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由於“不列顛空戰”,德國空軍的實力被削弱,所以他們必須爭取通過突然襲擊,儘可能在戰爭的第一天就奪得蘇聯的制空權,並把蘇聯紅軍駐紮在西部地區的飛行大隊消滅在地面上。被作為轟炸機使用的雙發動機的Do-17、Do-217和Ju-88擁有的最大推進距離為500~600千米,常規轟炸機He-111的最大推進距離為870千米。這已經足夠覆蓋到幾乎莫斯科了。在取得制空權後,空軍要為陸軍,特別是坦克部隊掃清道路。在重點區域,“斯圖卡”和戰鬥機要以成群的方式對敵人進行猛烈轟炸。但由於它們的最大航程為250千米,它們不得不停留在戰場上方,同樣的還有Me-109型戰鬥機,它最多能向前推進180千米。由於航程較近,這些轟炸機不得不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出戰。如果蘇聯空軍的基本實力得到保存,或者蘇聯能夠彌補戰爭之初的損失,那麼德國轟炸機甚至連蘇聯中部地區的戰略目標都不能轟炸。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德軍轟炸中的比亞利斯托克。


1941年7月底,德國閃電戰的戰術效果達到了極限。因為敵人在東部並沒有放棄,而是不停地從廣闊領土的腹地調集新的資源,戰爭拖延了下去,德國軍隊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德國軍隊準備著“去與死神殊死搏鬥,去勝利”。只有憑藉著空軍的幫助,部隊才能夠繼續前進,但由於補給的道路越來越長,天氣情況越來越差,所以德國軍隊前進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戰鬥機越來越頻繁被用來對陸軍直接進行支持。這樣,到處都缺乏空軍力量:封鎖大面積的戰場需要空軍,轟炸軍事目標和軍備設施需要空軍,阻止敵人過橋或是沿鐵路線活動也需要空軍。但最嚴重的一個不可能是,德國不能阻止蘇聯大型軍工企業的撤離。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斯大林防線上遭到破壞的工事,從一架德國戰鬥機上拍攝而得。


蘇聯空軍很快從最初在前線附近遭受的毀滅性打擊中恢復過來。他們的遠程飛行大隊擁有1500多架飛機,憑藉這麼強大的力量,他們原本足以向德國城市發動猛烈的空襲。但這些飛機絕大部分都是老式的飛機,並且分散在後方,而且由於指揮的機械死板,這些飛機很容易就成為德國戰鬥機的戰利品。

蘇聯遠程轟炸機對柏林進行的零星轟炸幾乎僅僅具有象徵意義。他們飛過波羅的海,成功繞過德國的空防,抵達德國首都。1941年8月8日,13架蘇聯飛機轟炸了柏林北部。它們轟炸了工廠,並向工人居住區投了傳單——它們遵照了戰略性轟炸的原則,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初英國人所做的那樣。但德國工人並沒有因為傳單而奮起反抗納粹統治。1941年夏天,蘇聯在德國投下的為數不多的炸彈並沒有給德國帶來對毀滅性打擊的恐慌。

這樣的轟炸一直持續到9月初;不管是對於德國人民的情緒,還是對於德國的軍工生產,這樣的轟炸都沒有產生任何影響。但這個時候,有少數幾架蘇制四發動機飛機Pe-8投入了使用。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蘇聯遠程轟炸機Pe-8執行轟炸柏林和柯尼斯堡的任務。


1941年7月22日夜,195架德國轟炸機首次轟炸莫斯科。但由於莫斯科有大約1000門高射炮和600架飛機的保護,德國空軍未能深入到莫斯科市中心。個別德國轟炸機突入莫斯科並未給莫斯科造成大的損失,甚至不能進行地毯式轟炸。因此,德國的轟炸幾乎沒有收到任何效果。

10月初,德軍發動了對莫斯科的地面進攻,並且德國空軍在接下來的8周時間內,對莫斯科進行了35次較大規模的轟炸,但情況並沒有得到改變,空襲仍然沒有收到大的成效。德國軍隊早就筋疲力盡,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非常艱難地向前推進。1941年11月,德國更想佔領莫斯科南邊的軍備重鎮圖拉,並藉此大範圍包圍蘇聯首都莫斯科。但最後證明,圖拉是攻克不下的堡壘,筋疲力盡的德國軍隊陷在莫斯科北部和南部的雪地裡,不能向前推進一步。

在佔領列寧格勒的戰役中,德軍也經歷了失敗。飢餓封鎖和連續炮轟雖然造成了大火、破壞和平民的死亡,但這座城市並沒有投降,德國的零星轟炸自然也不能讓列寧格勒投降。德軍甚至不能徹底封鎖列寧格勒。因此,蘇聯仍然有渠道得到供給,而且蘇聯兵工廠甚至在受到炮擊的情況下,繼續生產武器和彈藥。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燃燒彈和炸彈摧毀了列寧格勒並在1941—1942年炸死了好幾千人。


東部戰場上,德國空軍因為作戰行動、技術和後勤供應問題而損失慘重。與1939年9月相比,1941年底,德國空軍只剩下大約50%的飛機可供使用(2107架)。自1941年6月起,德國空軍已經總共損失了幾乎3000架飛機,而與此同時,新飛機的製造生產卻停滯不前,儘管東部戰爭一開始,戈林就竭盡全力把所有的原料都集中在空軍軍備上,試圖將飛機的產量翻倍,甚至提高三倍。在此期間,德國的軍工生產疲於應付軍隊的訂單。在戰爭的第三個冬天,供應情況不斷惡化,德國人的情緒開始低落,人們變得憂心忡忡。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1938年,戈林(左)和德國空軍兵器署署長恩斯特·烏德特。


這時,斯大林突然在莫斯科發動反攻,德軍在1941年冬天的處境一下子艱難起來。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大範圍的後撤以及大量的傷亡已經在所難免。

如果更加仔細地研究戰事,就會發現,儘管蘇聯紅軍發動了令人吃驚的反攻,但對於希特勒的德國軍隊來說,他們絕不是勢均力敵的對手。蘇聯殘存的軍工企業雖然遠遠處在德國轟炸機的航程之外,但他們的軍工企業需要盟軍物資的大力支持。即使德國有時能夠截獲盟軍護航隊保護下的運往摩爾曼斯卡的物資,但德國卻不能阻斷盟軍通過德黑蘭和遠東地區向蘇聯運送大批物資。

東部戰場之艱難、損失之大是德國人沒有預料到的,這迫使德國人把製造出來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繼續主要用於對地面部隊的支持上。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 韋納·馮·布勞恩(右前方)和上校瓦爾特·德恩貝格,自1941年起負責火箭武器的研製,該照片是1942年在佩內明德首次成功發射A-4火箭之後拍攝的。

1941年和1942年之交,歐洲戰爭升級為世界大戰。柏林認為,在1943年必須準備好對美國的戰爭前,1942年的勝利大門仍然向德國敞開,德國仍然可以擴大“歐洲要塞”。

(全文改編、摘錄自《轟炸納粹德國 》一書)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二戰東線戰場,Ju-88和He-111成為蘇軍威脅,柏林堅信會取得勝利

《轟炸納粹德國》

作者:羅爾夫-迪特·米勒 、弗洛裡安·胡伯、約翰尼斯·埃格勞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是暴力和毀滅的瘋狂,這瘋狂源於德國,又通過盟軍的戰略轟炸返回德國——要阻止大屠殺的兇手及其戰爭機器,轟炸無疑是最合適的方法。據統計,二戰中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總共炸死了 63.5萬人,其中有57萬名德國平民,炸燬了360萬處德國住宅,德累斯頓和科隆等一百多座宏偉的城市毀於戰火……本書是國內引進的唯一一部專門介紹二戰中戰略轟炸的作品,也是戰後德國人反思的代表性作品。書中運用大量歷史資料和珍貴的圖片展示了二戰歷史中獨特的這一幕,內含最新的研究成果、評論和大量的數據資料和詳實的信息介紹。本書還追溯了戰略轟炸觀點的起源和歷史,對歷史上著名的空中作戰理論家杜黑和歷史上著名的格爾尼卡大轟炸做了客觀和實事求是的評論。讀完這本書,二戰中大轟炸歷史的裡裡外外你都將瞭解個透徹、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