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同志都是退休后自学中医,却很少有听说退休后自学西医的?

2673737茶语


不说中医西医谁好谁差,这二者完全不是一个对等概念,单纯从着手学习难易程度,风险大小上来简单看看为啥很少老人自学西医吧。

中医是一套生活观念,是一种哲学,中医的养身保健功能可以边学边用,可以帮助老人修身养性,上医治未病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老人也好,年轻人也好,学中医一是容易上手,二是简单实用。中草药无论汤剂,丸剂,贴敷基本上都是危害不大的,特别汤药接近食疗,至于推拿按摩轻重缓急也没啥大问题,也就是针灸相对容易感染出血,风险大一点,其它基本上都是上手容易,相对安全的。

至于西医是现代医学,大到解破,小到服用药物都是需要一整套现代设备来操作的,投入成本大,风险大,家庭环境不但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精力,要搞得像那么回事类似临床医学,理论一堆,临床实习规培又一堆,绝对不是修身养性,而是可能会把人累死的,而操作不当,出的问题都是很大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投入成本大,风险大,老年人学这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

作为普通人,学点中医肯定是好事,特别是关于养身保健这套理论体系与现代预防医学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但是作为传统医学,其与现代医学的本质差距需要明了,至于西医,普通人要学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能去学一下健康管理还更简单也更实用。比如考个健康管理师,也算学会现代医学自我保健,特别是慢性病的管理,也算简单实用。


医学部李森


我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但我是病人,我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去年我得了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来了就不走了,不停的流,贫血,去看了西医,做了B超,让我做清宫诊刮,我怕痛,转身去看了中医,也做了B超,中医说长期生活习惯不好,爱吃凉食,把脾伤了,脾是统治人体血液的,给我开了2付中药,回家开始煎服,期间我把生活习惯改变了,不吃冷饮,凉水果。不到半个月,血停了,我心里充满了对中医的敬仰和感激,从那以后,我对中医充满了兴趣,从网上买了中里巴人老师写的,求医不如求已,我懂了好多中医知识,现在家里人有病,我凭着自己学的皮毛,自己也能治病了。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感觉到了,中西医治法的不同,西医的治法伤害身体,治标不治本。让我联想到许多癌症病人所承受的痛苦,但是,到了应急的情况,比如说车祸,或者人体受到突然的伤害,还有心脑血管的急症,应该首选西医。在慢性病的治疗上,还是选择中医,治标又治本。


用户480443159837


为什么很多老同志退休后中医而不学西医?我是这样认为的: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国,中国的古老文化,无论你怎样看待,都自觉不自觉的渗入你的血液中,深入你的骨髓里,你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打上了黄皮肤黑头发的烙印。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人心里还是根深蒂故的。老同志退休后,几十年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对待事物认知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医文化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阴阳之道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深远,从《易经》到《黄帝内经》这些古人智慧的深刻哲理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在人生进入老年阶段,人们会越来越珍惜古人的智慧财富。

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之道是人生之道,其思想是让人去怎么生活,怎么与天地和谐相处,让人在学习中医文化的同时,感悟人生的哲理,给人探索人和世界的兴致与快感。而西医只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离开仪器就无所适从,西医和自己几十年的丰富的生活阅历不能相结合,风马牛不相及,自然对西医提不起兴致。

古人智慧很早就告诉了人们怎样去生活,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养胜于治。

研究中医文化,在体悟人生之道的同时,还能养生,让自己长命百岁,何乐而不为。


石对窝子老槐树


因为我是做医药研发的,一直对中药比较留意。我身边就有不下5个老年朋友在自学中医,之前有过交流,总结一下,大概应该有如下原因:

1、退休老同志大部分都是50后以及更早出生的,社会阅历都比较丰富了,这类人群都接触过中医、中药,对此比较信任,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年龄也到了该保养、注重的时候了,学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百利而无一害,值得提倡!

2、中医是经验学科,学习门槛不高,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化,你只要认真学,都能有些感触。老年人退休下来,没有更多的休闲方式,学点养生保健知识,既打发时间,又能丰富阅历,增加谈资。反观西医,分科细,专业性很强,内容比较杂,门槛很高,更新也很快,俗话说“隔门如隔山”,要想系统的学,难度太大。即使想了解东西,都会非常局限在很小的领域。

3、中医内容跟自己更戚戚相关。比如:养生、保健类知识,经过简单的学习了解,就可以应用在生活中。而且,望闻问切、按摩等诊断、治疗手段,也不像西医那样太过依赖仪器设备。通过一定的学习,都可以基本掌握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态。

综上,老年人退休后学中医会更多!


久坐定制


这个不好多说,因为我自己是学西医的,只能从西医角度来说,自学西医的难度。

第一:基础很重要,医学生都知道,本科五年学习,前三年都在学什么?不是内外妇儿,而是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病理生理学、统计、微生物~~

(这些基础不先打好,内外妇儿是学不好的)

第二:细致的分科,内容庞杂。去医院我们发现,科室分的越来越细,内科来讲,消化、呼吸、心内、内分泌、泌尿、肾内等等,而每一个科室去了解一下,每个科室的教科书都堪比辞海。

(就拿我们皮肤科为例,我们的工具书,上下两册,几千页呢)

第三:西医诊疗思路很重要。

书本上知识学好了还不能成为医生,清晰诊疗思路很重要,如何快速寻找重要病史,可能诊断、鉴别诊断,最后才会得到正确诊断,而治疗更是因人而异。

第四:知识更新很快,不会搜索文献,不会看文献,是不可能成为合格医生的。

综上所述,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不能自学成医的原因了。不仅是退休老人,就是年轻人也不太可能。


皮肤科医生孔玉龙


台湾教授讲易经说,易经,你学多少,它就给你多少。中医也一样。完全与易经一脉相承。老少皆宜。凡是说中医不科学的,实际上是对科学缺乏科学的认识性,是对科学定义的本身缺乏认识。说简单一点,就是不懂科学。现代人所说的科学,实际上是技术,即科技。中医技术体现的处方与治疗恰好现代科技玩不转,玩不转的根本原因也很简单,即认识不够。你不要看到处方就认为那是中医,甚至代表中医。可以很肯切的说,那叫中药处方,不叫中医处方,中药处方上面虽然写的也是中药,但其理法未必合符病情,更不符合人体,至于天人一体论,绝对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中医处方就不一样,生命周期,生理阶段,体质状况,病情变化,轻重主次,疾病转归,处方上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能治病,能养身,能调理,可祛邪。真正的中医,伤寒未堪完备,内经缺少方药,历来少圣手,百世缺贤士,黄元御就曾感叹过。吾以浅薄陋技游历十数年。医九层,仅见一人在八层上下,余下所见,不入六层。仅二三层者,即多为名医。


怪医


中医比西医相对自学起来难点,西医不读书,不经师傅,哪里能靠自学就能学会的?

而中医就不同,中医可以先从最基本的阴阳五行学起,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阴阳五行略有了解,虽然搞懂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不易,但假以时日,也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出来。

中医有很多书要背,《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脉诀》,《伤寒》,《金匮》等,先要背熟,再要搞懂。

近代还有一本《中医基础知识》,从阴阳五行结合人体五脏六腑,阴虚阳盛,阳盛阴虚,疾病的产生和走向,各种疾病的诊断,药物的十八反,十九畏,手足三阴三阳等等都有详细的解释。

西医涉及到解剖等等,如果靠自学几乎不可能。中医虽然学起来很难,但只要靠自学,几年下来也会略有小成。


乡里爷爷


为什么学中医而不学西医?这还要说中医文化在国人心里还是根深蒂故的,几十年的生活阅历,让人生更加丰富,中国文化讲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对待事物认知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

阴阳之道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深远,从《易经》到《黄帝内经》这些古人智慧的深刻哲理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在人生进入老年阶段,人们会越来越珍惜古人的智慧财富。

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之道也是人生之道,《黄帝内经》堪称一部中医经典,其思想是让人去怎么生活,怎么与天地和谐相处,现在看来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其中有这么一段,也许看了以后会让人茅塞顿开,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也,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问,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行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别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古人智慧很早就告诉了人们怎样去生活,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养胜于治。


开门功夫八极


老同志有文化。对中医书籍看的懂。就是不懂也可咨询专业中医。

老同志有时间。中医博大精深,系统学习费时费力(中医学院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共十一年,还要临床十年以上,才能小有成就)。中医学医是学治百病。应对异常复杂的各种病人和病症。

老同志学中医只学一个病一一自己的病。

不学望,不学问(是请教,不是问病人感觉,自己感觉自己知道),不学闻(不听病人叙述。自己的病自己知道),不学切。不为他人诊断。

药物不学太多。不背汤歌。…只是在中西医已开处方基础上的,方剂对比,感受试验。相当于当代的"神农尝几十草"。

他们不考学位,不考职业资格。

老同志有的是时间和自己病魔做斗争。

老同志以此陶冶了情操,打发了时间。何乐不为?

老同志有现实需求。他们或者是惠有慢性病倒如高血压,糖尿病,顽固性皮肤病等灬。已询医问药无数。中医西医治遍。"久病成良医"。在正规医院治不好,也治不死。每天吃大量药维持。

在此基础上,购买一些中医书,从理论上,深度上弄清原因,原理,不失为一种途径。

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面对汹涌病人,交流时间很短。门珍几十秒,住院每天也只是几分钟。没有时间,精力,耐心解答这些老同志心中疑问,疑惑。

而中医书是个高级的中医专家。它不厌烦。读中医书相当于与古人对话,与高人对话。

中医书不贵,经济可承受。购买途径不难。

中医既是术,也是道。

中医既是医疗技术总结,更是传统文化。

学习中医过程,既是学习过程,也是修练,修养,养生,养心过程。

老同志在学习中形成了病友圈,学习圈,兴趣圈,巩固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相互探讨,相互介绍土方单方验方。共享了资源。排除了寂寞。本身就是养身养心之道。心情愉快,病情都可以减轻三分。

当然,"医不自治“,“是药三分毒“。自己用药特别慎重。不要过分自信,把自己医死。

更严禁向其它患者开处方,这是非法行医,是违法犯罪行为。

老同志学中医是有用的,有益的。(当然,也是有限的。)何乐不为呢?


二亿六老人


1、关键是自学西医基本没戏,得懂药理,得会化学,必须有生物学基础,得懂人体解剖,熟知人体构造,得清楚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且必须懂英文,否则药名都搞不懂,如果这些都精通那绝对不是老干部。

2、而且西医分科太细,骨科大夫大多都治不了气管炎,肿瘤科大夫基本搞不定剖腹产。一个脑外大夫让他去做医学整容也是做梦,别看都是头上动刀。自学西医搞哪一科是个大问题。

3、自学西医很难拿到从医资质,如今护理考研都绕不开西医综合,那玩意难到没朋友,从零开始起码十年,我不信老干部会有这种学习能力和精力。

4、学中医就没有上述问题,认识字就行了,会拽几句古文更好,会忽悠会洗脑,天啊!大师!所以老干部最适合了,样样擅长!再说中医越老越像大师,西医占不了这便宜。

5、西医难做,学习复杂医疗器械的操作都够人喝上一壶,是个接诊大夫门口就得排长队,再加上医患纠纷,再摊个医疗事故…老干部干不了这个。干中医就轻松多了,重症不找你,急诊不找你,找你的大多是想调理调理,基本死不了人,治不好也没人根你较真,即便有较真的也好很好糊弄,阴阳五行嘛,哪说哪有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