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萧晓四姑娘


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作答!


要说刘备临终之际白帝城托孤,那得要说说刘备在此之前做了什么事。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同年,刘备因关羽被东吴谋害,决定发兵讨伐东吴。是故刘备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决然地率领4万蜀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吴边境挺进。

期间,蜀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攻克了许多东吴地盘。当然,这其中不乏有东吴将领心虚放水。所以刘备意气风发,决定一鼓作气将东吴拿下。然而,第2年7月,时值气候炎热,酷暑难耐。所以刘备命军队在深山老林里安营扎寨,坐等时机收拾东吴。

谁知蜀军此举,让酝酿已久的东吴书生陆逊抓住了机会。一把火把蜀军烧得惨不忍睹,刘备也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夺路而逃。最后逃进了白底城,在城中休养。此战史称“夷陵之战”。不久,刘备因为夷陵之战惨败,愧恨难当,罄竹难书,不久便生了大病。

而他也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就喊来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位朝中大臣托孤。而刘备的托孤重心是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而孔明被任命为丞相,而李严则被任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也就是说刘备把兵权交给了李严,把虚名交给了诸葛亮。那么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疑问。

刘备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难道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吗?其实,我们的认识是片面的。刘备此举并非不信任诸葛亮,而且诸葛亮也并非没有掌握兵权。只是刘备考虑到托孤非同小可,对诸葛亮、李严二人进行了工作细分而已。而至于刘备的考量,分析如下:

1、避免托孤的单一性,以防不测

其实,除了刘备之外,历史上有许多的君主都会在临终之时托孤。比如西汉的汉武帝在自己临终之时便托孤于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等4位大臣;曹魏皇帝曹丕在自己临死之前选择了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等4个人作为托孤的对象。东吴的孙权在自己71岁病重视,也喊来了大将军诸葛恪、宗亲侍中孙峻等多位大臣托孤。

显然,刘备也是知道这些的。毕竟托孤是件大事,不能将重担只押在一个能臣身上,要往多位能臣身上押才安全有保障。毕竟只有一位托孤大臣,倘若他遭遇不测,那国家的朝政岂不要乱了?而多位的话,一位遭遇不测,另一位就可以站出来接着主持大局。

亦或者说,要是只有一位托孤重臣,要是他成了权臣。那么朝中就没有人与之抗衡,皇帝岂不是危险了。所以多位托孤重臣,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显然,刘备喊来诸葛亮和李严托孤,就是为了避免托孤的单一性,以防不测。毕竟蜀汉可是刘备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怎么能不慎重考虑,长远打算呢?

2、一文一武,提高办事效率

托孤是件大事,所以要充分考虑托孤之臣的属性,也就是文臣还是武将。相对而言,诸葛亮就是文臣,而李严是一位武将。诸葛亮主持内政,将内政打理好,以安定朝政。而李严则管理外方军事,负责国家戍边、征战等事。这样一来,一文一武的配合,就能提高了办事效率。

然而,不幸的是,李严最后在北伐的过程中。因为不满诸葛亮,就耽误了军粮运送。结果被诸葛亮给剥夺了官职,最后郁郁而终。而诸葛亮则一人挑起整个蜀国大梁,最终却因劳累成疾而亡,实属惋惜。

3、李严的军事能力比诸葛亮强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蜀国的郪县发生了叛乱。马秦、高胜等人在此地召集了数万人的兵马准备造反。而当时刘备陷入战争之中,无力去管这件事。最终李严只是带了5千人的兵马便将这场叛乱平定了。

所以李严的军事能力比诸葛亮还强,毕竟李严身为一位武将。在沙场征战无数,军事上的经验自然是比诸葛亮还丰富的。虽然诸葛亮每次指挥战事都能无往不利,但要不是一些军事能力出众的部下配合,恐怕诸葛亮也吃不开吧。而李严则不同,他身为一方将领,自然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好了,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刘备临终前托孤,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的分析了。可以说,刘备并不是把兵权交给了李严,也不是不信任诸葛亮。而是在刘备看来托孤可不是儿戏,它必须要让多位重臣参与。毕竟多位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减轻彼此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效率。

甚至可以说多位托孤重臣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由此可见刘备深谙帝王之术。这也体现出刘备对刘禅的呵护,看出他对蜀汉的关心。毕竟这是他辛辛苦苦花了一辈子打下了基业,对于这样的心血,他能不心疼吗?


历史回忆室


刘备在永安托孤的时候,有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却把军队交给李严,让他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刘备的这个决定,在后世看来,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尤其从李严后期的表现来看,感觉刘备基本上是所托非人。刘备是那么聪明睿智的一个人,他为什么竟有这样的昏招呢?

我们先来看李严被托孤后的表现。

(李严雕塑)

一是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北伐,想把李严调到汉中来,让他镇守汉中,自己放心前往北伐。但是李严百般推脱,还是只想呆在原地(江州),并且还让诸葛亮把当地五个郡划出来组成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以至于这件事,连当时的尚书令陈震都说他“腹中有鳞甲”。

二是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汉川,诸葛亮再次调李严去汉中防守,他还是不愿意去,还假装说司马懿在诱降他,他走了的话,江州一带会丢掉。于是诸葛亮让他儿子负责江州防务,又升他为骠骑将军,这样李严才去了汉中。

三是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让李严负责粮草押运。因为道路泥泞李严押运困难,怕迟了受军法处置,便让诸葛亮退兵。但诸葛亮退兵后,他却又对刘禅说,粮草很多呀,诸葛亮为啥要退兵呢?诸葛亮把李严让他退兵的信给刘禅看,于是谎言不攻自破。诸葛亮趁机弹劾李严,刘禅把李严废为庶人,流放到梓潼郡。

大家看看李严的这个表现,他哪里是值得刘备那样高度信任的人呢?刘备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奇怪的决定呢?

或者说,刘备这样做,是昏招,还是另有玄机呢?

我个人觉得,刘备当时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他在托孤的时候,不完全相信诸葛亮,想找一个人来制衡诸葛亮的表现。(从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可以看出,刘备实在对诸葛亮还是不放心。还有,刘备托孤时还专门对诸葛亮说,让他不可大用马谡,也是担心诸葛亮会做大的表现。)

李严为什么会成为刘备选择的作为制衡诸葛亮的重要力量呢?我觉得刘备是看重这几点。

第一,李严对刘备很忠诚。李严本来是刘璋的人,当是刘璋派李严去抵御刘备,可是李严却率部投奔了刘备,自此死心塌地跟随刘备。刘备要选一个忠诚的人来辅佐刘禅,在关羽张飞包括法正都先后去世的情况下,李严是第一选择。

(刘备剧照)

第二,李严的能力很强。李严原先在刘璋手下的时候,就以才干出名,担任成都令。后来刘备入驻成都后,让他和诸葛亮、法正、刘巴、伊籍一起制定安定蜀地的法律文本《蜀科》,后来刘备在汉中的时候,地方上两次造反,李严不待刘备下命令,就带着很少的人马平定了动乱。可以说,李严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被证明是一个能人。让这样一个人来分诸葛亮的权,刘备觉得比较恰当。

其三,李严有独断专行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他担任犍为太守的时候,曾表现出独断专行的一面,比如郡功曹杨洪、牙门将王冲都曾与他发生矛盾,最后被他撵走。

有人可能会说,李严既然独断专行,那就是很糟糕的品格,刘备怎么会看重他这一点呢?其实不然。独断专行的人,正好是抑制权臣的一个有效力量,因为他不会被别人左右,不害怕权臣。假设今后诸葛亮要做权臣,欺凌刘禅,那么李严将是一股对抗诸葛亮的重要力量。

有人又会说,如果诸葛亮不做权臣,那么,李严不就是一个阻碍分裂力量吗?

这一点,刘备也是有充分考虑的。

一者,刘备当时最担心的是诸葛亮成为曹操那样的权臣的问题,所以他必须要那样做。

二者,如果诸葛亮不是权臣,李严也不会反到哪儿去。凭诸葛亮的度量和能力,他能够轻松化解这个矛盾。(诸葛亮是证明过这一点的,当年法正就曾经独断专行,别人要诸葛亮处置法正,但是诸葛亮没有,而是很好地包容了法正。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了,诸葛亮还痛哭,说若是法正在,刘备断不会败。诸葛亮这哭,是哭给刘备看的啊)

<strong>(诸葛亮剧照)

最后的实践证明,刘备的考虑是非常周详的。诸葛亮鞠躬尽瘁,坚持北伐,没有成为曹操那样的权臣。李严虽然确实成为一股阻碍的力量,但是诸葛亮很好地包容了他,最后万不得已,才弹劾他。而且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李严还痛哭不已,觉得从此没有人再会用他了,最后激愤而死。


张生全精彩历史


文|小河对岸

221年7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数万大军伐吴,却於次年被吴将陆逊大败於於猇亭,刘备收拾残兵退守永安(白帝城)。223年,刘备恼羞於夷陵惨败而一病不起,临终之前托孤於诸葛亮,并对诸葛亮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而同时,刘备又以李严为副,让其与诸葛亮共辅少主刘禅,并将兵权交给了李严。据《三国志·李严传》..(章武)三年,先主疾病,(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那么,既然刘备对诸葛亮如此器重,却为何将最为重要的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其一,刘备对诸葛亮放心不下,为预防诸葛亮大权独揽。故而让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以互相制衡。那么,刘备临终之际,对诸葛亮所言“如其(刘禅)不才,君可自取”,不但不感人肺腑,反而令人不寒而栗。试想,刘备连“枪杆子"都交给了另外一位辅政大臣了,还让诸葛亮自立为巴蜀之主?这不是诏令李严,如果诸葛亮谋逆,就“毙”了诸葛亮嘛?

其二,刘备不认为诸葛亮有统帅之才,故将兵权给了李严。刘备得了诸葛亮之后,很少让诸葛亮随军出征。试看蜀汉的几场重大战事,刘备取益州带了庞统,刘备取汉中带了法正,刘备伐吴也没带诸葛亮。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征战),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蜀汉夷陵惨败,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伐吴);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在战事谋略上,刘备从未倚重於诸葛亮。诸葛亮的才能,在刘备看来,是萧何型的人才(足食足兵),而非韩信型的人才。陈寿对诸葛亮评价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参考史籍:《三国志》、《资政通鉴》等等;


有知社


222年,夷陵之战中,刘备被东吴打得大败,撤退到现在四川奉节。经此一战,刘备不想再东征东吴了。

刘备放心不下,临终托孤

223年2月,刘备病情严重,估计自己在世时间不长了,就把诸葛亮召到奉节。

刘备立下遗诏,委托诸葛亮与李严共同辅助少主刘禅。

刘备任命李严为中都护,全权负责军事管理,留在奉节驻守。

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刘备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目标、以及用人标准来确定的。

第一、少主刘禅身边需要诸葛亮这样的贤相

刘备托孤的时候,少主刘禅16岁。

知子者莫若父。刘备对自己儿子很不放心,不知道他以后有没有能力管理蜀汉。所以,刘备希望遴选一位既忠心保主、又有能力治理国家的贤良大臣,来辅助少主刘禅。

否则,刘禅皇位是无法保住的。

按照这样的标准,在当时的蜀汉,确实只有诸葛亮了。就是选定诸葛亮,刘备也还是想从心理上确认诸葛亮的赤胆忠心,想从言语上听到诸葛亮的铮铮誓言。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有定国安邦的才能,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如果我儿子刘禅值得辅助,你就辅助他;如果他不是那块料,你就取代他吧。

刘备口头上这样说,其实内心里的想法,谁都可以想象得到的。

诸葛亮流着眼泪说:我一定当好辅助君主的大臣,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刘备还是想再次巩固强化诸葛亮的丞相辅政心理,而不会篡权夺位。刘备把儿子叫到床前,命令他认诸葛亮为相父。

刘备从情感上、心理上确定了诸葛亮不能、不会排斥刘禅。

刘备就是要诸葛亮全心全意辅助刘禅,而不要分散精力去管理军事。所以,另外指定一位大臣——李严统领军事。

第二、李严是刘备心中合适的军事帅才

此时的蜀汉,很多大将老的老、死的死,可用的已经不是很多。

刘备认为,诸葛亮适合辅助君主、进行政治管理;而李严更适合管理军队、以及领兵打仗。

李严年轻时,就以能干而声名远播。刘备早就听说了。

213年,李严率领所属部队向刘备投降,受到刘备重用。李严军事才能也得到充分发挥,两次成功平定匪徒叛乱。

218年,江湖大盗马秦、高胜网罗了近10万人,发动叛乱,并占领了资中县。

刘备当时在汉中,与曹操打仗,没有军队可以调配用来平定叛乱。

李严当机立断,没有依赖援兵,只是率领自己属下5000人马,前往资中征讨贼人。

李严利用“斩首行动”策略,带领5000精兵,直接向马秦、高胜冲去,在万军丛中,砍下了马秦、高胜的头颅。

看见这种形势,几万敌军四散逃命。李严以少胜多,取得完美的胜利,解除了前方刘备的后顾之忧。

后来不久,高定率领军队围攻新道县,李严接到命令,带领部队快速奔驰赶去救援。

李严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很快把高定彻底打败,高定只身逃往深山老林。

通过两次平叛,刘备看出了李严杰出的军事才能,加封他为辅汉将军。

李严具备了优秀军事领导人的优良品质:果断、勇敢、超强战斗力!所以,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是有依据的。

第三、刘备谋划蜀汉朝中重臣应该制约平衡

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诸葛亮老谋深算、心眼太深,需要一个性格孤傲、不可一世的人来实现平衡,李严是非常适合的人选。

李严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拉帮结派。因为迁移官邸的事情,李严与另外一位官员意见不合,李严直接把那位官员逼走了。

李严固执己见,不主动与其他官员交往,这样的官员适合辅助少主刘禅。

以上是明摆着的权臣之间的平衡,暗中还有派别之间也需要平衡。

诸葛亮等人属于荆州派,李严等人属于益州派。

如果把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诸葛亮,则荆州派力量过于强大,荆州派官员很可能仗势胡为、欺压他人;

而其他力量自然产生怨恨情绪。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势必不可避免,蜀汉一定混乱而亡。

刘备自己不愿、也不希望刘禅再与东吴战争了。李严属于益州派,他不会去为荆州派争夺地盘、扩充实力的。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就是告诉东吴:蜀汉不想与你争斗了。

与东吴不再进行战争,李严守卫蜀汉的东部,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玩了一辈子政治的刘备,临死之前还在费尽心机、为宝贝儿子谋划布局、安排人事,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严能不能真的担起军事重任,还需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很多人都认为刘备同时托孤于诸葛亮、李严,并令李严督内外军事是出于对诸葛亮不信任,其实这未免太小看刘备这个人杰了。刘备知道,蜀汉政权是完全靠他一个人的血统与声望建立起来的政权,现在立国未稳,他这个皇帝兵败而逝,国家下一步很容易陷入混乱、分裂甚至是灭亡。国家都没了,就算让刘禅当益州之主又有何用?刘备此时第一要务不是保护刘禅,而是保护蜀汉。

所以,刘备必须通过遗训对蜀汉的权力进行合理分割,以平衡朝廷的两大势力:荆州集团与东州集团。前者以诸葛亮为首,后者以李严为首;诸葛亮善于治国,而李严也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刘备让诸葛亮治国,让李严治军,一方面是为了预防两大集团为争权而相互残杀,另一方面也是因人制宜。

果然,刘备死后,朱褒、雍闿、高定等纷纷叛乱。此时如果李严与诸葛亮不和,单以诸葛亮之力,如何能平定南中之乱?但之后两人的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地升级了。最后,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庶人,独力主导北伐,这种局面虽然不是刘备想看到的,但总算还在刘备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复兴汉室的主线没变,刘禅的帝位也安如泰山,刘备若泉下有知,也死得瞑目了。


切割地球


刘备是把兵权交给李严,不过请注意,不是蜀汉内所有的兵权,千万别被李严的“中都护,都督内外军事”糊弄了。首先,蜀汉有两套官职,一套是常规的,一套是开府系统,在战时,开府系统的权力远比常规系统来得重要。举个例子,单说本题主人公李严,权力最大时,是诸葛亮赋予的以中都护暑府事,负责北伐后勤运行。再比如魏延,北伐前,魏延就是汉中太守了,北伐后,魏延多次以丞相府司马的身份提出“子午谷奇谋”的策略。诸葛亮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也仅以军师将军(杂号)统领刘备的府中事务。所以,常规的职务里,中都护不代表李严就是蜀汉的军事的一号人物。

(李严)

当然,个人并没有否定李严能力的意思。不过,事实上,蜀汉虽然在夷陵之战后,损兵折将,但是从亲疏,能力,资历上,还有赵云和魏延,甚至吴懿等人,那么为何刘备要授予李严“托孤大臣,中都护,都督内外军事”的重责呢?根源就在于失荆州和夷陵之战,蜀汉损失惨重,特别是荆州集团失去关羽,张飞,黄忠,关平,刘封,马良,王甫,潘浚等人,东州集团也失去黄权,孟达等人,刘备此时势必要拉拢东州集团的人心,来增强人才上的凝聚力。刘备的东州集团表面是许靖,射援为代表,实际上亲近的是法正,黄权,孟达,李严等人,法正去世得早,黄权和孟达投敌,只剩下李严了。李严有才气,早就看好刘备了,所以在绵竹就投降了刘备,刘备让他担当托孤大臣,仅次诸葛亮,不但是拉拢李严,也在拉拢东州集团。

蜀汉虽然人才凋零,特别是军事人才,但是以李严的资历能够担当统领蜀汉军事的要职吗?显然是不能的,所以,李严的“都督内外军事”是有另外一重含义的。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白帝城,然后就留驻永安行宫了。此时的永安,有陈到的中军,赵云的禁军,还有其他留守部队,以应对孙权可能的军事行动。不过,曹丕稳定了局势后,三路大军进攻东吴,这导致东吴不但无法对蜀汉再进行进一步的军事打击,反而派遣使者来求和,刘备也同意了。这是夷陵之战后的背景。

此时蜀汉暂时安宁,但是刘备却已经病入膏肓了。诸葛亮,刘禅,李严,赵云,陈到等一干人都在永安,守护刘备,于是有了白帝城托孤之事。刘备知道自己一旦去世,主政蜀汉的非诸葛亮莫属,于是试探了一下,然后作出安排。诸葛亮作为丞相,托孤大臣之首,肯定要带着刘禅回成都继位,这是政治保障。赵云一直是禁军将领,也要带着禁军回成都,这是军事保障。李严作为副托孤大臣,留守永安,都督的就是永安行宫内外的军事。内军就是陈到的中军,这在《三国志.李严传》就提到,陈到到了江州,准备北上参加北伐,依然属于李严统领。而外军,就是永安行宫外的留守部队,包括李严带来的部署。



所以,如果是让李严统管蜀汉的所有军事,禁军的赵云,汉中的魏延军团会让李严管吗?这二人都是荆州集团的老将了,恐怕只有诸葛亮才调得动。而且,从正史上看,李严也没有和他们有过职务交集。再一个,李严作为托孤大臣之一,理论上应该留在成都,和诸葛亮一起辅佐刘禅,掣肘诸葛亮,这个托孤大臣才有实际意义。可是,刘备则让李严留守永安,可见刘备本来就是超越资历,拔高李严,来拉拢东州人才,并非掣肘诸葛亮。


大飞熊骑士


刘备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比如他很了解诸葛亮这个人善于战略规划和行政管理,但在变化多端的战场上缺少应变能力。

所以在汉中之战中刘备让诸葛亮坐镇成都,却让法正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汉中之战刘备在和曹操的对抗中取得大胜,夺取了汉中这个战略制高点,为接下来向关中北伐创造了条件,而成都在诸葛亮的管理下也走上正轨,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不得不说刘备在用人上还是非常棒的!

(刘备影视形象)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首先,刘备临终之前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是刘备在用人方面又一个极为经典的案例。

诸葛亮这个人一直想当三国时期的管仲,知人善任的刘备很清楚,刘禅的性格和齐桓公很像,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如果诸葛亮真有管仲的能力,还真会让蜀国做大,甚至统一天下!


刘备也深知诸葛亮虽然在治理军队,治理国家这方面是有本事的,但在作战谋略方面确实很一般。

《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


刘备之所以将兵权交给李严,而没有交给诸葛亮,就是这个原因。

刘备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就军事才能这方面来看,李严确实要胜过诸葛亮。

李严字方正,是蜀汉重要的将领,他办事干练利落,年轻的时候就以才干出名了,在很多地方任职都深受器重。

(李严影视形象)

在刘备伐蜀期间,李严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降了刘备,后来不管在什么位置,李严都是最出色的一位,因此深受刘备的喜爱。

在军事上,他曾两次平定叛乱。公元217年,新道县被高定率军围攻,李严前往解救并大胜高定。更值得称赞的是公元218年,刘备和曹操准备在汉中开战,马秦、高胜召集了数万人的队伍准备起兵对付刘备,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能将马秦、高胜打败,汉中之战刘备就不能集中全力与曹操作战,不光打不下汉中,搞不好还得被曹操打进蜀地来。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李严带领自己的5000多士兵前去镇压,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李严不仅将马秦、高胜军队击溃,平定了这次大动乱,还斩杀了马秦、高胜等人,为刘备解除了后顾之忧。

从这可以看出李严的军事才能是很杰出的,以少胜多,在关键时刻能首当其冲,绝对是位将才。


所以,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之际,将诸葛亮和李严召回来托付后事。

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并对诸葛亮说:"你很有才华,一定能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是扶不起来,你就取而代之"。然后,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将兵权交给了他。

(刘备托孤)

可惜,刘备并不能左右自己身后之事,到最后,诸葛亮还是把持了军政大权。

但在战场上,诸葛亮确实没有指挥的才能,他参与的战役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公元228年的1月,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由于过于相信直觉,认为马稷可担重任,不听刘备的遗言,结果后来失街亭而退兵;

公元228年的12月,第二次出祁山,攻打陈仓,打了20余日,却因粮食不足而退兵;

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再次率军出祁山,也因打着打着断粮了收兵。

可见,军事指挥方面确实是诸葛亮的短板。

(诸葛亮经典影视形象)

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后主刘禅的无能,让刘备不得不在临终前为他的儿子谋划。

当时的诸葛亮已经是丞相,权利很大了,如果再将兵权交给他,必然会出现一人专政的局面,自己打下的江山搞不好做了别人的嫁衣。

所以将兵权交给李严,靠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维持着阿斗的皇位,刘备也算是用心良苦啊。


历史风暴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这两个人在刘氏政权中的地位,因为诸葛亮已是妇孺皆知,所以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我们重点来看看李严。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但是李严和诸葛亮不一样,他以前在刘表手下干活。后来投奔刘璋,虽然换了主子,但是刘璋非常器重李严,甚至还任命他为护军,在绵竹一带对抗刘备。

但是李严直接投降再次认刘备为主,同刘备一起平定成都。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李严和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五个人一起制定了《蜀科》,改变了益州法不威、德不举、刑不严的祸根。

可以说李严是构建蜀汉法律体系的基础的重臣之一。刘备在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李严坐守后方,盗贼马秦、高胜起兵谋反,声势浩大参与人数过万,一路攻取打到了资中县。此时刘备战事吃紧,没有余力顾及镇压之事,而李严仅仅率领半数于对方的五千士兵前往讨伐,直接将谋反的马秦、高胜等人一并擒杀。事情平息了不久,越嶲郡高定也率军围攻新道县,救火队长同样是李严,高定兵败逃走以后,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

我们可以看出李严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但是如果你认为李严仅仅是一个将才那你就错了,他在犍为任职太守的时候,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可以说李严在内政方面也有些许的才华。

李严功劳不小,但是远远没有到达和诸葛亮齐名的地步,但是为什么刘备要托孤于他呢?并且军事重权交给了李严,只让诸葛亮主持内政。有很多人猜测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怕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刘备其实是非常信任诸葛亮,反而不信任李严,你且听我慢慢说来。

刘备入蜀以后,以刘备为核心的荆州集团取代了以刘璋为首的东州集团(法正、李严、孟达、吴懿等人)。除了以上两个政治团体以外,还有本地贵族豪绅所代表的益州集团。东洲集团和益州集团一直就不对付,但是刘璋靠着法正、李严等人维持着统治。

刘备作为第三方进入益州,致使刘璋的东洲集团出现分化,有的人服他,有的人不服他,而李严、法正等人是前者。刘备夺取西川后还听取法正建议娶了吴懿的妹妹,这是为了拉拢东洲集团的人心,以稳住自己在这里的脚跟。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外来统治者,人家本地的贵族豪绅本来就对刘璋虎视眈眈,刘备取代刘璋根基不牢,人家肯定也有想法,要不然为何还会有人频频造反呢?

所以遏制这些人就得靠常年和他们打交道的东洲集团,事实也证明刘备是对的,李严的确阻止了多起反叛实力。

所以刘备之所以托孤给李严,一是为了拉拢东洲集团的人心,二是要靠李严这些人解决内患。

但是刘备用他却不信他,我们可以看出来表面上是两位托孤大臣,但是两个人的分量是不对等的。诸葛亮无论是权利地位还是人心所向都压着李严一头,刘备都想好了,如果李严有谋反的意图就让诸葛亮及时扼杀在摇篮中。

自古以来的确有君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宗室统治,托孤多位大臣让他们互相牵制,但是被托孤的大臣往往应该是权利地位相等的,要不然根本起不了相互制衡的作用。我们上面也说了诸葛亮稳压李严一头,这正说明刘备压根就没想让他们互相牵制,就是让诸葛亮看住了当时以李严为代表的东洲集团。

诸葛亮陪着刘备一路走来建立蜀国,为了兴汉鞠躬尽瘁,而李严是背叛刘璋的降臣,刘备是做君王的人,该防着谁他肯定心里能没有底吗?诸葛亮扳倒李严以后独揽大权,直到死也没有逼刘禅让位。

话说到这,我们回到问题

刘备临终前为何将兵权给李严,而不是交给诸葛亮?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因:

一、刘备夷陵败给陆逊,国力虚弱,外患虽重,内忧更甚,怕自己死后国内矛盾爆发,万一反叛势力再次兴起,要靠李严等东洲集团的人协助遏制。

二、蜀国后期人才凋零,能承担重任的人没有几个,而李严算是一个军政全才,可以利用。

三、安抚东洲集团的刘璋旧部,尽可能缓解东洲集团和自己本家的矛盾,统一战线。

四、诸葛亮治国虽强,但是领兵能力不如李严,刘备又想用李严,就得以诸葛亮为手、以李严为枪,让手得握住枪。

刘备和曹操孙坚他们相比,起势太晚,根就没有扎牢,蜀国后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各个派别相互争斗,诸葛亮也是苦苦支撑,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衣钵企图力挽狂澜,可惜已经无力回天,蜀国作为汉朝的代表,率先退出三国争霸的历史舞台。

杨角风发作


在大家眼里,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恩如父子、亲如兄弟,诸葛亮更近乎于完人,出将入相、无所不能。照这样的道理,刘备应该大可把军政大权全交给诸葛亮,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李严得到了刘备的青睐,这里有其深刻的原因。

(《三国》刘备托孤)

刘备爱刘禅当然胜过诸葛亮

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刘备算是宠爱有加,早在刘封事件中就展露头角。为了刘禅在刘备百年后拿稳权力,杀了刘封,这也是诸葛亮的主意。因此深通帝王之术的刘备不可能不想过他死后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所以既和诸葛亮说出“君胜曹丕十倍,刘禅不行就取而代之”这样的话,后来又让刘禅败诸葛亮为“相父”。这无异于加深诸葛亮和刘禅的羁绊。诸葛亮比较注重这些道德,如此约束更能让刘禅安全。以上两件事充分说明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不可能那么单纯。

(《三国》下狱后的李严)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褒贬不一,有的人依然认为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强,只是没有用武之地,有的人则觉得诸葛亮军事能力一般。事实上《三国志》陈寿评价:“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大概就是诸葛亮并非擅长将略吧,古人自己也不能下定论。从事实上看,诸葛亮历次北伐要比小说困难得多,也没那么多戏剧性的智慧在里面。刘备自己才华虽然不出众,但是识人却很强,刘备对自己的部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三国》刘禅、诸葛亮最后一面)

李严不仅有能力也是“工具人”

李严算是蜀中才俊,旧臣先锋。在刘备死后,“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并非闲来之笔。

李严有他有军事上的能力,曾处理过内乱,这是刘备比较看好的。除此之外,这也能安抚蜀旧臣的人心,要知道,李严他并不只代表他自己。刘备充分的考虑后,把权力分给李严一部分。

然而既然李严为副手,就免不了被边缘化,这也是他悲剧的原因。李严被罢黜后曾期待诸葛亮能重新启用他,然而诸葛亮一死,李严考虑到诸葛亮继任者不会任用他,自己没了机会,发病而死。


泊图泊途


为何刘备临终前将兵权交给李严,而非诸葛亮,其目的仅有“六字”,即:御外、安内、衡中。而并非什么你制我、我防你等之类的理由。一代枭雄人物又怎么会将临终前的宝贵时间用在这些勾心斗角的小事上呢,自然以巩固蜀汉基业为重。

背景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刘备病逝前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托孤于诸葛亮、李严,并认命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三国志·李严传》: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对此,有很多人心中产生疑惑,以诸葛亮之能,刘备为何不交军权给诸葛亮,反而交给李严?

御外

大家应该都清楚,蜀汉对外防御的重点有两个,一为曹魏,二是东吴。汉中有魏延防御曹魏,可保蜀汉北线不失,而防守东线东吴的主将,刘备则选的是李严。因此,刘备分配给诸葛亮的工作责任是坐镇成都、统揽大局、居中调度。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为何不选赵云,而选的是李严?这个问题会在下面的“衡中”一节中重点进行分析。

刘备之所以选择李严镇守江州,主要是因为跟随刘备征战的诸将中,除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赵云等将有过独领一军的经历外,统军大将就仅剩李严,所以不选他还能选谁呢?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领主力大军聚兵汉中,欲夺取曹操占领的汉中。期间,蜀中马秦、高胜等盗贼招集数万人,在郪县起兵叛乱,已打到了资中县。这时,身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的李严,派信使呈报刘备的同时,仅率领本郡5000军队便前往讨贼,并一战斩杀马秦、高胜等叛军贼首,叛乱立平。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再次率领郡兵前往,并击败高定大军,新道县危局遂解。事后,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领犍为太守。

由此可见李严统军之能,定可保蜀汉东线不失。所以说,刘备指定李严坐镇江州防守东吴应为量才适用。

安内

《三国志·先主传》:三年春三月,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由此可见,刘备托孤还是以诸葛亮为主,负责对内宏观调度,毕竟此时的蜀汉策略是以固守为主,并非以征战为主。而诸葛亮军政皆能,更有利于稳固蜀汉局势。所以,掌握军权的李严仅能为副手。这一形式如同孙策临死前遗言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情景如此一辙。刘备如此看重李严,李严岂能不尽力辅佐其子刘禅。

同时,刘备也想以这种方式告知西川、汉中臣民,虽然自己去了,但是身后之事皆以安排妥当,大家不必惊慌,可安其职。

如果刘备仅托孤诸葛亮一人,李严又岂会尽力防御东吴,难不成诸葛亮自己去守,谁又能胜任居中调度之职。

《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由此传中不难看出,刘备有多么的信任诸葛亮之能,所以只有诸葛亮在儿子身边,他的心才会安吧。虽然表面上刘备委以李严“统内外军事”,但主要职责却是“留镇永安”。所以,蜀汉的最高权力人除了刘禅外,还是诸葛亮。如果刘备真是为了平衡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权重,直接任命诸葛亮、李严同掌朝政不就完了吗。

衡中

如果刘备托孤魏延“统内外军事”,其原本就是坐镇一方的大将,岂不形成军权和朝廷权力相互抗衡的局面,而当时威望并不太高的诸葛亮又将如何居中调度。但是刘备明面将军权交给李严,他能调的动魏延吗?显然不可能,只有以朝廷名义才有调动之权。所以,如此之下整个蜀汉就形成了三方势力,即诸葛亮居中的朝廷势力、魏延的汉中势力、李严的江州(本土势力)。李严和魏延两方的军力各约为3万左右,诸葛亮的朝廷手中军力约为4万左右,这样以来魏延和李严便能相互平衡,而诸葛亮的朝廷势力则更有利于从中调度。

同时,赵云在长板坡将幼主阿斗从曹操大军中救出,可见他便是刘禅命中的福星,刘备当然要将这样的福星留在儿子身边了。一为看护儿子安全;二是协助诸葛亮管理军务。

如此以来,蜀汉局势便形成了诸葛亮、魏延、李严三方势力,不正如同“魏、吴、蜀”三国的形势吗?这样自然更有利于蜀汉政权的稳定,可见刘备有多么的深谋远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