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都遜位10多年了,大清也亡了,馮玉祥為何要把他趕出紫禁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位於南方的各省紛紛響應,次第宣佈脫離清政府統治,268載的大清王朝也終於在風雨飄搖中轟然倒塌。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臨朝稱制,頒佈《退位詔書》。作為遜位的條件,國民政府也答應與清廷簽訂《清皇室優待條件》,允許清廷遜帝溥儀依舊保留帝號,住在紫禁城中。

可是就在1924年10月,直奉戰爭爆發之後,馮玉祥發動政變。而在囚禁曹錕的同時,還將清朝遜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此時的溥儀早已遜位10多載,“朕的大清也亡了”,馮玉祥又為何要不遵守《清皇室優待條件》,把他趕出紫禁城呢?

溥儀都遜位10多年了,大清也亡了,馮玉祥為何要把他趕出紫禁城?

第一, 溥儀“賊心不死”

溥儀遜位時不過虛齡7歲,又有隆裕太后垂簾,雖然按照約定可以享受優待,更能夠獲得年俸。就連溥儀大婚之時,當時財政緊縮的國民政府,都要擠出10萬白銀作為賀禮。但是因為當時軍閥割據,財政收入拮据,導致國民政府答應的年俸都不夠按時給付。

而作為曾經的皇帝,家天下的擁有者,這也讓他自然不會滿足這種待遇。復辟之心也是昭然若揭,1917年利用府院之爭的矛盾,前朝遺老遺少也是躍躍欲試,而張勳則率領5000辮子軍控制北京,在擁簇之下溥儀也心滿意足的又一次成為了皇帝,不過這樣的逆歷史潮流的舉動也遭到了全國更多人民群眾的反對,僅僅當了12天的皇帝,溥儀便又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之下宣佈退位。

而這樣有著復辟之心,又佔據了紫禁城的滿清皇帝,顯然會成為心頭之患。

溥儀都遜位10多年了,大清也亡了,馮玉祥為何要把他趕出紫禁城?

第二 ,溥儀等皇室對紫禁城文物的竊取

雖然當時答應了清廷的優待條件,允許他們住在紫禁城。但是作為一個有著近600年曆史的皇家宮闈,裡面更是經過明、清兩朝的積澱,文物古蹟數不勝數,也是民族的文化瑰寶。但是溥儀為了能夠維持奢華生活、自己的一己之私,便藉口以賞賜的名義,將這些文物多次賞賜給弟弟溥傑,拿去變賣,以致於眾多文物的流失海外,對文化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

溥儀都遜位10多年了,大清也亡了,馮玉祥為何要把他趕出紫禁城?

第三, 馮玉祥對孫中山先生的支持

在溥儀退位之後,各個軍閥為了一己之私互相攻伐,民國政府大權也被段祺瑞等人掌控,而為了控制國會更是不惜大肆公開賄賂議員,這也導致西南地區的軍閥大為不滿,而對法度的蔑視,也讓孫中山先生在廣東拉起護法運動的大旗。

而這種直係軍閥、奉系軍閥的互相攻伐也讓國家動亂,而馮玉祥作為西北軍閥,頗有愛國之心,雖然有接受張學良50萬銀元賄賂之實,但是為了響應時局,他選擇脫離北洋軍閥派系,並且改編自己的軍隊為國民軍,邀請孫中山北上進行組閣,希冀建立新政府。作為阻茛,溥儀再住在紫禁城顯然就有不合時宜。當然作為後來者,我們知曉馮玉祥後來迫於形勢,又與張作霖、段祺瑞做出妥協,但論心、論跡而言,將溥儀逐出紫禁城都是對孫中山先生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