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三歌”

1、昌黎地秧歌 [河北省秦皇島昌黎]


昌黎“三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佈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鮮明的個性。它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內容上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當分為“妞”、“醜”、“”、“公子”幾種,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現在地秧歌中“醜”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繫,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戲有《撲蝴蝶》、《鋸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動靈


2、昌黎吹歌 [河北省秦皇島昌黎]


昌黎“三歌”


昌黎吹歌是昌黎“三歌”(地秧歌、民歌、吹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昌黎吹歌是人們極為喜聞樂見的一種鼓吹樂藝術,主要以嗩吶吹奏樂曲,伴以一個堂鼓和一副小鈸,較大場面引進笙、管、笛、胡琴等民族樂器進行烘托。昌黎吹歌有著與其它藝術形式所不同的獨特風格。它技藝奧妙,內容豐富,善於表達喜、怒、哀、樂等思想情感,很多樂曲已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悉和喜愛。所演奏的樂曲大體可分為三類,即秧歌曲、漢吹曲和牌子曲。昌黎吹歌之所以深受群眾喜愛,是因為它既是昌黎地秧歌伴奏的主要樂曲,又可自成體系,單獨吹奏。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吹歌藝術就伴隨著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鋸缸》、《撲蝶》等名揚國內外。這一藝術的發展在當時可稱之為鼎盛時期。受“文革”影響,吹歌藝術曾一度中斷,吹歌藝人更是青黃不接,從而導致吹歌這一民間藝術的繼承、發展出現了危機。


3、昌黎民歌 [河北省秦皇島昌黎]

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傳下來的一種民間小調,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末民初,由於帝國主義的入侵和軍閥混戰,昌黎幾經戰火的蹂躪,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困境中藉助於唱來抒發內心的憂鬱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因而形成了曲調悽婉、如泣如訴、鄉土氣息極為濃厚的演唱風格,奠定了群眾喜聞樂見,久唱不衰的民歌藝術形式的基礎。如《馮奎賣妻》《1》等近百首民歌曲調,成為平民百姓詛咒黑暗、鞭笞現實、辨明愛憎的表達方式。昌黎民歌有勞動號子、故事傳說、愛情、生活4種類型。對這四類內容的演唱各有技巧,有的見景生情,即興編詞;有的聲裡傳情,通過“繡”“畫”來描述人的心理變化,但都強調用“土嗓子”演唱,突出“味兒”。勞動號子是人們在勞動中呼喊而帶有音樂的口號。其中漁民號子為漁民捕魚拉網所用,它有昌黎調、山東調和團林調之分,其中昌黎調流行較廣。

傳播文化,傳遞知識

喜歡請關注,轉發,收藏,每天都有精彩文章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