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潮汕話是古漢語,那麼潮汕人有沒有改變過中國?

潮汕話保留了古代漢語的一些特色,但“潮汕話是古漢語”其實並不能算一個正確的命題

潮汕話和潮汕的古代歷史(明以前),實際上就是原住民不斷被北方難民同化的歷史。

古代潮州話源自古閩南語。潮州先人本來居住在中原一帶。9至15世紀期間,為了逃避戰亂,一些閩人往海邊遷徙,到達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時間之後,又集體向南遷徙到廣東東部,即今潮汕地區。移民原因很可能是福建人口過剩。

由於地理隔絕,潮州話便逐漸發展為獨立的方言。

我們得出兩個結論:

1.古閩南語是一種古代方言

2.潮汕話是古閩南語的一種子方言

但是古閩南語是否和古代漢語類似呢?這是一個問題。潮汕話作為兩次被改變的方言,又保留了多少古代漢語呢?這是第二個問題。

都說潮汕話是古漢語,那麼潮汕人有沒有改變過中國?

漢朝時閩南和潮汕地區是不住人的。潮汕的第一次移民是在西晉南遷,與當地原住民結合,帶來了北方官話。在唐代已經有小規模居住了。韓愈就曾被貶到潮州。此時潮汕話和中原官話其實差距不大,當時也並未見聞有語言不通的情況發生。

但是潮汕話的形成並不是在唐代之前,而是在宋代。

南宋末期,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的戰亂,十幾萬莆田人移民到現在的潮汕[1]。在唐朝中後期,北宋期間、南宋末期,元朝後期的亦思法杭兵亂,明朝時、清朝的嚴酷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移民現在的潮汕,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戰亂,南宋末期,因逃避外軍入侵導致的戰亂,南宋末年那一次規模最大。十幾萬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汕。

南宋移民潮之後,潮汕地區因明清兩代少動盪,地理封閉,長期與外隔絕,逐漸形成了潮汕方言。

可見當時的潮汕方言,已經和唐代的潮汕方言有所不同了,十幾萬人的湧入使得莆田強勢介入潮汕,從而改變了方言。閩南話這個東西,在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國的語言學者多認為閩南語是一種漢語方言,西方學者則多認為是一種語言,臺灣學者則兩種說法皆有認同者。因而潮汕話自莆田人南遷後實際上和所謂的“古中國話”已經關係不大了。

那麼為什麼潮汕話有“至今仍保留不少古漢語”的說法呢?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文字本來就是在變化的,但是變化的同時肯定會有所保留。事實上,每一種方言都對古中國話有同程度、不同方面的保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又經常聽到“粵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閩南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吳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的說法了。如果大家都是古漢語的話,那麼為什麼古漢語差別如此之大呢?所以其實只是因為大家保留的方面不同罷了。其實相比之下,客家話在廣東三語中更加類似於古漢語(他的名字已經告訴了我們這貨就是北方來的)。

如果說對古漢語保留程度最大的語言,其實還是現在的北方官話。請看圖上綠色部分。

都說潮汕話是古漢語,那麼潮汕人有沒有改變過中國?

都說潮汕話是古漢語,那麼潮汕人有沒有改變過中國?

對比一下漢代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南方八大方言區正好是在漢代人煙較為稀少的地方(確切來講是吳國統治區域),而北方(尤其是黃河流域)則是官話的覆蓋面。最北方那塊橙色的區域又正好是羌胡的地盤(幷州方向)

當然,這裡的北方官話是泛指,並不等同於現行的普通話。現行的普通話是北京地區的方融合了東北特色,實際上和黃河流域的北方官話有一點出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