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父母肯定都想让孩子变得很聪明,学习能力非常好,在小朋友小时候的一些小聪明行为,父母会认为是孩子有天赋,以后会很优秀的表现,但其实父母会对孩子一些行为产生误解,北大校长一语道破:虽然这类孩子看着聪明,但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最近同事就和我说了一件孩子的事,同事说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丈夫也忙着工作,就让婆婆帮着照顾孩子,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只有晚上的时间,同事一般周末放假也会在家陪孩子,毕竟平时能陪孩子的时间不多。

周末同事就亲自下厨给孩子煮饭吃,但是同事却发现孩子一点都不喜欢吃蔬菜,只挑着肉吃,同事觉得这样不吃蔬菜肯定不行,就和孩子说,如果把碗里的蔬菜都吃了,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园玩。

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这对于小朋友来说肯定是不能拒绝的,但是快要吃完的时候,同事从厨房回来,看见孩子把蔬菜都用纸包着扔进了垃圾桶,同事也没有拆穿他,只是和婆婆说孩子不爱吃蔬菜,今天还耍小聪明把蔬菜都扔了,呢平时在家要多给孩子吃一点蔬菜,婆婆却笑着说,这孩子还有点聪明,同事听到婆婆说的话后,觉得孩子不能这样被宠溺,不然以后肯定会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

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有时候小朋友会通过耍小聪明来逃避一些不想做的事情,但有些父母会认为是孩子聪明的表现,父母一定要认清哪些行为是耍小聪明,如果父母纵容这些行为就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第一点:总爱通过哭来解决问题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是犯了一些错误,父母要惩罚的时候,就会通过哭来让家长心软,让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惩罚他,反而还会抱着孩子,开始安慰她,这样孩子的"计谋"就得逞了,他以后会觉得反正我可以用哭来避免惩罚,不用担心父母会惩罚自己,就会犯更多的错。

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而且孩子哭对于姥爷这一辈更有效,每次看到孩子哭,姥爷就会觉得这孩子这么可怜,是我的心肝宝贝,你这么惩罚他可不行,就会答应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孩子会养成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

第二点:喜欢使用一些小聪明逃避处罚

一些小朋友的情商会高一些,在面对一些事情时,就会迅速的反应,通过耍小聪明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的解决方法对于他们来说不仅快速而且非常有效果,不用自己受罚,孩子小时候总是不喜欢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在面对父母的"强权"下,不同孩子的反应就会不同,一些孩子就会在家长面前,无奈的吃下去。

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但有的孩子就会通过耍小聪明的方式来让自己避免这样的"痛苦",小朋友在小时候多少都会有一些偏食的问题,父母应该让孩子去摄入有利于营养均衡的食物,父母如果一直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视而不见,会导致孩子的健康问题,还会让孩子在以后习惯于用小聪明来逃避事情,会在人生奋斗的过程寻找捷径。

第三点:喜欢用一些手段"对付"家长

孩子总是会想很多办法来"对付"家长的各种要求,比如父母让孩子自己在房间学习,父母离开之后就会开始玩手机,听见父母走进来的脚步声就会赶紧打开书,装作已经学习了很久的样子,有时候为了应对父母的"突击检查",还会在学习的书籍下面放一本小说或是手机。

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孩子的这些方式其实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父母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比如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去玩,还可以买喜欢的玩具,孩子就不会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分心,会朝着最后的目标前进。

父母发现这些问题后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第一点:细心教导孩子

在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后,不要急于批评孩子,而且小孩子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只是觉得这样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父母要通过耐心的讲这样做以后的后果,可以给孩子讲如果要获得自己想要的,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

北大校长一针见血:这类孩子看着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第二点:以身作则

父母其实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孩子学习这个世界的老师,父母的很多习惯都影响着孩子,孩子也会从小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做到认真的对待一件事情,在努力的过程要脚踏实地,孩子才会更好的成长。

宝妈们有发现过孩子的一些"小聪明"行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