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朱元璋陵墓被挖開,皇帝陪葬女性與墓前石人數量為何選12對?


殉葬制度,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的糟粕,帝王利用權力,生前享受,死後也要繼續“享受”。

然而陵墓建的太好了,死後也往往不得安生——除了要防範歷朝歷代的盜墓賊,還有考古學家的探訪記錄。(圖:這是1907年拍攝的明孝陵碑,能看到上面的歐洲字母嗎?說明已經有海外探險家來過了,而且還“毀壞文物”級別的留下了編號。本社圖片版權所有

1907年,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就對朱元璋的墓葬很感興趣,特意去南京的孝陵探訪,並留下這樣一段考古記錄:“再往前有石柱,接著並排著文武官員……最深處是陵墓……內建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高三十二尺。由碑亭向西拐,有十二對石獸,相距各一百五十六尺。接著有一對華表,向北拐有四對石人,再經由長長的參道到達陵墓。陵墓為人造的巨大圓錐狀丘陵。”


那麼,為何帝王陵墓一定會有石像生呢?“石像生”是一個統稱,其實就是帝王陵的石人、石獸,是皇權儀衛的縮影。這種做法開始於秦漢時期,此後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量和取象不盡相同。朱元璋陵採取了十二對石獸與四對石人,是很高的規制了。

至於殉葬女性,也是朱元璋墓葬制度的殘忍之一。當時,“生殉”的制度由於太過殘忍,已經被前朝廢除,然而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留下四個字“責殉諸妃”,也就成了帝王陵中“生殉”女性人數最多的陵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