坡偏南向。

金陵書院始建於明末清初,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南京旅蘄官宦和商人捐資修建,耗時15年,院內《鐘山移秀》碑已有記載。清嘉慶二十年(1815)重修,改名為“金陵會館”,咸豐三年(1853)毀於兵事,後再於清同治三年(1864)開始重建,同治七年(1868)方竣工,又更名為“金陵書院"。

據院內《玉皇樓》碑文載,道教仙師呂純陽(呂洞賓,生於公元796年,字純陽子。有道教仙人、全真道祖師、純陽真人等稱謂)曾化作飛鳥降於此地,遂奉帝命建玉皇樓供奉呂純陽,故此後人稱其為“純陽閣”,該閣在當時規制較大,面寬七間,一進三幢。清後期旅蘄金陵商人又在該閣之左設“聚德堂”,右設“保嬰局”,以期收留寄養棄嬰,廣作善事,並在蘄州沿市湖北岸購得一塊山地,俗稱“南京山”,用作收葬棄屍。現該山仍立有一石碑介紹此事經過。

在金陵書院的大門兩旁立有石鼓一對,高浮雕圖案。進入金陵書院大門,一個由青石鋪就的長方形天井首先映入眼簾,天井四周置回形廊沿,天井上首左右兩旁立柱上方裝有“倒爬獅子”撐拱,撐拱上方置木方橫樑,再上置木質掛落飛罩,木方橫樑上陽雕各種圖案,整棟建築為青磚黛瓦馬頭牆式徽派建築風格。

1938年秋季,日本鬼子佔領了蘄州,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並放火從城內一直燒到了北門,金陵書院道姑馮細姑叫人救火,被日本人殺死。隨後又殺死了道姑、道人陳火明等6人,並搶走金陵書院藏書1000餘冊。

金陵書院內現存“鐘山移秀”、“重修碑記”等古碑刻,這在縣內是極少見的。金陵書院是鄂東地區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書院之一。於2001年重修,並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