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情與歷史的實際;學習德國、日本的中華民國…

蔣介石的一生465、中國的國情與歷史的實際;學習德國、日本的中華民國…

中國的國情與歷史的實際;學習德國、日本的中華民國…

“立法權歸新成立的立法院,行政權歸總統…但是設參政院作為總統的諮詢機關…怎麼組織參政院及立法院,由約法會議議決…”現代百姓接著說,“後來,約法會議通過參政院和立法院組織法,規定參政院參政由總統任命。而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權資格同樣嚴酷…”

…約法會議:見《蔣介石的一生464》…

“數日後,袁世凱公佈總統令,以參政院取代立法院…所以立法院始終未能成立…”現代百姓最後說,“參政院隨後公佈《大總統選舉法》,將總統選舉變成了變相世襲:總統任期十年,連任無限;大總統選舉前,參政院參政(總統任命)如果認為政治上有必要,則決議大總統連任;總統繼任人由前總統推薦於總統選舉會…”

…決議:經會議討論,表決通過的議案…

“新約法是按照袁世凱的意志對《臨時約法》的一次徹底改造,除了將內閣制改為總統制外,還將立法完全降為行政的附庸…”現代學者說,“《臨時約法》存在著立法干涉行政的弊端,對政府行使職權有過多的制約,不利於對國家的治理…《新約法》對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糾正,是符合當時的實際的。但如同《臨時約法》限制行政權力時一樣,矯枉過正,將立法機關降為行政機關的附庸…從中國民主進程來說,這是一次大的倒退…”

“但是我們也看到,袁世凱在擴大行政權力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就是說,北京政府的這一行為,得到社會各界、各種政治勢力(國民黨除外)的支持和擁護…從當時中國的社會實際來說,符合中國的國情: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專制傳統的國家,不可能一下子將西方運行多年的比較完整的民主政治體制,拿到中國實行…中國接受西方的民主,只能是逐步的,而且必須與傳統有機的結合起來…”現代學者接著說。

“長期以來,我們對袁世凱及袁世凱政府的評價…沒有考慮到歷史的實際,而是一味地批評他破壞革命黨人搬來的美國、法國的民主模式…”現代學者繼續說,“我們沒有考慮到這種民主模式在中國實行的實際:在極度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度裡,行使西方最民主的民主模式…步履艱難或遭受破壞…應該是很正常的…”

“另外,從袁世凱政府按《新約法》的機制進行運行的實際效果來看,也比較明確地說明了這一問題:由於沒有立法機關的制約,行政支配一切,此一時期北京政府對各方面的治理應該說還是有一定實效的——‘自此制實現後,中央之威信日彰(zhāng),政治之進行較利,財政漸歸統一,各省皆極其服從,循而行之,苟無特別外患,中國猶可維持於不敝。’…我們下面所說的北京政府頒佈的經濟政策和法規,大部分也是在這一時期…”現代學者最後說。

…彰:明顯;顯著…

…苟:文言連詞。如果…

…敝:衰敗…

…不敝:不衰敗…

中國的國情與歷史的實際;學習德國、日本的中華民國…

“實際上,《新約法》規定的國政體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改內閣製為總統制…仍然符合民主原則,只不過更加保守而已…”現代學者說,“比較接近德國、日本的民主模式…”

“《新約法》借鑑了德國、日本憲法精神,予(yǔ)國家元首以極大的權力,而對議會權力減少到最低限度…”現代學者接著說,“擯(bìn)棄美國、法國模式,而採取德國、日本模式,應該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次有益嘗試…”

…予:給…

…擯:拋棄;排除…

…擯棄:拋棄——~舊觀念…

“袁世凱及其袁世凱政府之所以得到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支持,其原因也在於此…”現代學者繼續說。

“袁世凱實施這一模式一年多後又拋棄了這一模式,改變國體,恢復帝制…遭到各種政治勢力的反對,袁世凱就此而亡…原因也在於此,”現代學者說,“所以,對《新約法》我們不應該輕易予以否定。”

“‘新約法’內容概括起來就是:我是皇帝,我說了算…”民國百姓繼續說,“‘新約法’下的國家,皇帝不叫皇帝…皇帝換了個名字,叫‘總統’…”

…民國百姓之前正在說話(見《蔣介石的一生462》),所以這裡用“繼續說”…

“袁世凱用憲法增加總統職權,為實行獨裁、復辟帝制披上了‘合法’外衣…”民國學者說。

1914年12月29日,袁世凱公佈《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十年,可以連選連任。

二次革命失利後,孫中山進行了反思:革命黨不能群龍無首,或互爭雄長…

孫中山據此組建中華革命黨…他親自制定了入黨誓約。

這一誓約中關於“附從孫先生再舉革命”一詞、入黨人須於署名下蓋指模,黃興認為不夠平等…孫中山不打算更改做法…黃興無奈,只好遠走美國。

…指模:手印…

“在這場爭論中,陳其美扮演的角色既重要又微妙…這種作用不僅在於陳其美以加入中華革命黨的實際行動支持了孫中山,更因為在黃興赴美國後,陳其美髮出了《致黃克強勸一致服從中山先生繼續革命書》…”現代學者說,“陳其美在致黃興書中提出了政黨政治的一種理論,而為孫中山所激賞…”

…激:(水)因受到阻礙或震盪而向上湧…

…激賞:非常讚賞…

“回顧中國同盟會成立以來的歷史,陳其美總結說:‘徵諸過去之事實,則吾黨重大之失敗,果由中山先生之理想誤之耶?抑認中山先生之理想為誤而反對之致於失敗耶?惟其前日認中山先生之理想為誤,皆致失敗;則於今日中山先生之所主張,不宜輕以為理想而不從,再貽(yí)他日之悔。此美所以追懷往事而欲痛滌吾非者也。’…孫中山特把此信作為附錄收入《建國方略》,可見陳其美主張和孫中山的思想十分契合…”現代學者接著說。

…徵:證明;證驗——文獻足~…

…耶:語氣助詞,如“是耶非耶”,現在也可以表示一個人非常激動的語氣…

…抑:表示選擇,相當於“或是”、“還是”…

…貽:1.贈送。2.遺留…

…滌:洗…

…痛滌前非:徹底滌除以前所犯的錯誤…

中國的國情與歷史的實際;學習德國、日本的中華民國…

““僅從內部組織上看,這個中華革命黨更像一個幫會式的組織,而不像是革命的政黨…難怪黃興這樣的革命元勳都拒絕參加…”網友說,“他們對陳其美以青幫頭領的身份與手段操縱黨務尤其不滿…”

請看下集《蔣介石的一生466、孫中山的建國構想:經歷一段專制訓政時期,才能過渡到憲政》”

中國的國情與歷史的實際;學習德國、日本的中華民國…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