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高血壓、(懷疑)冠心病的患者看心內科時,醫生往往會讓病人去做一項“頸動脈超聲”的檢查。

為什麼?是醫生過度檢查嗎?當然不是。

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高血壓好理解些。高血壓的病人如果發現頸動脈出現內中膜增厚、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就說明高血壓引起了靶器官血管的損害。

冠心病呢?為什麼也要看頸部的血管、看頸動脈呢?

因為通過看頸動脈,可以反映出內臟血管的改變。

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那頸動脈就是我們看內臟動脈血管的窗口,通過觀察頸動脈的改變來判斷、預測內臟血管、冠狀動脈的病變。

人是一個整體,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是全身性的疾病,動脈血管的解剖結構基本一致,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生理機制也基本一致,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腦血管病有共同的危險因素、致病因素,所以,頸動脈、冠狀動脈雖然是不同部位的血管,但由於上面這些共性,病變也會出現相似的改變。心臟的冠狀動脈我們不容易看到,需要強化造影,而位於體表的頸動脈容易被超聲波探查到,因此,頸動脈也就成為觀察內臟動脈血管病變的窗口。

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關於頸動脈改變和冠心病的關係,國內外學者做了很多研究,發現頸動脈內中膜的增厚(超聲時會測量,報告裡都會報告的)和頸動脈的斑塊是和冠狀動脈的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的,而且和量有關。也就是頸動脈內中膜增厚明顯、斑塊多、斑塊大、斑塊不穩定,都提示得冠心病的風險大、可能性大。而有冠心病的人,頸動脈出現斑塊的情況也明顯多於沒有冠心病的人。這裡還要說一句,有些人頸動脈超聲雖然沒說看見有斑塊,但如果內中膜明顯增厚(一般認為≥1.4 mm,或者≥1.5 mm),即使沒看到斑塊,也視為有斑塊形成。再有就是有人研究發現,如果頸動脈內中膜增厚進展得快,對預測冠心病更有意義,但是這需要動態觀察。

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因此,當醫生考慮病人是否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時,往往會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來了解血管的病變情況。如果頸動脈超聲血管都很好,那就不太支持內臟血管有多麼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了。

就像看眼睛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看出、看準內心一樣,頸動脈的改變也並不能和冠狀動脈的病變完全一致。雖然頸動脈的改變和冠狀動脈血管病變有高度相關,但畢竟不是直接的檢查,而是間接的分析判斷。兩者相關只能說明是有比較一致的改變,但不是一樣的改變。

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所以,頸動脈出現粥樣硬化是一個提示,提示身體內部的動脈有可能也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如果病人還有高血脂、還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也是為醫生的診斷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但凡事總會有意外,總會有個體差異,所以這種改變不會是100%。再說,冠心病的改變不一定都是冠狀動脈的粥樣硬化狹窄,還有微血管病變、冠狀動脈痙攣,這些情況就不一定表現為動脈粥樣硬化改變,頸動脈檢查也就不一定會有問題。這些還需要根據其他臨床情況鑑別的。

胸痛來看“冠心病”,醫生為什麼要查“頸動脈”?

還要反過來再說一下,頸動脈有粥樣硬化改變,提示身體裡其他部位的血管可能也有動脈粥樣硬化改變,是給我們一個警示。但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會有輕重。而且即使動脈有了斑塊,血管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改變,也不是說血管就堵到什麼程度了(真是有血管堵塞,臨床會有其他的提示,也還需要其他的檢查)。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血管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動脈硬化改變。有動脈粥樣硬化,有高血脂,有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那降血脂、抗動脈硬化治療就是了,也沒有必要談斑塊色變。

概括一下,頸動脈斑塊和冠心病的關係是:有相關,不完全一致,供參考。

每人每天可以投10票(連續點擊投票10次,100生機值),還有最後3天,感謝支持!

#清風計劃# @頭條健康 @健康真相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