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從頭條普通閱讀用戶到頭條作者的?

破繭化蝶的翅膀


我是一個普通的寫作愛好者,而看我文章的大多數小夥伴,也都是普通的寫作愛好者。我們確實沒有大咖們的天縱之才,不能在談笑間就寫出一篇100w+的大爆款,也不能隨手接個廣告就賺個大幾十萬。但是,正像袁枚在《苔》這首詩中所寫的那樣: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大咖有大咖的路,而我們這些普通寫作者,也有自己的路。

於是我決定把自己一年來的寫作經歷,還有一些通過寫作進行變現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聊為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從我的寫作經歷中得到一些啟發,並找到屬於你們自己的變現之道,那就足夠了。

先自我介紹一下: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我是無齋公子,一個有溫度、有風度、有深度的讀書人。

在我身上,掛著一些虛名,比如:微博知名讀物博主,今日頭條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頭條號青雲計劃月度優質賬號,壹心理、千聊、青豆書坊簽約作者,有書號認證領讀人……等等。

我列舉這些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而是想告訴各位,就連我這樣天資平平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些成績,各位如果有心,只會比我更強。但是,取得成績的前提只有一條,那就是持之以恆。

好了,話不多說,先簡單說說我的寫作經歷吧。

我們為什麼要寫作呢?幣圈大佬李笑來曾經說過一句話,令我深以為然。他說:


寫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時間重複銷售很多很多次”的極少數選擇之一,也是相對來看最容易成為普通人起步的臺階之一。

這就是說,寫作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一條成本最低的路徑。

沒錯,寫作只需要一張紙、一根筆,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成本可謂是相當低廉了。

而通過寫作實現財務自由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之前被封號的咪蒙,她的三觀如何,我們暫且不論。但至少,人家咪蒙也是從草根做起的。她是靠著對人性的微妙把握、對熱點的敏銳嗅覺,一步一步成為自媒體界的一姐。

巔峰時代,咪蒙的一篇廣告可以賣到幾十萬元,頂的上很多人四五年的收入了。

除了咪蒙以外,還有許多知名的自媒體大咖,比如老李校長、不止讀書、二更食堂……這些自媒體時代如雷貫耳的大V們,最初也都是起於青萍之末的。

可以說,是寫作成就了他們,但反過來,他們也證明了:寫作是普通人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一條成本最低的路徑!

說到我自己,我的本職工作比較單調無聊,提升全靠緣分,收入馬馬虎虎。因此,2018年4月,我萌生出這樣一個念頭:既然我喜歡看書,那我為什麼不試著把我的一些觀點和思想寫出來呢?

我完全可以通過閱讀和寫作,讓自己的業餘時間增值啊。

最開始的時候,我始終不得其法,走了很多彎路。

我先是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學習別的大號的風格和思路,堅持日更了一段時間。但實際上,那個時候早就過了公眾號的紅利期,一個新號想要做起來是很難的。

因此,在堅持更新半年後,我的公眾號也只不過寥寥五六百個粉絲,離實現變現的目標還遠著呢。

但是,日更半年來,我用自己的公眾號作為試驗田,不斷嘗試各種風格文章的寫作,一方面讓自己的文筆有了一定提高,另一方面,沒有放棄就是最大的成功,這也算是一種寶貴的積累吧。

很多人寫著寫著,感覺看不到變現的希望,就停筆了,這是很可惜的,因為寫作這件事,必須深耕,才能形成你的核心價值,也只有深耕,你才能真正進入這個圈子!

後來,大概是18年的九月底吧。我當時也買了一些寫作課程,但大多數都是坑,這就不多說了,希望大家在花錢買課的時候,三思而後行吧。

總之呢,去年九月底,我偶然間在朝聞道這個社群裡,看到壹心理平臺招聘聽書稿寫手的一個信息。

因為我平時也會聽一些聽書,例如得到、樊登、有書等平臺,因此,我雖然沒有寫過,但我也算是對這個聽書稿的形式有一定了解,於是我就試著寫了一篇8000字的試稿,並投給了壹心理的編輯。

沒想到的是,我的這篇試稿通過了。於是,我收到了自己生平第一筆稿費,1500元。

正是這筆收入,重新點燃了我的熱情:原來,寫作真的能變現啊!

錢雖然不多,但是,你通過寫作賺到第一筆稿費時的那種心情,是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那也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

之後幾個月,我又陸陸續續給壹心理平臺寫了好幾篇聽書稿。到今年2月,我累計上稿6篇,獲得近萬元的稿費,這可真的是一筆意外之喜。

但是,到了2月,我在朝聞道社群裡,聽了群主渭水徐公的一節分享課,其中,他說了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聽書稿雖然是稿費印刷機,但風口總有過去的時候,只有打造自己的個人IP,才能讓自己站在永恆的風口上!

這句話一下點醒了我。

沒錯,雖然聽書稿的稿費相對較高,我也親眼見到過幾位刷錢高手,就拿剛才說的渭水徐工來說吧,據他說,他在巔峰時期,一個月能寫十幾篇,爆肝的時候,一晚上就是一篇。

2018年是聽書稿最火的時候,很多人光靠寫聽書稿,就實現年收入20w+

但是,書就那麼多,而寫手是無窮的,聽書稿總有飽和的時候。

據我所知,目前聽書稿最主要的幾個大平臺中,得到、有書、喜馬拉雅已經徹底不收聽書稿了,樊登雖然還在收稿,但它的聽書稿也趨近於飽和。

因此,2019年,聽書稿的風口已經過去了。雖然我現在還是壹心理、千聊等平臺的簽約作者,但我也要開始尋找自己的退路。於是,今年3月中旬,我開通了微博和今日頭條等平臺。

目前,我的微博大概有2萬3千多個粉絲,還混上一個知名讀物博主的金V標誌,但是,微博在變現這個方面,對於我們這樣的草根來說,實在很不友好。於是,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今日頭條上。

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對於我們這樣的新人來說是很友好的。只要你的標題起的足夠吸引人,你的文章一樣有機會成為10w+甚至100w+的爆文,能得到非常豐厚的廣告費。

而且,為了鼓勵更多優質內容,頭條還設置了青雲獎這個很誘人的獎勵。青雲獎每天會獎勵100到1000篇內容優質的文章,每篇獎勵 300 元。如果你是這個月第一次獲獎的話,獎金將是1000元。

另外,頭條還有一個月度優質帳號的獎勵,每個月會獎勵200個表現優秀的帳號,每個賬號將獲得5000元的獎勵。

我的頭條號是在3月中旬開通的,到了4月中旬,就獲得了原創標和以及加V優質認證標。然後到目前為止,我獲得了5次青雲,其中有三次是每月首次獲獎的1000元。

另外,我還獲得了5月份的優質賬號獎勵5000元。

除此之外,頭條還有一個付費專欄的版塊,可以讓寫作者迅速變現。專欄的作者可以發佈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的付費內容,你可以對你的內容自行設定一個價格,如果讀者被你的專欄內容所吸引,並付費買下你的專欄,那你就能從中獲得高額的收益分成。

我是5月初開通付費專欄的,至今已經賣出近600份,累計銷售額近8000元,而我個人的收益是三千多元。

同時,依靠付費專欄這個漲粉利器,我的頭條粉絲數量從零開始,短短一個多月,就漲到近八千。

所以說,如果大家有志於通過寫作變現的話,那麼今日頭條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一個平臺。就我所見,很多老手在頭條上一個月可以寫出6-10篇青雲文章,如果再算上爆款文章閱讀量帶來的廣告費用,月入5000妥妥的。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一講,能獲得1000元青雲獎勵的書評該怎樣寫。

要想有持續的輸出,那持續的輸入是必不可少的。

什麼是持續的輸入呢?——讀書!

對於一個合格的自媒體寫手來說,一定的閱讀量是必不可少的,不誇張地說,你讀過多少書,將決定你在這個行業裡能走多遠。

就算是飽受大家詬病的咪蒙,人家也是正兒八經的985大學文學碩士,她的碩士畢業論文《玄學本體論與阮籍詩歌》,我還曾到知網下載並拜讀過。實話說,這篇畢業論文頗具功底,沒有相當的閱讀量,是寫不出來的,反正我是自認沒有這個實力。

言歸正傳,在正式跨入寫手行列之前,我就有了一定的閱讀量。

當然,這個截圖裡的閱讀量是我前幾年通過多看閱讀app看電子書時積累的,後來買了kindle後,很多閱讀量沒有統計進來。但是我8g的kindle是裝的滿滿當當,一點空餘都沒有啦。

我過去其實沒有寫書評的習慣,但是開通今日頭條後,我想把自己的個人IP定位成一個讀書人,於是就嘗試把自己讀過的書寫成書評,併發布在頭條平臺上。

我目前所獲得的5篇青雲,全部是書評。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寫過書評呢?你一定想知道,寫什麼樣的書評,才能獲得青雲呢?

很多人寫的書評,其實不是書評,而是讀後感。也就是借這本書的瓶子,裝你自己的酒。開頭說一句,我讀了xx書,後面就全是自己的展開了。

這樣的內容能不能獲得青雲呢?

能!只要你後面展開的內容能帶給讀者足夠的知識增量,並且你的內容邏輯性足夠強,完全可以。

但是,這樣的文章非常考驗你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你的思維深度和看問題的角度。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那恐怕你就很容易跑偏了。

為了讓初學者快速獲得青雲,我們就要按照規範來寫。

現在頭條上能獲得青雲獎勵的書評格式,基本上都是按照“破題-引題-作者介紹-全書主線-亮點解讀-立意總結”這樣一個框架展開的。

這個框架不是我提出的,是豆瓣大V鼴鼠的土豆總結出來的,土豆老師也是我寫作路上的一位很重要的引路人,在此一併感謝。

我們繼續,所謂破題,就是先講述一個與書中內容有關的社會現象,或一段小故事,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讓讀者願意看下去。

然後,就要通過引題,引入到你所要介紹的這本書,告訴讀者,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它能帶給讀者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然後,在作者介紹部分,用簡單明瞭的語言告訴大家,這本書的作者有哪些牛逼之處,然後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線內容。

接著就是書評的核心部分——亮點解讀。

一般來說,亮點解讀最好分三點來寫,這三個點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關係作為銜接。

比如,我之前寫過一本關於風水的書《宅經》。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就是按照“風水之道—風水之術—風水之法”這樣一個邏輯,對這本書進行解讀的。

同時,在寫作亮點解讀部分時,建議大家不要寫的太乾,要結合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情,進一步激發起讀者的興趣。

最後一個部分是立意總結,在全書的內容上加以昇華,也就是講出你的感受。比如,這本書的內容帶給你怎樣的啟示,讓你有什麼感受,等等。

要想獲得青雲,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青雲文章的評選標準之一就是,這篇文章必須能帶給讀者足夠的知識增量。

也就是說,讀者通過閱讀你這篇文章,能夠獲得相當程度的新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在選書的時候下一番功夫。

不是什麼書寫出來都能得獎的,你必須選擇乾貨濃度較大的書,並且將乾貨按照順序,一二三這樣陳列在文章裡,再將排版弄得好看一點,讓頭條的編輯一看,這個文章很清晰、很規範、很有料。

這樣的文章,很容易得青雲。

但是,如果你不僅僅抱著得青雲這樣的目標,你還有更遠大的想法,你想通過多平臺來打造你的個人IP,那就需要在定位上下功夫了。

所謂定位,首先你要考慮,你寫的文章給誰看。

也就是說,你的目標用戶是誰,他們為什麼要看你的文章,你的文章能提供給他們哪些幫助。

你還要找到你適合的領域,比如我就是寫文化歷史類的,我就寫不來情感、美妝、育兒、汽車這些。但這幾個領域都是變現較為容易的領域。

再一個,你要把你的文風固定下來。

有人可能就是天生的段子手,也有人寫的東西就像論文一樣嚴謹而深刻。

比如有的時候,你看到一篇文章,雖然沒有署名,但你就是能感覺到,這篇文章就是某個大V寫的。對於很多知名的大V,這是他們文字當中的一個很強的屬性。

當你形成這樣一個屬性之後,你的讀者就會成為你的死忠和鐵粉,而你的變現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最後,我再簡單和大家聊聊,稿費上千元的聽書稿該怎樣寫。

雖然風口已過,聽書稿的熱度也開始消退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聽書稿確實是賺稿費的印刷機。同時,聽書稿其實是書評的升級版,學會書評的寫法之後,再學聽書稿,那就是手到擒來了。

我們首先要知道,聽書稿的目的是什麼。

無論是樊登還是得到還是有書,這些平臺之所以要開設聽書這個版塊,是為了降低現代人的閱讀門檻。

大家都知道看書是好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現在工作生活壓力這麼大,哪有時間看書呢?於是,聽書這個產品就應運而生了。

一篇好的聽書,就是要用高效有趣的拆解方式,讓讀者用盡量短的時間,一般是20-30分鐘,聽完一本書的精華內容。

同時,聽書又不是書評,讀者要聽的,是這本書本身的核心內容和精華,而不是你這個作者的見解和闡釋。

說句不中聽的話,聽書其實就是寫聽書稿的人,把饅頭嚼碎了餵給聽眾,但你還得儘量保留饅頭原有的樣子,而不能嚼成一團糊糊。

接著我們說說聽書稿的結構。

不同平臺的聽書稿要求有所不同,但大體結構是相似的。

各家聽書稿的模板,一般是按照“破題-引題-作者介紹-三個重點簡介-重點一-重點二-重點三-總結”這樣一個套路展開的。

其中,破題、引題、作者介紹等部分的寫法,與書評的寫法是一致的,一般的平臺都有自己的模板,裡面有一些特定的話術,在此我就不多說了。

一個聽書稿往往要求我們寫三個重點,每個重點2000字左右。這就要求大家,能有效地把一本書的重點提煉出來,並且你提煉的三個重點,要能涵蓋全書80%以上的內容。這對大家的閱讀能力和提煉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什麼樣的重點算得上是好的重點呢?

如果你只會把書中的目錄拿來擺在那裡,最多是個及格分。一個好的重點,一定是能引起聽眾共鳴、擊中他們內心中那個痛點的重點。

這一點,無論是寫公眾號,還是頭條文章,還是書評和聽書,都是最關鍵的。

一個優秀的自媒體作者,一定是能夠洞悉人心的高手,他能看透你心裡最癢的那個地方,一出手,就撓到你的癢處,讓你渾身熨貼,靈魂深處都在顫抖。

這算是比較高階的內容了,我也還在摸索當中,大家不妨在寫作的時候自行思考一下。

另外,你的重點提煉出來之後,也不能用一堆乾巴巴的東西去講述,這樣聽眾是咽不下去的,沒人要聽的!

你要在在乾貨中,加上生活中比較新鮮的、有趣的例子,把乾貨泡在雞湯裡,吸引聽眾聽下去。

這就是說,一篇好的聽書稿,必然是要從書中走入生活,再從生活中回到書本的。

最後,對於群裡沒有寫過聽書稿的小夥伴來說,如果你想嘗試寫一篇聽書稿,但是讀完書卻找不出三個重點,這個時候,我可以教你一個取巧的辦法,那就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套路來抓重點。

這個套路適合寫乾貨類書籍,也就是常說的認知類書籍。

這種書相對好寫,大家如果想入門的話,可以先從這類書開始入手。當大家完成一篇聽書稿後,就可以找一些主流平臺試著投稿了,例如樊登、千聊等,都是大平臺,至少不用擔心騙稿或拖欠稿費等不好的問題。

寫作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希望大家都能堅持到最後。借用馬雲說過的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如果大家在寫作和變現等方面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加我的微信私聊,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無齋公子的歷史講談社”哦。


無齋公子的歷史講談社


感謝題主邀請,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和頭條的故事

在我還沒有接觸頭條的那4年

那一年我剛剛考上大學,在那個智能手機剛剛開始普及的年代,諾基亞5230的塞班系統、每天盯著不放的QQ空間、每個月30M還用不完的流量、以及聽著微信未來將會替代QQ成為第一大社交app的“荒謬豪言”就這樣它們伴隨著我,走過了記憶裡難忘的四年。

四年過後,強如諾基亞這樣的手機巨頭步履維艱、而“灰色頭像永不再跳動”成為了比2012還精準的預言、流量從30M到無限量,一大批互聯網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而一句“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宣傳標語,讓10億低頭族為之汗顏。

在我接觸到頭條的那2年

畢業後,因為父親身體不好的原因,我選擇了回到了家鄉,回到了日夜盼我歸來的父母身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的我,打算在這個並不怎麼大的西北小城,開啟我的工作之旅。然而,一切都比我預想的還要艱難,找工作四處碰壁、大學生棍掃一片,在父母託人找關係的幫襯下,我終於有了到一家新能源上市公司西北分公司工作的機會。滿心歡喜得我結束了入職培訓,正要開始憧憬美好職場生活的時候,卻被告知工作是在車間一線。

迫於生活的壓力,以及父母託人找關係欠的人情,我很沒有出息的換上了無塵服工裝,走進了生產車間。也正是應為這樣,我認識了一群有趣的同事,在工作之餘的聊天玩耍中,我從他們的手機裡發現了一款名叫“今日頭條”的資訊軟件。

你關心的 才是頭條

從最開始的刷新聞看資訊,到後來的查數碼產品評測,我被它驚人的人工智能所折服,它彷彿是我肚子裡的蛔蟲,總能在第一時間推送到我最想看到的東西。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成為了我打開最頻繁的手機app之一。

你創作的 才是頭條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簡單的新聞資訊早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今日頭條也進行了順勢革新“你創作的 才是頭條”迎來的不單單是一句宣傳標語,迎來的是對創作者扶持的決心。它讓做自媒體變成了零門檻,它為無數才華橫溢的民間大神提供了更為優質的生長土壤。

有頭條相伴的往後N多年

如今的我,早已鼓起勇氣辭掉了不再適合的車間工作,在一個新的領域學習、實踐、摸索。而我並沒有後悔我在一線工作過,因為我認識了非常棒的同事,發現了今日頭條,它可以讓我繼續在工作之餘享受寫字的快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感謝有頭條陪伴的這些年讓我不斷認識和提升自我。時至今日,我依然為這份熱愛默默努力著...


尋覓江湖


那年是2017年,女兒出世那個月,一直在醫院陪老婆孩子。

只是除了第一天之外,我發現從那天后,我就是全家最被無視的那一個……

孩子在外公外婆手裡,老婆在媽媽爸爸眼裡。在快樂之中,為了安撫那顆被流放的心。

好吧,是閒得蛋痛了,就申請頭條號玩一玩,一直以來就沒想過在這裡能賺錢,就寫寫問答,也一直沒過什麼原創什麼作者什麼簽約的。

直到有一天,突然爆文了…頭條那邊開了收益,才發現悟空之邊的收益被關了。

那時才知道,哦,原來寫的東西還有錢賺的。

結果功利心上來了,但也是不死不活狀態。

唯一變化的是,把丟掉的書拿了起來,以前打遊戲的電腦上沒了遊戲,手機上的大都是各種閱讀APP。

書看多了,結合以前的人生經歷,突然發現以前好中二。

還有就是女兒從襁褓之時,平時看書,就喜歡抱著她,從開始偶爾講歷史小故事,到今天兩歲了,竟然會認識很多很多字。

所以在頭條裡,錢掙不掙到無所謂了,女兒喜歡一起讀書就好。


斐駺


我老公是今日頭條的讀者,他說閱讀得金幣,於是就邀請了我,所以我就成了頭條普通用戶!

在別的軟件上看到今日頭條可以開通原創,想著分享一下我種桃園的歷程,認識更多的果農,互相探討經驗,共同進步!

還是要感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給有經驗的人一個傳授知識的機會!

雖然快一個月過去了,還沒有通過興趣認證,但要堅持✊





隨喜的小田園


記得還是二年前換新手機後才下載的今日頭條APP,今日頭條上新聞視頻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每天只要有時間都會不停的刷今日頭條,後來才知道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文章視頻,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分享給其他的小夥伴,以此來記錄自己的美好i生活,並且還有廣告收益何樂而不為。於是今年就開通了頭條號,成為了一名頭條作者,自己還是個新手,還有很多東西去學習和摸索,希望以後能為大家持續分享優質的原創資訊。


勵志向前哥


自媒體給了越來越多的人以機遇,可是能夠很好的玩轉自媒體也是一門學問。

相信很多人都不僅一次探索,自媒體為什麼自己玩轉不好呢?我總結出的一點就是不能夠持續堅持!

自媒體不能持續更新是導致推薦量,閱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從我幾個月前運行自媒體來看,中間幾次斷更或者內容不佳是導致粉絲量和閱讀量上不去的直接原因!

在這幾次斷更時間內,因為想把心思都用在考試上,所以對自媒體運營,頭條的瀏覽閱讀上就沒有下太多的時間和功夫;以至於現在粉絲量少的可憐,這也是做自媒體的一個矛盾點吧!所以,想做自媒體的人不能少了“關注度”,儘量抽出時間來做這樣的事情,才能收穫到更多的粉絲!

從一個普通用戶到一個創作者從程序上來說只需要註冊認證,但是從性質的轉變上來說就需要作者有高度的創作慾望,把優質的作品呈現給作者,這樣才對得起粉絲的關注!



正航人行動


溫馨提示:我還不是作者,沒申請,沒特長,唯一優點就是愛玩頭條



俯望指尖流逝的青春


我就是個普通退休工人,我也當不了作者也沒有多高文化,只是看到正能量的點個贊,負能量的噴他幾句,瞭解一下各方面的信息,看一下各地方的風土人情和奇人奇事,所以來說,頭條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