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同時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之一,戰前曹操不僅實力不如袁紹,而且當時還面臨三大困境:第一,糧草不濟,曹操甚至一度想退兵回許都;第二,後方不穩,特別是豫州汝南和陽安等郡叛亂頻生;第三,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策都有可能偷襲許都,或被袁紹拉攏從後方襲擊自己,可以說曹操面臨的局勢遠比袁紹嚴峻得多。

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

也正因為如此,官渡之戰期間曹操陣營有不少人暗中和袁紹有書信往來,《三國志》對此有明確記載:“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雖然說曹操一把火把這些書信燒了個精光,但曹操陣營有人和袁紹暗中有來往也是事實,那麼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

第一個人:張繡

之所以認為張繡有可能和袁紹暗中有書信往來,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漢獻帝遷都後關東曾經有兩大軍事集團對壘:一個是袁術、孫堅、公孫瓚和陶謙結成的同盟,另外一個是袁紹、曹操、劉表和張繡結成的同盟,其中劉表和張繡主要對付的是孫堅和袁術,這種結盟雖然並不牢靠,但是張繡和袁紹至少也曾是同一個陣營的盟友(當然當時曹操也是盟友)。

第二,199年張繡在再次投降曹操之前曾在袁紹和曹操之間搖擺不定,張繡其實更想投靠的是實力更強、開出的條件也頗為誘人的袁紹,只是在心腹謀士賈詡的力勸之下才選擇了曹操,而且他和曹操始終有個令他無法釋懷的心結,那就是196年的宛城之戰中曹操長子和侄子以及大將典韋都是死於自己之手。

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

第三,不得不說曹操用人很有一套,即便他明知張繡有可能是個不確定的因素,但是他仍然把自己的右翼放心的交給了張繡,張繡在官渡之戰期間屯駐官渡之右的陳留和己吾一線,離官渡近在咫尺,張繡所處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由不得袁紹不動心從而對張繡大加拉攏。

所以官渡之戰期間面對袁紹的再次拉攏,張繡暗中和袁紹來往的嫌疑不小。

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

第二個人:朱靈

前文說過袁紹和曹操曾經是盟友,而且是關係比較密切的盟友,以至於曹操在征討徐州陶謙的時候袁紹還出兵相助,當時被派往曹操軍中的大將正是朱靈,不過讓袁紹沒想到的是朱靈去了就不回來了,仗打完了朱靈選擇了留住曹操軍中效力。

正史中並沒有朱靈參與官渡之戰的記載,不過袁紹絕不可能放過重新將朱靈拉回到自己身邊的打算,從“皆許都及軍中諸人”來看,朱靈洗脫不了和袁紹暗中有來往的嫌疑,而且《三國志》記載:“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這個有點耐人尋味,或許曹操雖然燒了書信但是內心認定朱靈暗中和袁紹有來往也說不定。

官渡之戰期間,最有可能和袁紹暗通款曲的是誰?這四個人有嫌疑

第三、第四個人:楊彪和孔融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楊彪出身於弘農楊氏,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兩人在朝野和民間素有名望;漢獻帝遷都後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朝中忠於漢室反對曹操專權的還大有人在,其中以楊彪和孔融為代表人物。

袁紹當時到處拉攏可能反對曹操的勢力,楊彪和孔融代表的又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四世三公的袁紹絕不可能錯過拉攏他們的機會,所以雙方私下有書信來往是大概率的事情。

曹操當時收繳的書信不少,可見暗中和袁紹有書信往來的絕不僅僅上述嫌疑相對較大的四人,不過曹操很聰明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否則人心惶惶反而不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