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司空見慣的由來。

唐代中期,有兩位著名的詩人,一位叫劉禹錫,另一位叫李紳。

後來,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又任連州、和州等州刺史,在外地待了二十多年。

成語司空見慣的由來。

終於,有一天朝廷召劉禹錫回到京城洛陽。洛陽表面上歌舞昇平,實際上暗流湧動,不可能有他發揮才能的機會。劉禹錫只好埋頭於集賢院的工作。除此之外,就同好友看花飲酒,寫詩練句,以此消遣度日。

當時,另一位著名的詩人李紳也在京城,因為他做過司空一職,被稱為李司空。他十分仰慕劉禹錫的文采,特地備下美酒佳餚,請劉禹錫到家裡做客。席間,李司空叫出妙齡歌妓出來陪酒,歌妓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婉轉地唱著《杜韋娘》,如此熱鬧的盛會,勾起了劉禹錫的思緒。他當即提起筆賦詩一首。詩中寫道:

高髻雲鬟宮樣妝,

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

斷盡江南刺史腸。

成語司空見慣的由來。

詩的意思是說:這樣美好的歌妓,還唱著優雅動聽的歌,司空大人見慣了、聽多了,自然全覺得很平常,而我這個謫居外地二十多年的小小刺史,早已為之肝腸寸斷了!

這就是成語司空見慣的出處。

成語司空見慣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