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从头条普通阅读用户到头条作者的?

破茧化蝶的翅膀


我是一个普通的写作爱好者,而看我文章的大多数小伙伴,也都是普通的写作爱好者。我们确实没有大咖们的天纵之才,不能在谈笑间就写出一篇100w+的大爆款,也不能随手接个广告就赚个大几十万。但是,正像袁枚在《苔》这首诗中所写的那样: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大咖有大咖的路,而我们这些普通写作者,也有自己的路。

于是我决定把自己一年来的写作经历,还有一些通过写作进行变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聊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写作经历中得到一些启发,并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变现之道,那就足够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我是无斋公子,一个有温度、有风度、有深度的读书人。

在我身上,挂着一些虚名,比如:微博知名读物博主,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头条号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壹心理、千聊、青豆书坊签约作者,有书号认证领读人……等等。

我列举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想告诉各位,就连我这样天资平平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些成绩,各位如果有心,只会比我更强。但是,取得成绩的前提只有一条,那就是持之以恒。

好了,话不多说,先简单说说我的写作经历吧。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呢?币圈大佬李笑来曾经说过一句话,令我深以为然。他说:


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

这就是说,写作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一条成本最低的路径。

没错,写作只需要一张纸、一根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成本可谓是相当低廉了。

而通过写作实现财务自由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之前被封号的咪蒙,她的三观如何,我们暂且不论。但至少,人家咪蒙也是从草根做起的。她是靠着对人性的微妙把握、对热点的敏锐嗅觉,一步一步成为自媒体界的一姐。

巅峰时代,咪蒙的一篇广告可以卖到几十万元,顶的上很多人四五年的收入了。

除了咪蒙以外,还有许多知名的自媒体大咖,比如老李校长、不止读书、二更食堂……这些自媒体时代如雷贯耳的大V们,最初也都是起于青萍之末的。

可以说,是写作成就了他们,但反过来,他们也证明了:写作是普通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一条成本最低的路径!

说到我自己,我的本职工作比较单调无聊,提升全靠缘分,收入马马虎虎。因此,2018年4月,我萌生出这样一个念头:既然我喜欢看书,那我为什么不试着把我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写出来呢?

我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增值啊。

最开始的时候,我始终不得其法,走了很多弯路。

我先是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学习别的大号的风格和思路,坚持日更了一段时间。但实际上,那个时候早就过了公众号的红利期,一个新号想要做起来是很难的。

因此,在坚持更新半年后,我的公众号也只不过寥寥五六百个粉丝,离实现变现的目标还远着呢。

但是,日更半年来,我用自己的公众号作为试验田,不断尝试各种风格文章的写作,一方面让自己的文笔有了一定提高,另一方面,没有放弃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也算是一种宝贵的积累吧。

很多人写着写着,感觉看不到变现的希望,就停笔了,这是很可惜的,因为写作这件事,必须深耕,才能形成你的核心价值,也只有深耕,你才能真正进入这个圈子!

后来,大概是18年的九月底吧。我当时也买了一些写作课程,但大多数都是坑,这就不多说了,希望大家在花钱买课的时候,三思而后行吧。

总之呢,去年九月底,我偶然间在朝闻道这个社群里,看到壹心理平台招聘听书稿写手的一个信息。

因为我平时也会听一些听书,例如得到、樊登、有书等平台,因此,我虽然没有写过,但我也算是对这个听书稿的形式有一定了解,于是我就试着写了一篇8000字的试稿,并投给了壹心理的编辑。

没想到的是,我的这篇试稿通过了。于是,我收到了自己生平第一笔稿费,1500元。

正是这笔收入,重新点燃了我的热情:原来,写作真的能变现啊!

钱虽然不多,但是,你通过写作赚到第一笔稿费时的那种心情,是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

之后几个月,我又陆陆续续给壹心理平台写了好几篇听书稿。到今年2月,我累计上稿6篇,获得近万元的稿费,这可真的是一笔意外之喜。

但是,到了2月,我在朝闻道社群里,听了群主渭水徐公的一节分享课,其中,他说了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听书稿虽然是稿费印刷机,但风口总有过去的时候,只有打造自己的个人IP,才能让自己站在永恒的风口上!

这句话一下点醒了我。

没错,虽然听书稿的稿费相对较高,我也亲眼见到过几位刷钱高手,就拿刚才说的渭水徐工来说吧,据他说,他在巅峰时期,一个月能写十几篇,爆肝的时候,一晚上就是一篇。

2018年是听书稿最火的时候,很多人光靠写听书稿,就实现年收入20w+

但是,书就那么多,而写手是无穷的,听书稿总有饱和的时候。

据我所知,目前听书稿最主要的几个大平台中,得到、有书、喜马拉雅已经彻底不收听书稿了,樊登虽然还在收稿,但它的听书稿也趋近于饱和。

因此,2019年,听书稿的风口已经过去了。虽然我现在还是壹心理、千聊等平台的签约作者,但我也要开始寻找自己的退路。于是,今年3月中旬,我开通了微博和今日头条等平台。

目前,我的微博大概有2万3千多个粉丝,还混上一个知名读物博主的金V标志,但是,微博在变现这个方面,对于我们这样的草根来说,实在很不友好。于是,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今日头条上。

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对于我们这样的新人来说是很友好的。只要你的标题起的足够吸引人,你的文章一样有机会成为10w+甚至100w+的爆文,能得到非常丰厚的广告费。

而且,为了鼓励更多优质内容,头条还设置了青云奖这个很诱人的奖励。青云奖每天会奖励100到1000篇内容优质的文章,每篇奖励 300 元。如果你是这个月第一次获奖的话,奖金将是1000元。

另外,头条还有一个月度优质帐号的奖励,每个月会奖励200个表现优秀的帐号,每个账号将获得5000元的奖励。

我的头条号是在3月中旬开通的,到了4月中旬,就获得了原创标和以及加V优质认证标。然后到目前为止,我获得了5次青云,其中有三次是每月首次获奖的1000元。

另外,我还获得了5月份的优质账号奖励5000元。

除此之外,头条还有一个付费专栏的版块,可以让写作者迅速变现。专栏的作者可以发布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付费内容,你可以对你的内容自行设定一个价格,如果读者被你的专栏内容所吸引,并付费买下你的专栏,那你就能从中获得高额的收益分成。

我是5月初开通付费专栏的,至今已经卖出近600份,累计销售额近8000元,而我个人的收益是三千多元。

同时,依靠付费专栏这个涨粉利器,我的头条粉丝数量从零开始,短短一个多月,就涨到近八千。

所以说,如果大家有志于通过写作变现的话,那么今日头条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一个平台。就我所见,很多老手在头条上一个月可以写出6-10篇青云文章,如果再算上爆款文章阅读量带来的广告费用,月入5000妥妥的。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一讲,能获得1000元青云奖励的书评该怎样写。

要想有持续的输出,那持续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持续的输入呢?——读书!

对于一个合格的自媒体写手来说,一定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不夸张地说,你读过多少书,将决定你在这个行业里能走多远。

就算是饱受大家诟病的咪蒙,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985大学文学硕士,她的硕士毕业论文《玄学本体论与阮籍诗歌》,我还曾到知网下载并拜读过。实话说,这篇毕业论文颇具功底,没有相当的阅读量,是写不出来的,反正我是自认没有这个实力。

言归正传,在正式跨入写手行列之前,我就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当然,这个截图里的阅读量是我前几年通过多看阅读app看电子书时积累的,后来买了kindle后,很多阅读量没有统计进来。但是我8g的kindle是装的满满当当,一点空余都没有啦。

我过去其实没有写书评的习惯,但是开通今日头条后,我想把自己的个人IP定位成一个读书人,于是就尝试把自己读过的书写成书评,并发布在头条平台上。

我目前所获得的5篇青云,全部是书评。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写过书评呢?你一定想知道,写什么样的书评,才能获得青云呢?

很多人写的书评,其实不是书评,而是读后感。也就是借这本书的瓶子,装你自己的酒。开头说一句,我读了xx书,后面就全是自己的展开了。

这样的内容能不能获得青云呢?

能!只要你后面展开的内容能带给读者足够的知识增量,并且你的内容逻辑性足够强,完全可以。

但是,这样的文章非常考验你驾驭文字的能力,以及你的思维深度和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你是初学者的话,那恐怕你就很容易跑偏了。

为了让初学者快速获得青云,我们就要按照规范来写。

现在头条上能获得青云奖励的书评格式,基本上都是按照“破题-引题-作者介绍-全书主线-亮点解读-立意总结”这样一个框架展开的。

这个框架不是我提出的,是豆瓣大V鼹鼠的土豆总结出来的,土豆老师也是我写作路上的一位很重要的引路人,在此一并感谢。

我们继续,所谓破题,就是先讲述一个与书中内容有关的社会现象,或一段小故事,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愿意看下去。

然后,就要通过引题,引入到你所要介绍的这本书,告诉读者,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能带给读者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然后,在作者介绍部分,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大家,这本书的作者有哪些牛逼之处,然后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线内容。

接着就是书评的核心部分——亮点解读。

一般来说,亮点解读最好分三点来写,这三个点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作为衔接。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本关于风水的书《宅经》。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就是按照“风水之道—风水之术—风水之法”这样一个逻辑,对这本书进行解读的。

同时,在写作亮点解读部分时,建议大家不要写的太干,要结合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情,进一步激发起读者的兴趣。

最后一个部分是立意总结,在全书的内容上加以升华,也就是讲出你的感受。比如,这本书的内容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让你有什么感受,等等。

要想获得青云,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青云文章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这篇文章必须能带给读者足够的知识增量。

也就是说,读者通过阅读你这篇文章,能够获得相当程度的新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选书的时候下一番功夫。

不是什么书写出来都能得奖的,你必须选择干货浓度较大的书,并且将干货按照顺序,一二三这样陈列在文章里,再将排版弄得好看一点,让头条的编辑一看,这个文章很清晰、很规范、很有料。

这样的文章,很容易得青云。

但是,如果你不仅仅抱着得青云这样的目标,你还有更远大的想法,你想通过多平台来打造你的个人IP,那就需要在定位上下功夫了。

所谓定位,首先你要考虑,你写的文章给谁看。

也就是说,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为什么要看你的文章,你的文章能提供给他们哪些帮助。

你还要找到你适合的领域,比如我就是写文化历史类的,我就写不来情感、美妆、育儿、汽车这些。但这几个领域都是变现较为容易的领域。

再一个,你要把你的文风固定下来。

有人可能就是天生的段子手,也有人写的东西就像论文一样严谨而深刻。

比如有的时候,你看到一篇文章,虽然没有署名,但你就是能感觉到,这篇文章就是某个大V写的。对于很多知名的大V,这是他们文字当中的一个很强的属性。

当你形成这样一个属性之后,你的读者就会成为你的死忠和铁粉,而你的变现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我再简单和大家聊聊,稿费上千元的听书稿该怎样写。

虽然风口已过,听书稿的热度也开始消退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听书稿确实是赚稿费的印刷机。同时,听书稿其实是书评的升级版,学会书评的写法之后,再学听书稿,那就是手到擒来了。

我们首先要知道,听书稿的目的是什么。

无论是樊登还是得到还是有书,这些平台之所以要开设听书这个版块,是为了降低现代人的阅读门槛。

大家都知道看书是好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在工作生活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看书呢?于是,听书这个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一篇好的听书,就是要用高效有趣的拆解方式,让读者用尽量短的时间,一般是20-30分钟,听完一本书的精华内容。

同时,听书又不是书评,读者要听的,是这本书本身的核心内容和精华,而不是你这个作者的见解和阐释。

说句不中听的话,听书其实就是写听书稿的人,把馒头嚼碎了喂给听众,但你还得尽量保留馒头原有的样子,而不能嚼成一团糊糊。

接着我们说说听书稿的结构。

不同平台的听书稿要求有所不同,但大体结构是相似的。

各家听书稿的模板,一般是按照“破题-引题-作者介绍-三个重点简介-重点一-重点二-重点三-总结”这样一个套路展开的。

其中,破题、引题、作者介绍等部分的写法,与书评的写法是一致的,一般的平台都有自己的模板,里面有一些特定的话术,在此我就不多说了。

一个听书稿往往要求我们写三个重点,每个重点2000字左右。这就要求大家,能有效地把一本书的重点提炼出来,并且你提炼的三个重点,要能涵盖全书80%以上的内容。这对大家的阅读能力和提炼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什么样的重点算得上是好的重点呢?

如果你只会把书中的目录拿来摆在那里,最多是个及格分。一个好的重点,一定是能引起听众共鸣、击中他们内心中那个痛点的重点。

这一点,无论是写公众号,还是头条文章,还是书评和听书,都是最关键的。

一个优秀的自媒体作者,一定是能够洞悉人心的高手,他能看透你心里最痒的那个地方,一出手,就挠到你的痒处,让你浑身熨贴,灵魂深处都在颤抖。

这算是比较高阶的内容了,我也还在摸索当中,大家不妨在写作的时候自行思考一下。

另外,你的重点提炼出来之后,也不能用一堆干巴巴的东西去讲述,这样听众是咽不下去的,没人要听的!

你要在在干货中,加上生活中比较新鲜的、有趣的例子,把干货泡在鸡汤里,吸引听众听下去。

这就是说,一篇好的听书稿,必然是要从书中走入生活,再从生活中回到书本的。

最后,对于群里没有写过听书稿的小伙伴来说,如果你想尝试写一篇听书稿,但是读完书却找不出三个重点,这个时候,我可以教你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套路来抓重点。

这个套路适合写干货类书籍,也就是常说的认知类书籍。

这种书相对好写,大家如果想入门的话,可以先从这类书开始入手。当大家完成一篇听书稿后,就可以找一些主流平台试着投稿了,例如樊登、千聊等,都是大平台,至少不用担心骗稿或拖欠稿费等不好的问题。

写作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到最后。借用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如果大家在写作和变现等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的微信私聊,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无斋公子的历史讲谈社”哦。


无斋公子的历史讲谈社


感谢题主邀请,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和头条的故事

在我还没有接触头条的那4年

那一年我刚刚考上大学,在那个智能手机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诺基亚5230的塞班系统、每天盯着不放的QQ空间、每个月30M还用不完的流量、以及听着微信未来将会替代QQ成为第一大社交app的“荒谬豪言”就这样它们伴随着我,走过了记忆里难忘的四年。

四年过后,强如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巨头步履维艰、而“灰色头像永不再跳动”成为了比2012还精准的预言、流量从30M到无限量,一大批互联网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而一句“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宣传标语,让10亿低头族为之汗颜。

在我接触到头条的那2年

毕业后,因为父亲身体不好的原因,我选择了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日夜盼我归来的父母身边。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我,打算在这个并不怎么大的西北小城,开启我的工作之旅。然而,一切都比我预想的还要艰难,找工作四处碰壁、大学生棍扫一片,在父母托人找关系的帮衬下,我终于有了到一家新能源上市公司西北分公司工作的机会。满心欢喜得我结束了入职培训,正要开始憧憬美好职场生活的时候,却被告知工作是在车间一线。

迫于生活的压力,以及父母托人找关系欠的人情,我很没有出息的换上了无尘服工装,走进了生产车间。也正是应为这样,我认识了一群有趣的同事,在工作之余的聊天玩耍中,我从他们的手机里发现了一款名叫“今日头条”的资讯软件。

你关心的 才是头条

从最开始的刷新闻看资讯,到后来的查数码产品评测,我被它惊人的人工智能所折服,它仿佛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总能在第一时间推送到我最想看到的东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成为了我打开最频繁的手机app之一。

你创作的 才是头条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简单的新闻资讯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今日头条也进行了顺势革新“你创作的 才是头条”迎来的不单单是一句宣传标语,迎来的是对创作者扶持的决心。它让做自媒体变成了零门槛,它为无数才华横溢的民间大神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生长土壤。

有头条相伴的往后N多年

如今的我,早已鼓起勇气辞掉了不再适合的车间工作,在一个新的领域学习、实践、摸索。而我并没有后悔我在一线工作过,因为我认识了非常棒的同事,发现了今日头条,它可以让我继续在工作之余享受写字的快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感谢有头条陪伴的这些年让我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时至今日,我依然为这份热爱默默努力着...


寻觅江湖


那年是2017年,女儿出世那个月,一直在医院陪老婆孩子。

只是除了第一天之外,我发现从那天后,我就是全家最被无视的那一个……

孩子在外公外婆手里,老婆在妈妈爸爸眼里。在快乐之中,为了安抚那颗被流放的心。

好吧,是闲得蛋痛了,就申请头条号玩一玩,一直以来就没想过在这里能赚钱,就写写问答,也一直没过什么原创什么作者什么签约的。

直到有一天,突然爆文了…头条那边开了收益,才发现悟空之边的收益被关了。

那时才知道,哦,原来写的东西还有钱赚的。

结果功利心上来了,但也是不死不活状态。

唯一变化的是,把丢掉的书拿了起来,以前打游戏的电脑上没了游戏,手机上的大都是各种阅读APP。

书看多了,结合以前的人生经历,突然发现以前好中二。

还有就是女儿从襁褓之时,平时看书,就喜欢抱着她,从开始偶尔讲历史小故事,到今天两岁了,竟然会认识很多很多字。

所以在头条里,钱挣不挣到无所谓了,女儿喜欢一起读书就好。


斐駺


我老公是今日头条的读者,他说阅读得金币,于是就邀请了我,所以我就成了头条普通用户!

在别的软件上看到今日头条可以开通原创,想着分享一下我种桃园的历程,认识更多的果农,互相探讨经验,共同进步!

还是要感谢今日头条这个平台,给有经验的人一个传授知识的机会!

虽然快一个月过去了,还没有通过兴趣认证,但要坚持✊





随喜的小田园


记得还是二年前换新手机后才下载的今日头条APP,今日头条上新闻视频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不停的刷今日头条,后来才知道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其他的小伙伴,以此来记录自己的美好i生活,并且还有广告收益何乐而不为。于是今年就开通了头条号,成为了一名头条作者,自己还是个新手,还有很多东西去学习和摸索,希望以后能为大家持续分享优质的原创资讯。


励志向前哥


自媒体给了越来越多的人以机遇,可是能够很好的玩转自媒体也是一门学问。

相信很多人都不仅一次探索,自媒体为什么自己玩转不好呢?我总结出的一点就是不能够持续坚持!

自媒体不能持续更新是导致推荐量,阅读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从我几个月前运行自媒体来看,中间几次断更或者内容不佳是导致粉丝量和阅读量上不去的直接原因!

在这几次断更时间内,因为想把心思都用在考试上,所以对自媒体运营,头条的浏览阅读上就没有下太多的时间和功夫;以至于现在粉丝量少的可怜,这也是做自媒体的一个矛盾点吧!所以,想做自媒体的人不能少了“关注度”,尽量抽出时间来做这样的事情,才能收获到更多的粉丝!

从一个普通用户到一个创作者从程序上来说只需要注册认证,但是从性质的转变上来说就需要作者有高度的创作欲望,把优质的作品呈现给作者,这样才对得起粉丝的关注!



正航人行动


温馨提示:我还不是作者,没申请,没特长,唯一优点就是爱玩头条



俯望指尖流逝的青春


我就是个普通退休工人,我也当不了作者也没有多高文化,只是看到正能量的点个赞,负能量的喷他几句,了解一下各方面的信息,看一下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奇人奇事,所以来说,头条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