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唐代华阴县县尉姚汝能写过一本书,书里有句话,“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见《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

这是说,安史之乱后,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及太子逃离长安。走到马嵬驿这个地方发生兵变。贵妃杨玉环被勒死,杨玉环哥哥宰相杨国忠被射杀。

这个搭弓一射的人,就是张小敬。

马伯庸说姚汝能也许就是随手一写,因为史书上查不到张小敬这个人的来历。

过了一千二百多年,马伯庸的长篇小说,以及改编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就有了张小敬和姚汝能的名字。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1.

天宝三年,靖安司司丞李必(原型唐中期政治家李泌)接到情报,说境外突厥狼卫已经潜入,预谋上元节火烧长安城。

是真是假,这事都非同小可。

玄宗平日高坐金銮殿,全年唯一与民同乐的机会就是在上元节观灯。

负责保卫工作的李必万分焦急,他必须在12个时辰之内完成剿灭任务。可靖安司正初建,机构还不完善,线人崔六郎又刚被杀害。

时间紧任务重,没办法,李必启用了死囚张小敬,由此引起了轩然大波。

暂停。科普俩词先,“不良人”相当于现在的民警?“不良人帅”相当于民警头儿?

打问号的意思是大致不差,估计就是专管捕盗捉贼及维护一方治安的。

张小敬原来是长安万年县的不良人帅,做事不讲规矩,属螃蟹的横着走。不法分子提起他就哆嗦,号称狠辣无敌阎罗。

这下知道李必为什么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重启张小敬了吧。

和狼卫角逐,上关乎天子安危;下关乎黎民百姓性命;中关乎太子李亨一族的前景。

李必是太子李亨从小的伴读,属于太子党。二人情同手足。此时太子还不是肃宗,还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坚决不能出状况,避免落下口实,被人奏本说三道四,引起圣上疑虑。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2.

张小敬也不易。

之前,他在塞外安西都护府待了10年,经过战火考验,回来授勋飞骑尉。因与兵部上司矛盾重重,被卸甲除籍。

后在不良人帅任上第9年,杀了县尉谭同寿和熊火帮3 4个地痞,被押入死牢。

张小敬闷在牢里,没等来砍头,却等来个搏命的差事。

他想通泰了,“事到如今,我一个死囚犯,不是何必如此拼命,而是无须任何顾忌才对。(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下册P10)

反正都是死,就玩一把。蜡炬成灰还不兴再爆一次灯花。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3.

张小敬找到平康坊管事的葛老,要他提供帮助。葛老的条件是张小敬先出卖一个线人。

手起刀落,一个苦命的同僚小乙就这样消失。

当年是张小敬把小乙教导出来,又送去葛老那里打工,暗地里收集信息。这会儿说砍就砍了。

原来的属下都不原谅张小敬。他们告诉张小敬,绝交,以后也别来找我们帮忙。

跟班姚汝能问张小敬,你这样做值吗?

张小敬反问:一个人的命换来数十万长安百姓的命,你说值不值。

这个拷问灵魂的问题在小说里反复出现。

张小敬和李必也讨论过,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若要牺牲无辜的人,该不该动手。

就像一条渡船遭遇风暴,须杀一人祭河神以救百人。如何办?两人答案一致。

所不同的是,张小敬认为必然的选择,并不代表是正确的。(参考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下册P93)

所以,张小敬割下自己的一根指头,来向小乙赎罪。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4.

没了不良人的协助,张小敬缉拿龙波费尽周折。他找到平康坊妓女丁瞳儿,要她交待龙波下落。

丁瞳儿的条件是放了她与嫖客秦朗,他们发誓要同生共死的。但管事的葛老只放一个。

张小敬觉得丁瞳儿有这痴情该从良,而不应跟嫖客海誓山盟。他略施小计很快让秦朗暴露了不堪的一面,丁瞳儿意识到自己很傻,绝了幻想。

张小敬告诉丁瞳儿,你不傻,你只是选择只看到美丽的东西,而世界不是只有美丽。然后张小敬就得到了龙波的行踪。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5.

张小敬对小乙刀下无情,对丁瞳儿的同情与开导,又放了懦弱的秦朗一条生路。一桩桩一件件,让一旁的姚汝能目不暇接且战栗和困惑。

姚汝能被李必派来监视张小敬,一直认为张小敬查案是掩饰,伺机逃跑才是目的。可他跟久了,觉得又不像。

张小敬到处追踪狼卫,跑掉的机会很多。

葛老也提出,张小敬只要给他靖安司的内部情报,他就把张小敬送出长安,从此远走高飞。

凭张小敬本事,姚汝能根本看不住他,就是不依靠葛老,他逃出长安城也是分分钟的事。

一走了之,比劳神费事地靠出卖线人换取情报,背着官府和李必的猜疑去追剿狼卫,日子好过多了。(参考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上册P78)

但张小敬不会逃。

没有为什么,他从来就不是逃兵。早在烽燧堡战役,他已经是个英雄。

开元23年,突厥苏禄可汗作乱,安西都护府 211名唐军据堡而守,与突厥对峙9天,仗打得艰苦卓绝,血流成河,人在阵地在,等到援军时,只剩9人活着,其中就有张小敬。

葛老骂他迂腐,官府用赦免死罪要挟你,你就那么愿意当走狗。

姚汝能也觉得张小敬很矛盾。十年西域兵,九年长安帅,落得个带罪之身,却很没有私心,那么尽心竭力办案的样子。

直到姚汝能听张小敬说起他那些年当不良人帅的时候才明白,除了英雄主义,张小敬骨子里还有些悲天悯人的东西。

张小敬很享受粗劣且热乎的日常,比如在街边摊吃碗汤面,和过路的百姓打打招呼。

卖烧饼的老头、喂猫的小沙弥、驯骆驼的好手阿罗约、长兴坊的乐工,崇仁坊的舞姬,以及放河灯时满河的烛光和远处雄伟的大雁塔。

这些人间烟火他都感兴趣。

他不忍看到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被狼卫夺走性命,他愿意以一己之力保护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只有在偶尔说起这些的时候,姚汝能才会看到张小敬那张丑陋的疤脸上有微微笑意和不舍的表情。

姚汝能好文史,平时写点小东西赚零花钱。好文史的自然会深想一步。

他明白了张小敬对朝廷怨愤的隐忍,对牺牲的毫不迟疑,对狼卫的凶暴铁血,其实都是出自对长安百姓的一份拳拳之心的慈悲。(参考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上册P134)

姚汝能对张小敬有了敬意,觉得跟着他一定能长许多见识。尽管他未必就摸透了张小敬每一次行动的真实意图。

但他能确定的是: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6.

事情有多面性。

张小敬对李必假意免他死罪,以及不信任他很是恼怒和腹诽,但他却不知道李必为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李必把张小敬从死囚变成了靖安司都尉,就把自己竖成了靶子,集官场大忌于一身。被多方非议,明枪暗箭轰然而至,靶子成了筛子。

靖安司令何监老于世故,以明哲保身为主。事事避开锋芒。在何监眼里,稳妥维护各方关系,不触怒太子政敌林九郎比什么都强。

按部就班办案,办得了就办,办不了就拖。用谁不是用,李必干嘛要一根筋用张小敬?

李必没那么多联想,他只考虑长安城眼下危如累卵。温良文吏去剿灭狼卫是以弱胜强。非得找一个至刚至烈果断行事的人去犯险才有胜算。而张小敬是最好的人选。

家奴檀棋也担心,张小敬若一跑了之,那就是在冒鸡飞蛋打的风险。

李必说:太宗法场救下李卫公时,有一句圣训,使功不如使过。太公能用李卫公,我为何不能驾驭此人。

太子李亨与林九郎素来不睦。虽然靖安司领众衙署之上,李必却在林九郎把持的京兆府受尽轻慢,办事曲折难行。

林九郎责备李必,任用死囚张小敬办案是无视法典,危害大唐,恐怕社稷将危。

李必据理力争,按程序调用张小敬出狱,协助查案没什么不妥。真有差池各负其责。该他李必担的罪责,他担就是。

林九郎假惺惺地要他以前途为重,年轻人,你今日的选择,会影响一生的仕途哦。

可李必自毁前程的执意坚如磐石:为太子也罢,为长安百姓也好,这长安城总得有人去守护。除我之外,谁又能有这心智和胆量?我虽是修道之人,亦有济世之心。这份苦心,不必所有人知道。

这是无知无畏?还是空城计衍生的镇静?

林九郎官至宰相,却搞不懂年纪轻轻的李必脑瓜里都装了些什么。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7.

之前雷佳音的角色,差不多都是现代都市剧里的金领白领精英型男,过着马桶夫妇TOP5的幸福生活。热热闹闹也好,又颓又丧也罢,喜剧搞笑他信手拈来,随意而娴熟。

这次的张小敬,完全不是雷佳音的菜。但看了几集以后,感到这才是雷佳音的菜。

他似乎等了很多年,终于等到了那个最适合他的角色。以前不过是跑跑龙套,练练笔。

演绎冷兵器时代英雄的大腕儿很多,姜文、胡军等等不胜枚举,都非常出色。但雷佳音是“这一个”。

“这一个”,如此立体饱满,张力十足,好像还没有完全拉开折叠,还有后劲。

这种不像英雄的英雄,区别于以往类似剧的类似人物。

雷佳音把一个不得志却无怨无悔的斗士,一个搏命相争却没人待见的江湖油条,恰到好处地统一在了张小敬身上。

雷佳音赋予张小敬这个角色的已经不能用“亦正亦邪”来描述了。他给观众留足了遐想空间。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8.

易烊千玺有一些表演痕迹,打开自己全然接受导演的启发,一步一步地在认真演,没有故作老成。

但还是看得出他有自己的理解和发挥。

李必自幼聪颖过人。七岁熟读老庄,九岁伴读太子,以何监为师,学养深厚渊博。

他时时把拂尘横在臂弯,拥有道家的柔韧定力,内里也藏有高门弟子为搏一役,不惧将成阶下囚的骄狂。

这些对易烊千玺塑造一个有洞察力、有魄力、有担当的李必是个莫大的挑战。

是有些稚嫩,但剧情需要呈现一个青少年李必,不是成熟李必,很够了。易烊千玺演差不多同龄的李必是刚刚好。

最主要的是,李必没有世俗气,易烊千玺也没有。

对质疑易烊千玺演技的声音,雷佳音回复:“他毕竟只有19岁。”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9.

马伯庸说,这是一部“孤胆英雄戏”。

看惯了一个剧必有一个超越时空,洞见玄机,大公无私,无所不能的高大上英雄。就感觉张小敬、李必差口气。

导演主创们营造了一个繁复华丽、气势恢宏、人潮汹涌的长安城。风流文采与赫赫武威纵横交错,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诸色人等云集其中。(参考小说后记)

在这个厚重多元的历史画卷里,张小敬和李必只是沧海一粟,如同打开微信时,那个小人之于ta所眺望的蓝色地球。

他们活在那时的当下,喋血暴恐,保卫长安。压根儿就没想过 “自己是不是英雄”这样的问题。

当众人劝说遍体鳞伤的张小敬不要硬撑,张小敬就说:路是我选的,我会走到底。(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下册P168)

檀棋有样学样,撕了李必给她的奴婢解放书:公子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檀棋也能。

“无论你选择了什么,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就是《长安十二时辰》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The end

图片源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