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被改編為舞臺劇搬上綜藝 導演:經典仍有價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 宋宇晟)“我們生命結束的這一天,是1949年的11月14日。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勝利了,新的旗幟在北京飄揚了44天了。”

這段話出自改編為舞臺劇的《紅巖》。這部紅色經典近日被搬上了綜藝節目《一本好書》。節目播出後,無數網友在彈幕上寫下“感動”“淚奔”這樣的詞語。

《红岩》被改编为舞台剧搬上综艺 导演:经典仍有价值

《一本好書》截圖。

節目總導演關正文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此書。他坦言,這些經典在今天依舊有它們的價值。

經典離我們遠嗎?

觀眾的反饋證實了關正文的想法。

10月7日,《一本好書》第二季迴歸,這檔用舞臺劇形式演繹經典書籍的綜藝節目再次獲得好評,播出至今豆瓣評分高達9.4分,已播出的四期節目觀看量破億。

節目第一集推出了《紅巖》這部紅色經典。小說出版於1961年12月,由渣滓洞集中營親歷者羅廣斌、楊益言所創作,講述了1948年重慶地下黨與敵人鬥爭的故事。

《红岩》被改编为舞台剧搬上综艺 导演:经典仍有价值

《一本好書》劇照。節目方供圖

許雲峰、甫志高、徐鵬飛……這些或正面或反面的人物形象,在節目中變得立體、真實,甚至引發了觀眾共鳴。

舞臺劇中,許雲峰命令甫志高建立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但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最終因此被捕。

其中一段獨白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叛徒甫志高反問:“如果是你,你會不考慮自己的功績、地位和發展嗎?”

《红岩》被改编为舞台剧搬上综艺 导演:经典仍有价值

舞臺劇中,甫志高的獨白。《一本好書》截圖

關正文說,自己特意去看這段網上的彈幕,有人直接就說“我怎麼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還有人說的更直白“我好像也有當叛徒的潛質”。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因為他那種利己主義,和今天人們習慣了的精緻利己主義高度吻合,有些人已經辨別不出來了。”關正文說。

相反,地下黨的領導者許雲峰,在被甫志高出賣後,在個人利益與革命信仰二者間選擇了後者,寧死不屈。

更多的觀眾被許雲峰打動。不少人在彈幕上寫下“感動”“淚奔”這樣的詞語。

閱讀經典的理由

他告訴記者,雖然這些故事沒有發生在這個年代,但這些經典都跟今天的生活密切相關。

“去看看這本書吧。”在《一本好書》節目中,這樣的呼籲幾乎每期都會出現。

雖然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今年發佈的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增長到4.67本,但有多少人真正閱讀經典呢?

28日,節目上線了《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故事。不過關正文告訴記者,當時在錄製現場的觀眾中,只有兩個人讀過這本書。

《红岩》被改编为舞台剧搬上综艺 导演:经典仍有价值

《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節目方供圖

在他看來,推廣閱讀,尤其是閱讀經典作品,在今天仍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關正文認為,每一部經典都有可以映照當下現實的內容。而閱讀經典就是獲取他人的人生經驗。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不是為了獲取榮譽,而是給人智慧。一個人自己的視野和精力必然有限,如果他想更聰明,就一定需要他人的智慧。”

他覺得,不管讀歷史書、科學書,還是小說,其實這都是在用別人闡述的東西來豐富自己。“這是最核心的閱讀利益。在這個閱讀利益裡,經典是沉澱最多的,最豐富的,最微妙的。”

“一些環境會變、流行的風氣會變,但人心不會變。”關正文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