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財閥政治,那為何日本沒有像韓國一樣被財閥控制?是這樣嗎?

羽菱君


日本跟韓國基本一樣。只不過日本的國情稍微特殊一點,日本財團給世人印象不像韓國財閥那麼暗黑罷了。



根據國際上對財閥的定義,通常來說,財閥具有以下五個特質:

①:家族企業,企業資源主要掌握在彼此有血緣關係的一批人手上。

②:經營範圍廣泛,基本涵蓋了其國民的生老病死,而且員工眾多。

③:集團旗下肯定會有自己的銀行,以方便企業調動資金。(這是阿里、騰訊與日韓大集團最根本的區別)

④:企業集團內的交叉持股非常普遍,各公司之間聯繫非常緊密。

⑤:財閥與政府關係一定非常好,經常會獲准經營政府特許的行業。而財閥也會通過政治獻金或助選、直接參選等方式,直接或者間接的介入政治。對本國的政治有很大的影響力。

以上列舉的五點,韓國財閥全具備。就拿三星來說,一年營收佔韓國GDP兩成左右,旗下八十多家子公司,打個噴嚏,韓國都要震動,這不是玩笑話。其對政治的控制,從前些年李明博當總統時,他一個堂堂總統居然主動給李健熙鞠躬就可以看出,某幾位總統真的就只是財閥看門人而已。



至於家族企業這一點,也符合。三星最早的掌門人是李秉喆,前些年是李健熙,現在是李在鎔,永遠是李家人來幹,外人無法涉足掌門人位置,就連核心董事位置也混不到。

相比於韓國,日本的情況略有不同。

二戰後,由於美國清算戰爭責任的關係,日本財閥被美國大洗牌。原有的四大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被解體。

取而代之的是現在的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勸銀,這六大財團。

由於這些改組後的財團已經被洗牌了,所以現如今日本的財閥,已經完全脫離了家族式的控制,集團內部不存在上下級支配關係。

簡而言之就是:韓國財閥像洗牌之前的日本財閥,保守封閉、集中化。而日本財團洗牌後,變得開放扁平、去中心化。

由於韓國財閥保守且集中的特點,所以很容易滋生腐敗,遭受世人非議。最後這些負面影響又會牽連到財閥頭上,尤其是財閥的掌門人頭上。而日本由於去中心化,旗下企業大多是公眾公司,信息比較透明,減少了暗箱操作的空間。現在的日本財團更像是一個合作平臺,起的是一個協調的作用,很多時候會讓人忽視財團的存在。

比如豐田,東芝,三井物產,東麗等大型企業都隸屬於三井財團,但往往大家會忽視三井財團的存在。


另外還有一點。日本因為是戰敗國,它的政治和經濟受美國的全盤操控。無論是自民黨這個萬年執政黨,還是六大財團,其實他們的頂頭上司都是美國人。二僕侍一主,都看主人臉色行事,政府和財團這兩個僕從往往鬥爭並沒有那麼激烈。

但韓國就不一樣了。韓國不是戰敗國,美國的對韓國的控制,不如日本那麼露骨。韓國的財閥是美國的傀儡,但韓國政府不是,至少名義上不是。

所以我們經常就能看到,韓國政府有時候和財閥穿一條褲子,有時候又互掐。

比如盧武炫在位的時候,政府和財閥之間就掐的很厲害,結果李明博一上臺,立馬就變成了財閥看門人。現在文在寅在位,繼續跟幾大財閥掐。

可財閥背後有美國人撐腰,代表美國在韓國的利益,所以無論是盧武炫還是文在寅,實際上都是在以卵擊石。

不過,雖說日本財團與韓國財閥有區別,但論對政治的控制,日本財團也是不遑多讓。

日本政壇雖不像韓國那麼詭異(總統全部沒好下場),但首相走馬燈似地換人,也是日本的特色。而首相之所以會頻繁換人,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為有財團在幕後操控。

比如1955年,鳩山內閣的倒臺,就是因為三井財團旗下的東芝公司搞得鬼。

所以,實際上日本也是無論誰當首相,在政策制定的時候,也一定都要先詢問六大財團掌舵人的意見,不可能繞過財團。財團也不可能完全不干涉政治。


總的來說。財團操控政治,這是必然的。日本財團和韓國財閥本質上是一丘之貉。如果一定要說日本人的“吃相”比韓國人好,也只能說,這是因為日韓現實情況不同導致的。

在日本,政客和財團都是美國的傀儡,財團和政府利益衝突往往並不大。即便有什麼不可調和的事,美國也會出現協調解決。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美國不會讓日本逃出自己手掌心。

在韓國,財閥是美國傀儡,政府不是。當政府和財閥鬥爭時,往往並不是政閥之爭,而是韓美暗中角力。可美國這條大腿,韓國哪裡擰得動?所以韓國政府與財閥的鬥爭,往往都是以政府戰敗收場。而當政府與財閥合作時,財閥就更長臉了。政府需要通過財閥討好美國,並且政府也需要財閥資源。這就導致政府要討好財閥,被財閥操控。


Mer86


日韓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免不了被財閥所影響,不過韓國的財閥和政府之間斗的很激烈,可日本的財閥和日本政府卻沒有那麼激烈,感覺很平靜,這和它們兩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有關。



韓國的財閥是韓國政府一手扶持起來的,韓國國力小,要競爭就必須集中力量搞好幾個企業,結果就是企業做大做強了,就變成了財閥,這些財閥反過來想控制政府,而政府有時候就得給財閥面子,韓國總統一直沒有好下場就是財閥搞的鬼,很多總統想清算財閥,可是難度大啊,要知道這些財閥壟斷了整個韓國經濟,手下的公司和企業掌握著幾乎整個韓國的就業崗位,他們動一動國家就震動,總統都不給面子,所以韓國政府不得不依賴這些財閥,否則總統哪有政績啊,再說韓國政府裡面的官員都收財閥的好處,官官相護,根深蒂固,清除不了啦!



日本是有財閥的,在明治維新時候,就形成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財閥,他們支持明治維新成了政商,對政府有挺大的影響力。結果二戰日本戰敗後,美國控制了日本,因為這些財閥支持了戰爭,所以美國對這些財閥進行清算和大洗牌,解體了這個財閥,讓這些財閥變成了股東制,不像韓國財閥那樣的家族式管理,當然解體後的日本財閥只不過是換了一個主子罷了,很多日本大企業都有美國的股東,美國也是通過這樣來控制日本的經濟。當然現在的日本還是有財閥的,畢竟美國對日本有所鬆綁,曾經的財閥變成了新的財閥。現在的日本有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勸銀六大財閥,這些財閥之所以控制不了政府,不是說他們沒有實力,而是財閥和政府之間幾乎融合起來了,政界和商界幾乎都是一家人,就沒有誰控制誰啦,再說還有美國這個老大在盯著呢,搞不出什麼動作。日本的政治就是傳統政治家族統治,安倍不就是政治世家嘛,家族很多人都是當官的,反正日本政府很多官員都是有世家背景的,而那些財閥又喜歡和政治世家聯姻,安倍的老婆不就是財團出身嘛,大家聯姻多了,也就成了利益共同體,都是一家人,就沒有誰控制誰的問題啦,都是大家操控就是啦,也就沒有像韓國政府和財閥那樣斗的激烈。再說了美國是日本的主子,你財閥和政府有什麼動作,必須要美國同意才行,美國也不希望日本內鬥,內鬥對美國沒有好處,老老實實做人,乖乖聽話就是啦,說白了,是美國控制了日本,不是日本財閥控制了日本,美國就是主子,日本就是奴僕,沒有主權,財閥控制了日本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給人當奴僕,所以日本人財閥不如好好當美國的奴僕幫美國賺錢,也許還有好處呢,反正日本政府都聽美國的,控制日本政府沒有意義和好處,那是本末倒置嘛,因此財閥沒有那個必要!



雖說美國都是日韓的老大,影響著它們,不過日本是戰敗國,韓國不是戰敗國。韓國政府代表的是韓國民眾,民眾希望清除財閥,財閥能量大,反過來對抗韓國總統,這場鬥爭會持續下去,不過就算清除了財閥又怎樣呢,還不是有新的財閥出現,資本主義制度不該變,美國不退出韓國,一切都沒有意義,說什麼都沒有用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韓國被三星、現代、LG、Sk四大財閥所掌控。

在韓國GDP中,四大財閥佔據了百分之八十。

國計民生都被他們掌控。

沒有財閥們的首肯,總統難以施政。

盧泰愚上任後,深感財閥牽制太盛。

於是出手治理。

將一財閥送入獄中。

盧泰愚下臺後。

李明博接任,立刻釋放了該財閥。

隨後財閥們聯手反擊。

以貪汙之名加罪於盧泰愚。

盧泰愚被逼無奈,跳崖自殺。

足見財閥的霸道與兇悍。

日本分工明確。

首相基本上由政壇豪門包辦。

很少有平民任首相。

政壇與財閥有著微妙的平衡。

政治家忙於政事。

財閥們忙於經商。

各司其職,各守一灘,默認門道,相向而行,極少衝撞。

故,韓日各行其道。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日本“明治維新”,說穿了就是資產階級革命,權貴們擺身一變成為財閥。一部分權貴隱於幕後,一部分權貴操持政治。如此一來,日本的政治世家與財閥,實際上是同一圈子,有些甚至是同一祖源的不同分支,再加上不斷的相互聯姻,建立了姻親關係,實際上日本政界、商界就是一家子。例如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就是個典型案例。

日本的政經圈子十分牢固。各家利益分配十分明瞭清晰,財閥與政府之間的關係、財閥與日本國之間的關係,都十分清楚。日本財閥與日本政府,乃至日本國的利益十分緊密。為了保障長遠利益,所以日本精英階層都會嚴守規矩。日本財閥不會去控制政府,一是沒必要,二是兩者的追求目標是一致的。

韓國政府是由美國組建,當年的韓國政客,主要是由流亡在世界各地的韓國學者、愛國人士,共同構成的。而現在的韓國政客,主要是當年韓國政客的嫡傳弟子、徒子徒孫,或者就是他們的後人。

韓國財閥,一部分是日本統治半島時期的老財主的子孫,一部分是白手起家的能幹人及其子孫。由此看出日本是政經一體的政治結構,而韓國是政經分離的政治結構。

韓國財閥們視韓國政府為有價值的工具,他們千方百計的要去掌控政府這個大工具。而韓國政客與韓國財閥不是一路人,兩者沒有共同的追求目標。因此韓國政客與韓國財閥既合作,又爭鬥,有時還鬥得很厲害。而日本財閥與政客,是一路人,所以不需要爭鬥。

從表面上看,韓國政商關係惡劣,但是實際上,韓國近年來的發展效果很不錯,而日本有點暮氣沉沉。由此可見,政商勾結,對社會發展的負面作用,的確比較大。


鬼影147951010


最近韓國很鬧心,娛樂圈明星雪梨自殺,總統文在寅的法務改革大將曹國主動辭職包括之前的勝利事件,總之鬧得沸沸揚揚,也把韓國國家背後的財閥勢力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因為這幾件事與財閥勢力有著割不斷屢不清的厲害關係,細事咱們不表,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看。

咱們就針對問題談一下韓國的財閥政治,韓國的政治體系很特殊,特殊體現在總統的權利還沒有財閥的權利大,韓國有五大財閥集團,三星集團、SK集團,現代汽車、樂天集團和LG集團,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品牌,我們都或多或少的消費過這些集團旗下的產品,這些財閥集團在世界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更別說在韓國國內了,可以說只要你是韓國人,你就避不開這四大財閥集團的勢力控制範圍,韓國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都把握在這四大財閥手中,韓國的好幾任總統都是財閥們推到前臺的派系代表。

那麼為何韓國的這些財閥集團如此猖狂呢?這就要從韓國的歷史上說起了。朝鮮戰爭後,在美國的扶持下,朴正熙奪取了政權,也就是之前韓國女總統朴槿惠的父親,也正是在他的思想主導下,為了振興韓國經濟,推出政策大力扶持民間企業,用官商結合形容我覺得很貼切,三星集團正是在這個時候發家的,計劃從當時來看,很成功,韓國在幾大企業的發展下,經濟得以迅猛突進,創造了稱為“漢江奇蹟”的經濟發展案例,韓國也因此一舉躍身為發達國家,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所謂成也財閥,敗也財閥,這些財閥集團確實對韓國的經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後果就是財閥勢力過於龐大,到現在,甚至控制了韓國的司法體系,財閥集團還都是繼承製,跑不出家族那個圈,出現了很多富二代、富三代,幾大財閥勢力相互還都挺團結,動其一就是撼動所有財閥的勢力,所以在韓國,財閥集團真的可以橫著走,權利堪比古代的皇帝。所謂娛樂圈,那就是人家後院的戲臺子,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韓國娛樂圈總是出現在我們看來不可理解的事件,總統也無可奈何,牽一髮而動全身,造成如此局面,當年那位朴正熙總統估計看了也只能苦笑。

從日本近代的發展歷史來看,財閥集團就沒那麼好運了,雖然日本也有幾大壟斷財閥,它們同樣在日本經濟中佔著重要的位置,但是他們很多是戰前就存在的,而且也不是家族繼承製,軍方對於財閥的發展也在控制壓制,新舊財閥組織交替合併,財閥集團對於日本政權來說,只是工具而已,真正的權利還牢牢握在政黨手中,所以日本是不會被財閥集團控制的。


新話社


從網上看的,盧武鉉看到了財閥對韓國經濟的危害,就眼嚴厲打擊了sk集團,然後其他財團害怕了,扶持了李明博上臺,李在三星幹過三十年!李在財閥的支持下向盧武鉉復仇,清查了很久發現盧武鉉真兩袖清風,就查他的親人,果然發現他的至親有受賄,於是媒體(也被財閥控制)大肆宣揚,盧武鉉被逼自殺!而今天的文在寅是盧武鉉的小弟,現在在查李明博復仇,起訴書有兩百多頁(朴槿惠才102頁)。

韓國總統下場慘喲!對財閥動手,被財閥弄死;跟財閥同流合汙,在民眾憤怒時拿出來做替罪羔羊!結論就是跟著美國混有湯喝,完全無視日韓本身的努力,美國扶持過的阿斗還少麼?近百年來,所崛起的經濟工業發達的國家,除了韓國新家坡,還有誰?法德英意美日本來就是老牌工業經濟強國……至於那些賣資源的“發達國家”,發財和制度根本無關……照抄美國製度的國家多了去了,有幾個發達了?

個人覺得, 韓國總統可以跟別的國家合作發展 ,引進別的國家知名企業進入韓國投資 ,然後韓國政府部門可以大力度的幫忙 ,然後前提簽訂協議 協議可以這樣子寫 。這產業在韓國發展起來以後, 10年後或者二十年後 ,政府有資格入股百分之50的控股權利 ,慢慢排擠國內財閥對全國經濟的控制 ,但前提得引進實力強的企業。韓國的財閥是家族式大集團,而日本的財閥是同學會或同業會。還有就是:日本家族式大公司的大股東們,他們擁有大量股份,法律規定他們不能大量為自個撈錢,只能拿法制限定的年薪、津貼、用成績得獎金、榮譽和職位。還是為日本國打工的、處於高級階層人群的高級職員而已。

主要是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在美國手裡,韓國的財閥背後是美國人控制,麼得辦法,韓國的總統要麼直接就是財閥的代言人,例如李明博,朴槿惠,要麼就是像盧武鉉和文在寅這種想改變現狀的人,動了財閥的利益,就是要和美國抗衡了,可惜終不會成功,最終被財閥給滅了。或許以後會有改變的一天,這個以後不知道要多以後了。

韓國資本主義起步比較晚,現在大部分才傳到二代三代手裡。日本的大企業基本上明治維新就成立了,股權早就稀釋了,有的創始人後代早就失去對公司的控制了,就掛的名而已。日韓財閥裡都有美國等西方大國資本,並由美國控制,就是經濟殖民,想什麼時候剪羊毛了,毫不留情剪個溜光,長好再剪,很難擺脫美國控制。三星就是個榜樣,這就是美國打壓華為不打壓三星的原因。中國如果開放一些核心產業,利馬被外資佔領。別以為只限中國人投資就沒有外資!還有開放了不代表民眾得利,看看中國現在的差不多壟斷的私企吧!他們的臉比國企還黑!


歷史深度揭秘


因為日本的財閥昭和跟米軍洗過一波後,吃相比較隱蔽。你看不出來。

韓國只是些偽軍皇協軍的後代。

財閥對於日本的控制,你看聰明的一休都知道了。桔梗店老闆是可以跟將軍叫板的人。

到了江戶時代,就有個說法:大阪豪商一怒,天下諸侯驚懼。

因為豪商有錢有渠道,壟斷了日本大部分的經濟。簡單的說,諸侯只產米糧。要換錢就只有豪商才能承擔起。

米糧又不耐保存。所以豪商生氣後果很嚴重。

再加上諸侯借債的天量債務。利息都得看豪商臉色。

傳說島津藩借錢500萬兩黃金,每年利息都是12萬兩。被豪商逼的沒有辦法。

等到倒幕,豪商左右下注,新政府本來就沒啥錢。只有找豪商借錢充當軍費。

怎麼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浪客劍心裡,打跑了舊武士,新政府卻更加腐敗貪婪盤剝是真實存在的。

對比吃相太難看的新政府,日本百姓更懷戀新選組這些浪漫而品德高尚,出身低微的舊武士。

給與他們巨大的同情。

新政府這邊,活著的功臣,都已經爛到渣了。

卻是因為叛國死去的西鄉在群眾心中成神,傳說他逃離日本,去外國組建軍隊,回來清君側。

所以日本新政府的功臣屢被刺殺。

國內矛盾實在無法解決。而且工業化近代化的成果被一元賣給財閥的也不少。

所以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左傾嚴重。就只好走向海外擴張的不歸路。

然後就被洗地教做人,重新土改,調整政治解構了。

夏四月,幕府罪加賀豪商錢屋五兵衛者,收其田八萬五千餘石,海船三十五艘,其他財物稱之。初五兵衛設肆於秋田、弘前,貿易外國,又涸官越沼闢田,沉毒沼中殺魚,使沼上漁人失業。事覺,並其三子磔之。【今日抄。】

豪商是動不動就拿來開刀的。

只是諸侯搶不了。諸侯產出米,沒有豪商,沒有大宗交易,那基本就要回到中古社會去。

商不出則三寶絕,~司馬遷(三寶就是說糧食,手工業製品跟財貨)

還動不動搞德政令,說白了就是借錢一筆勾銷。主要討好武士階層。

不過因此武士再也借不到錢了。

說了諸侯與商人的關係不是那麼簡單。

大名就是大的名田領主。每年就收米,豆等農產品。

或者一些經濟作物。像島津就在種糖。

這些東西一年產出幾十萬石,一石大約是120kg。就是幾萬噸糧食。

你要錢維持生活,要買武器盔甲,要僱人抬轎,支付屬下俸祿,要買副食……總之要錢。不然就等著農產品發黴。

有實力吃下幾千上萬石大宗糧食,都是什麼人。

自己想想能殺雞取卵不。

而且日本長期不能自己鑄造貨幣,都是用的中國銅錢。大名家徽還有永樂同寶。

能夠海外貿易搞來銅錢都是些什麼實力的豪商。

別說大名,就是中小武士也極度依賴商人的米交易。

太閣總是玩過的吧。你領地產出米,不能換成錢,換成步槍,馬匹,兵裝,你就等著亡國吧。

當然金本位,對應米本位,盤剝是狠了點。因為是商人定價。所以幕府規定保護價。

饒是如此,武士諸侯二百年下來基本破產。

島津藩負債五百萬兩,基本連利息也付不起。有人說利息便宜了。

這個時候你說利息有意義麼?

賈公躍亭負債700億,你討論他的利息是6%還是10%有意義?

就跟米國一樣。

不過誰敢叫米國政府還錢,倒是一個問題。

三體文明?

島津好歹還了本金。


南先生QAA


因為日本的財閥昭和跟米軍洗過一波後,吃相比較隱蔽。你看不出來。

韓國只是些偽軍皇協軍的後代。

財閥對於日本的控制,你看聰明的一休都知道了。桔梗店老闆是可以跟將軍叫板的人。

到了江戶時代,就有個說法:大阪豪商一怒,天下諸侯驚懼。

因為豪商有錢有渠道,壟斷了日本大部分的經濟。簡單的說,諸侯只產米糧。要換錢就只有豪商才能承擔起。

米糧又不耐保存。所以豪商生氣後果很嚴重。

再加上諸侯借債的天量債務。利息都得看豪商臉色。

傳說島津藩借錢500萬兩黃金,每年利息都是12萬兩。被豪商逼的沒有辦法。

等到倒幕,豪商左右下注,新政府本來就沒啥錢。只有找豪商借錢充當軍費。

怎麼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浪客劍心裡,打跑了舊武士,新政府卻更加腐敗貪婪盤剝是真實存在的。

對比吃相太難看的新政府,日本百姓更懷戀新選組這些浪漫而品德高尚,出身低微的舊武士。

給與他們巨大的同情。

新政府這邊,活著的功臣,都已經爛到渣了。

卻是因為叛國死去的西鄉在群眾心中成神,傳說他逃離日本,去外國組建軍隊,回來清君側。

所以日本新政府的功臣屢被刺殺。

國內矛盾實在無法解決。而且工業化近代化的成果被一元賣給財閥的也不少。

所以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左傾嚴重。就只好走向海外擴張的不歸路。

然後就被洗地教做人,重新土改,調整政治解構了。

夏四月,幕府罪加賀豪商錢屋五兵衛者,收其田八萬五千餘石,海船三十五艘,其他財物稱之。初五兵衛設肆於秋田、弘前,貿易外國,又涸官越沼闢田,沉毒沼中殺魚,使沼上漁人失業。事覺,並其三子磔之。【今日抄。】

豪商是動不動就拿來開刀的。

只是諸侯搶不了。諸侯產出米,沒有豪商,沒有大宗交易,那基本就要回到中古社會去。

商不出則三寶絕,~司馬遷(三寶就是說糧食,手工業製品跟財貨)

還動不動搞德政令,說白了就是借錢一筆勾銷。主要討好武士階層。

不過因此武士再也借不到錢了。


小飛日本生活


韓國的政治生態到如今有很多錯綜複雜的原因,絕不僅僅只是財閥而已,財閥控制只是一種表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歷史原因

韓國建國之前長期被日本殖民,在日本離開建國之後,仍然殘存著大量的日本財團的力量。這就造成了對於日本經濟上的依賴,因此如今很多韓國財閥其實和日本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這些財閥是韓國右派保守黨的支持力量。

二.外交困境

在外交上,韓國同樣困難重重,由於軍事力量受到美國製約,經濟上又受到日本製約,北邊還有朝鮮威脅,這就造成了韓國總統不得不依賴財閥的力量來形成制約與平衡。

三.扭曲的檢察體系

直接對於總統權利形成制約的是韓國扭曲的檢察體系,韓國學習美國三權分立,但是韓國由於在70年代軍政時期錯誤的判斷與決定,將檢察機關的權利無限放大,可以在不經過任何程序和批准的情況下獨立行使調查與逮捕權,使得韓國總統毫無權威,形同虛設,而財閥經過長期的腐蝕與滲透已經掌握了整個韓國的檢察體系,成為了懸在韓國總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總而言之,原因是複雜的,想要改變如今韓國的政治生態也絕非朝夕


春晚導演吃俺老孫棒


就日本財閥在日本社會的作用,談一些看法。所謂財閥,是指經濟實力非常強大,在某一領域起到決定性影響力的團體。在日本,很少有家族企業能夠做大,做強,這是因為日本的企業對於家族經營有相應的法律限制,所以,無論一個企業如何發展,最後都是變成株式會社而不是有限會社。所謂株式會社,就是股份制企業,有許多股東持股決定重大決策。而企業創始人的後代只能持有股份而沒有決策權,決策權在役員會,就是我們說的董事會和社長手裡。最後,幾乎所有的上場企業就是我們的在股市掛牌的企業都變成社會性企業,採用的管理人員也是社會招聘的。比如像松下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其後人並未在企業中擔當職務,其他著名企業也都一樣。記得在東京開飯店那幾年,經常有一個衣著打扮很講究的中年男子來吃飯喝酒,總是約上幾個同伴,出手大方。據他同伴介紹,他竟然是一家上市企業創始人的孫子,可是由於他不在企業擔當職務,只是持有股份,活的非常瀟灑。也許這也是日本企業做大以後不會像韓國的財團影響力那麼大的原因吧。據說,韓國的企業一般都是家族代代相傳,也就是我們說的家族企業形式來做大,其影響力也就比日本的社會化企業大得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