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文丨卦嬸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她目不斜視,眼光穿透塵世一切,揚長而去。那是一種睥睨萬物、深受傷害、徹底絕望而無限疲憊的眼神,一種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

這句被無數人摘抄記錄的句子,是本哈德·施林克在 《朗讀者》中形容女主漢娜的,她讓人唏噓的一生,也在這一句句冷靜、剋制的敘述中,徐徐展現在讀者眼前。

《朗讀者》是德國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在199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在它身上有著許多的光環:它是第一本登上《紐約時報》冠軍的德語書籍,還獲得了漢斯·法拉達獎 、“世界報”文學獎等很多獎項。

改編的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8.2分,更是讓凱特·溫絲萊特一舉斬獲奧斯卡影后,無論是書籍還是電影都可謂是戰績斐然!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被如此多的人認同?我們或者可以從作家肖復興,對這本書的評價中窺探一二:

“這部小說是一個在為了不能夠忘卻的記憶中,戰後新一代人如何成長的寓言。”

是的,它的故事背景設置是在二戰之後的德國,從米夏和漢娜這對跨越21歲的忘年戀,以及一個法律專業學生、一個納粹看守之間,身份衝突所碰撞出的愛恨糾葛中,折射出了戰後德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與反思。

你守護的秘密,決定了你的性格

“西方文學的核心在於保密的觀念。可以說人物性格整個建立在‘人們之間未能公開的某些信息之上’,其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或卑劣,或高尚,以致人們決心守口如瓶。”——《朗讀者》

小說的男女主人公都各自堅定的守護著自己的秘密,並甘願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劇照

36歲的漢娜與15歲的米夏在一個夏日相愛了,她滿足一個少年對愛的所有探索,而他為她朗讀各種書籍,但他們這種不符合大眾倫理的隱秘關係,僅僅只能保持在漢娜的房間裡,只要走出那所房子,他們便是毫不相干的兩個人。

漢娜這個在米夏眼中無比神秘的女人,她的秘密有兩個:曾做過納粹集中營的看守、文盲!

她來自鄉村,不識字。骨子裡的自卑,讓她害怕讓人知道自己不識字,以及並不高級的出身,因此她小心翼翼、近乎變態的守著這個在我們看來並不是很大問題的秘密。

假裝自己看得懂菜單,假裝自己只是愛聽米夏閱讀,最後更是為了避免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識字的事實,而承擔了並不屬於自己的罪責,最終付出終身監禁的代價!

她對於自己的不識字有著極大的“羞恥感”,這種羞恥也造成了她敏感與自卑的性格,所以在她感知到米夏與同齡姑娘走的更近時,索性直接消失在他的生活中,以避免面對被厭倦拋棄的可能......

至於她保守曾做過集中營看守的秘密,並不是出於對那些受害者的愧疚,

這點我們後面來說。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劇照

再說米夏,他對漢娜是絕對熾熱和毫無保留的,但他要保守的秘密正是他們這段隱秘的戀情!

他起先是因為與幾乎可以當他母親的漢娜產生戀情的羞恥感,使他對自己的同學和家人守口如瓶。後來又因為知道漢娜竟然曾經“當過納粹”,這樣

禁忌的身份與他法學生所接受的知識產生的碰撞,更是讓他把這個秘密永遠埋在心裡。

感情與道德的拉扯,讓他對這個世界充滿疑惑,他不懂為什麼曾經幫助過他,給了他那麼多歡愉的女人,竟然可以若無其事地選擇讓很多人去死,這對他世界觀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這種困惑與之前的羞恥感合在一起,導致他對什麼都充滿困惑性格優柔寡斷,在感情中也不能完全敞開自己,所以他的婚姻以失敗告終,父女關係也因為他的冷漠而疏遠......

我們每個人也都在有意無意的守護某些秘密,而驅使我們守口如瓶的心理動機,間接造就了我們的性格!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無知的殘忍,沒有底線

本哈德•施林克曾說:漢娜是“一個真正殘忍的女人。”

36歲的漢娜,在明知不能給米夏一份完整戀情的前提下,仍私心陶醉在米夏為她朗讀和青春肉體的美好感覺中,依然任性的用情感控制折磨著米夏。

在吵完架之後直接把書丟給他,以命令的語氣讓他繼續朗讀;當發現米夏與同齡人走的更近時,害怕面對失去的她,更是選擇了不告而別,突然消失在米夏的生命中。

完全不顧米夏一人沉浸在這段情感中痛苦一輩子,也直接造成了他之後不幸福的人生!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劇照

對那些她曾經看守過的猶太人來說,她更是一個冷酷的機器!

每個月她都會聽從上級命令挑出十人送他們去赴死,當法官問她為什麼這麼做時,她很認真的說每天都有犯人被送進來,如果不挑出去一些,那集中營的空間將不夠用......

在她被指控的案子裡,她眼睜睜看著教堂著火,卻沒有去打開教堂門上的鎖,導致幾百名猶太人活活燒死在裡面!

而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她怕開門之後犯人逃跑......

對別人如此殘忍的她,對自己也毫不手軟。當她發現出獄之後米夏將不會再為自己朗讀,而且也不再被愛時,她毅然決然是選擇了自殺,再一次把米夏扔進無盡的懊悔中。

她是他終其一生的“情劫”,不管米夏是否還愛她,他今生都不可能走出她的影子!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劇照

而她這種無差別的殘忍,其實來源於她的無知。

就像我們不能期望一個沒有讀過四書五經的人,能理解“仁義禮智信”一樣,不識字同時又自卑的漢娜,她所接觸到有限的知識僅限於別人的朗讀。

她不明白自己做集中營看守這件事所代表的意義,心裡和思想上的矇昧無知,讓她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即使是間接結束別人的生命,在她看來也只是在執行命令,自己並沒有錯,也就沒有道德壓力......

但如果換做一個讀書人,也許他也會迫於壓力去做漢娜所做的事,但他絕對不會把理由說的那麼坦然,所以我們才說“讀書可以明智”。

民國時期,魯迅為了喚醒無知的民眾,直接棄醫從文,把文章當成匕首去撕裂麻木不仁的靈魂,漢娜就類似魯迅筆下中國千千萬萬的“看客”,

因無知而生出的殘忍,沒有底線!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劇照

讀書開民智是唯一能改變這種局面的方法,這也是作者把不識字的漢娜與朗讀擺在一起的意圖所在。

聖賢書教給我們的不止是繁文縟節,還有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明白了那些“愛吾幼以及人之幼”、“殺身成仁”、“捨身取義”

的道理,我們才有可能脫離低級趣味,成為魯迅口中的“真的猛士”!

而書中,漢娜也因為在獄中自學閱讀,看了許多關於納粹的書籍,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當時所作所為代表的意義,以及給受害者所帶來的痛苦,所以,在她的遺囑裡她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留給了當時唯一倖存受害者的女兒......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平庸之惡”與“烏合之眾”

“平庸的惡”是德國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提出的著名理論,它是指以“職務行為”作為藉口,執行上級錯誤命令犯下的罪行。

漢娜之所以覺得自己沒有做錯,甚至還當庭反問法官:“換了您會怎麼做呢?”

她的底氣來自於她堅信自己執行上級命令的正確性,即使是很多人因她而死,她也依然認為那是合法的,因為那是她的工作和職責所在!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就像作者在描寫對漢娜的法庭審判時,這樣寫道:

大家都覺得社會是靠道德運作的,其實不然,是靠法律這玩意兒。光是在奧斯威茲工作不算有罪,八千人在那工作過,總共有19人被判有罪,只有6人被判謀殺罪。問題不是這樣做對不對,而是合不合法?而且不是按照我們的法律,而是按照事件當時的法律。

這段法律與道德的探討,引發了所有人的深思。

在漢娜當時的環境裡,她所做的事情正是當時法律所賦予她的權力,她也只是盡忠職守做了職責範圍下要求她做的事。

但事實上這些行為確實導致了罪行的發生,那後果應該是她來承擔?還是向她下命令之人承擔?還是制定這些準則的領導人承擔?

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反映出戰後整個德國對歷史的反思,與對現實問題的思考。

就像米夏對漢娜的感情:他一邊理解漢娜的行為,又一邊痛恨她的過錯,對她“又愛又恨”,這也正是戰後這代人對父輩曾經所犯錯誤的糾結態度。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劇照

而漢娜並不是個例,她代表了德國戰後的一群人!

在對納粹高級將領艾希曼的審判中,他對自己曾執行猶太滅絕計劃這一殘忍行徑顯得無比冷漠,他不認為自己罪大惡極,而只是執行了上級的命令,換誰都會這樣做。

但實際上,他確實犯了“平庸之惡”,以職責為藉口為自己所導致的後果進行開解!

並不是所有人在面對強權時都會選擇盲從,在美國作家埃亞勒·普雷斯所著的《美麗心靈》一書中,講述的便是那些身處沒有道德的集體之中,冒險違抗集體意志的人!

他們其中有非法庇護猶太難民的瑞士軍官;有在巴爾幹種族屠殺中,冒死拯救敵族難民的塞爾維亞平民;還有公然違抗軍令向巴勒斯坦難民提供人道援助的以色列士兵......他們都是群體中的反抗者,並不是所有人都屈從於黑暗!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那為什麼絕大數人會選擇盲從呢?這要從勒龐提出的“烏合之眾”說起,他說:

“單獨一個人必須要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法律上和道德上的。但是群裡則不然,群體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群體就是法律,群體就是道德,群體的行為天然就是合理的。”

所以,那麼多人才心安理得在這種

“法不責眾”、“多數即正義”的心理下甘願做著違心的事。

納粹時期,狂熱可怕的個人崇拜使群體陷入同一種激昂的情緒之中,這種情緒會相互傳染,它會推翻一切負罪感,所有道德感和責任感都會退化,狂暴佔領所有人的心,直至摧毀一切!

這也是《朗讀者》這本書在反思的地方,也為我們現代人敲響警鐘:一定要保留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讓自己陷入被煽動的暴力之局裡。在做任何行動之前都要做理性判斷,正確的判斷比行動本身更重要!

《朗讀者》:相差21歲的不倫之戀中,折射出德國對戰爭的集體反思

《朗讀者》無疑是一部複雜的著作,它所涵蓋的內容也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載的,我們僅僅只是在細枝末節處抓到了一些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同時也因為越是瞭解就越欽佩作者,可以遊刃有餘的在一部小說、一段愛情糾葛裡呈現出一個宏大的背景,以及在這個宏大敘事背景下的愛情、人性、倫理,還有對歷史的反思,有種讓人肅然起敬的力量。

如果可以,鄭重像你推薦這本偉大的小說——《朗讀者》!

  • 本哈德·施林克 《朗讀者》
  • 王達敏《我們都是朗讀者——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讀者》》
  • 沈紅《解析施林克《朗讀者》的多重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