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若赵国撤兵是否可行?

老雷加悍匪


自赵孝成王从冯亭手中接受上党郡的那一刻起,就标志着赵国向秦国主动宣战了,这时的赵国不战也得战,更不要提什么撤兵之说了。



一、“贪婪”的赵王


韩王原本想让上党郡郡守冯亭献郡给秦国,冯亭不愿白白便宜秦国,谋划出借刀杀人的法子,转而献郡给赵王。


赵王贪心上党这个“好地段”,加之又有平原君赵胜的劝说,就接受了上党,而且他已经有了防御秦将白起的准备,那就是擅于防守的廉颇。



但战局的发展没有赵王想象那么美好,廉颇打不过王龁,只能防守。


但咱们想想,廉颇虽能固守,但依照赵国后勤存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也不会坚持多长时间,所以就算没有后来的赵括来替换他,结局还是赵国败。


咱们回到冯亭献郡那一刻,如果赵王选的不是接受,而是拒绝上党这块送上嘴边的“肉”,有很大可能会避免即将惨败的长平之战(虽然秦国迟早会找借口伐赵,但也不会这么快),可惜赵王没有听平阳君赵豹的话。


所以,赵王的注定要为他的“贪婪”付出代价。


二、赵国不敢退


如果一个军队的士气没有了,那他们到哪里都是输的,更不要说遇到“杀神”白起带领的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


所以,赵国如果先撤兵,势必引起并加速赵军全线溃败,这与数十万赵军被坑杀又有什么区别呢?


况且,说句难听的话,赵国不退而迎战,失去的只是数十万赵军性命与后来和秦国议和的六座城池,而秦国也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失去数十万的秦军性命;赵国主动退,赵国不仅失去数十万赵军性命,还有赵国的大片领土,而秦国伤亡也不会那么大。


所以,赵国哪里敢退呢!



三、“欲壑难填”的秦王


到手的东西被赵国夺去,这正好给了秦国一个非常合适的借口,再结合范睢建议给秦昭襄王“远交近攻”的策略,那就说明一个问题:秦国就是奔着攻打赵国的决心来的。


就好比秦王对赵王说:“好,我可以不打赵国,但把赵国土地都给我。”这话谁听了都不干,而且一战还能换取一线生机。


就像虞卿(赵国的一位虞姓上卿)说的,秦国既然有打赵国的决心,就很难走议和的道路,而且赵国的土地是有限的,秦王的贪欲却是无限的,赵国有多少土地也填不饱秦国的肚子的。



一块上党之地换取秦、赵两国各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不得不说,冯亭这一招真狠、真值!


千史千寻


简单来说,不可行,因为秦国不会允许赵国撤兵。

长平之战的起因很简单,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割上党以求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接受献地,派兵驻守,秦国极度不满,发兵攻赵,两军对峙于长平。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可见在战争初期,赵军处于劣势,三战皆败,廉颇彻底放弃了进攻的策略,全面防守。在他的防线面前,秦军毫无办法,只能玩起反间计,让赵王换掉廉颇,由赵括上场,进而导致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

从目的上看,赵国接受上党绝不只是因为贪心,因为上党高地对赵国的国防意义太重大了,反过来,它对秦国进取中原、攻灭三晋的作用也非常大。

一旦秦国拿下上党,对三晋都有俯冲的优势,往东可以攻赵魏而不用担心被偷袭,邯郸瞬间成为危城,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秦军走的就是这条路。往北可以进入河北,切断邯郸与晋阳的联系,再南逼邯郸,秦灭赵之战王翦走的就是这条路。

事实上,秦军在之前就体验过上党在手的便利,赵国也体验过上党不在手的窘迫,那就是阏与之战。当时上党还在韩国手里,秦军借道上党进攻赵国阏与,赵军虽然打赢了这场攻防战,但要是哪天秦军借道上党进攻邯郸呢?那可不好玩了。

上党如此重要,赵军不可能轻易放弃,就算是被秦军夺去了上党大半,也要守住长平,守住上党高地能够威胁邯郸的部分,如果这时候撤军,等于赵军白来一趟还得罪了秦国。而且就算赵军敢撤,秦军让不让撤还是另一回事。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进攻辽东公孙渊时,公孙渊想求和,司马懿驳斥:“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何必送子为质当?”

公孙渊因为不能战、不能守和没处跑,向司马懿求和,司马懿自然不愿放过这个盘中餐,直接拒绝。把这个模板套到赵国身上,三战皆败的赵国不能战,所以廉颇果断选择了守,可如果赵军要走的话,那得问问秦军的意见。

三战皆败加长期坚守,显然对赵军的士气有很大打击,这时候贸然撤退的话,敌军掩击,淝水之战的类似场景恐怕要提前数百年出现,毕竟赵军要撤走的方向是没有地利的,不像秦军往函谷关一钻,打也难打。

这时候想要撤兵,必须跟秦国商量好,也就是议和,当然,在此情况下,肯定是赵国割地求和。

于秦国而言,本来上党就是韩国割让的,赵国横插一杠子,求和的条件必然苛刻,甚至以秦昭襄王的势在必得,根本不允许议和。

于赵国而言,丢了上党高地,邯郸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再割地的话,别说感情上接受不了,国防也直接崩了,后面的邯郸之战能打起来,主要就是赵国不想履行长平之战后与秦国的割地条约,因为履行后赵国离死也就不远了。

综上,撤兵是比出战还不可行的,要不是碰上白起,说不定赵括出击还能拼死秦军好几十万人,毕竟冷兵器时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是正面对轰,秦军的损失会非常惨重。可赵括贸然出击,导致赵军被白起截成两段,最后变成主帅死、部众降、白起杀降的悲惨结局。


平沙趣说历史


长平之战中赵国撤兵是万万不可的,此话怎讲呢?

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一、统一天下,乃秦昭襄王毕生梦想

征服赵国,一统天下,是秦昭襄王毕生的梦想,也是他父亲的遗志。当时的秦国,已经相当强大,除了赵国,再也没有别的国家可以与之一战,只要征服赵国,以后就一马平川了。而长平之战正是决胜之战。在这之前的上党之战,已经成功地打开了赵国的门户。上党地势险要,居高临下,直接扼住赵国的喉咙。拿下了上党,秦昭襄王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出兵征服赵国,一刻都不想多等,连军队的休整都觉得是浪费是将的。

二、战局所迫,赵国已经无路可走

秦军已经兵临城下,虎狼之师大有一口吞下赵国之势。这个时候赵国不出兵对抗,难道要让秦军自己乖乖退回去吗?想想都不可能!此时的赵国,经历了多年的旱灾,国内粮食收成很差。虽然秦国也一样,但是人家秦昭襄王雄心勃勃,不惜动用举国之力来攻打赵国,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可能会这么做的,而他的把握来自于对赵国的了解,他也知道赵国已经撑不了多久了。秦军历来骁勇善战,这次又来势汹汹,如果赵国不出兵与之一战,该怎么防御?要知道,长平并不是什么城池众多的地方,而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如果赵国不在长平堵住秦军,秦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通过那区区几座小山,直接杀到邯郸城下。

三、各国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上党之战,韩国已经向秦国示弱,对于秦国攻打赵国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齐国和其他的国家,又拒绝向赵国提供粮草援助,更不可能出兵援助赵国。要知道,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正面对抗的赵国都落得如此困境,其他的小国就更不要说了,都不敢得罪秦国啊!如果赵国真的不出兵,秦军会直接杀到邯郸城下,到时候,赵国首都邯郸就直接暴露在战火之下,随时都有可能亡国!所以,赵国已经到了不得不与秦国决一死战的地步!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


历史时间线


理论上,赵国可以撤兵避战,以赵国数十万大军之威,或许可以使秦国不敢贸然追击。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很低的情况。对当时战局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赵国绝对不能撤兵。

撤军风险极大

在长平之战初期,虽然双方没有决定的胜利或失误,但在小规模战斗中赵军是处于下风的,来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的几处记载:

1.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2.陷赵军,取二鄣四尉。3.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在这三次交战中,赵军皆败于秦军。屡次失败后,赵军不是寻求战机反击,而是坚守阵地,无论如何也不肯应战。这或许是一个避免失败的好方法(廉颇本身也善于防守),但对赵军士气却是一大打击:屡战不胜且避战不出,怎么能始终保证高昂士气呢?如果此时再选择全线撤退,赵国全国都会遭受精神上的打击,对于军队和统治阶级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编制基本完整的赵军或许可以威慑秦军,使其不敢追击,但更大的可能是秦军趁机大败赵军。

为什么呢?我们对比泓水之战和淝水之战就可以知道。泓水之战中宋襄公之仁为后世嘲讽,就历史教训来看,秦军真的会容许赵军主力从容溜走吗?

另一方面,淝水之战中秦军渡河时遭到晋军攻击而局部失利,但这种失利经过秦军中晋军内应振臂一呼“秦兵败矣”,秦军迅速陷入混乱,最终被杀得尸横遍野。


同理,数十万大军的撤退是非常考验将领的能力和普通士兵的心理素质的。赵军贸然撤退,更大的可能是遇到淝水之战中秦军那样的溃败。这种风险是赵国不敢承受的。

长平之战是一场避不开的国运之战

长平之战中,秦赵之外的诸国均持观望态度,除秦国趁赵使访秦求和时故意摆出秦赵和睦的姿态迷惑他国使者这一点外,诸国幸灾乐祸、静观成败的心理也是他们观望的重要因素,这也从侧面表现出这一仗是两个大国间的决战,很可能打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当时,秦国已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赵国却是最为强大的守成国家。国策的矛盾决定了要么两国中的一国转变国策妥协,要么以战争逼迫对方就范。

因此我,长平之战很大程度上具有必然性,赵国即便避战,也只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撤兵可能引起赵国统治危机

贸然撤兵,向外界展示的是赵国的软弱和无能。从外部来看,这不但不能避开与秦国的战略决战,还可能引来别国的侵略(见后来卿秦率燕军侵赵可知其他国家的确对赵国又觊觎之心)。

反观内部,避战可能会引起统治阶层内部的不满,这种不满是对赵孝成王的一大挑战,他的处境会非常尴尬,轻则承受批评和埋怨,重则可能引起国内政局的动荡。

(赵孝成王)

结语

综上,长平之战具有历史必然性,且庞大的战争机器的启动是很难一下停下来的,撤军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上看都绝不可行。因此无论如何,赵国是不能撤军的。


司文郎中


长平之战,赵国能否撤兵,不是赵国自己能决定的,还要看看秦国的脸色,因此,是不可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读史三悟带您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委。

1.赵国贪下便宜,接收韩国的上党郡,秦昭襄王表示很生气。

公元前262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对附近的诸侯国韩国发动了战争,韩国实力较小,所属的上党郡有17座城池,在秦国大军的践踏之下,与韩国分了出去。韩桓惠王眼看自己的国家实在是打不过强大的秦国,为了息事宁人,韩桓惠王想将上党郡奉献给秦国,请求秦国撤兵。

秦昭襄王一直想雄霸天下,本来就想吞并韩国,现在韩桓惠王主动提出奉献城池,到手的鸽子岂能轻易放掉,但是,事与愿违,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顾韩桓惠王的命令,将上党郡奉献给了赵国。

赵国的赵孝成王贪图蝇头小利,不假思索,就轻易地接收了上党郡。殊不知,秦国早已对上党郡

垂涎三尺,而且不惜举全国之力攻打韩国,将上党郡从韩国截割出来,你赵国竟敢截胡,搁谁谁不生气啊。

从此,秦昭襄王与赵孝成王算是结下了梁子,誓在报这一郡之仇。

2.秦国上下团结一致,实力强劲;赵国君臣不和,已输一半。秦国岂能答应赵国的撤兵请求?!

历史上的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虽然后期听信谗言,冤杀了白起,但是,丝毫不能掩盖他在军事上为秦国做出的突出贡献。尤其,他的前半生,英明神武,任人唯贤,开疆拓土,推动了秦国的发展。

秦昭襄王拜范雎为相,封白起为将。这二人一文一武,长短互补,相互合作,很是厉害。范雎为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这一战略非常具有开创性,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而且,这一战略非常适用当时的大环境,屡屡挫败各国对手。白起呢,被后世称为战神,非常善于用兵,是战国时代四大名将之一。

这三人在一块,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展现出了强悍的实力。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难折断。赵国就不一样了,赵孝成王疑心较重,又缺乏主见,弃用老将廉颇,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身边又没有出色的谋士辅佐,纵然有40万大军,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秦国看到了赵国的缺陷,怎能丢掉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秦昭襄王命令白起率军攻打赵国。

此时,撤不撤兵,并不能由得赵国了,它就像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因此,赵国撤兵是不可行的,只能硬着头皮迎接秦国的挑战。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认为赵国该不该撤兵呢?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本文借鉴资料:《史记》《战国策》


读史三悟


赵国撤兵绝对可行!

1.长平之战赵国所要保卫的领土上党,原本不是赵国的领土,而是韩国抵挡不住秦国的攻击,才把这块领土让给赵国。奈何赵孝成王太过贪心,将上党这座拥有17座城邑的领土收入囊中,派兵驻守。可悲的赵孝成王殊不知自己已经中了韩国的诡计。韩国故意将上党让给赵国,目的是为了用赵国来消耗秦国的虎狼之师,反正上党在韩国自己手中韩国也守不住。

之后不久,赵孝成王派赵括上位。之后便发生了当时惊天动地的长平之战,赵国40万士兵全部被活埋。注意,这时的韩国并未出兵救赵,而是一直坐山观虎斗。估计这时韩国非常欣慰自己当初做出让出上党的选择,到底是多么的正确,避免了本国士兵的大规模伤亡。

2.如果赵国不接收上党这块领土,拿这40万士兵来驻守自己的都城邯郸,绝对会给秦国带来大麻烦。当时的廉颇还尚武,蔺相如虽说卧病在床,但嘴巴和脑子还是可以动的。四十万大军加上廉颇和蔺相如驻守邯郸已经够了,无论秦国多么的强大,在这两位面前绝对包围不住邯郸。如果这40万大军在,赵国也不会沦落到派兵向楚国求援。

根据以上两点可得知赵国本不应该驻守上党,长平之战死的也不应该是赵军,所以说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可有可无,撤兵也是可行的,反正领土本来也不是自己的,而是自己不费一兵一卒拿下的。如果拿这40万大军来驻守邯郸,那根本不用向楚国求援,赵国也不会因此堕落。




永乐解史


长平开战,赵国撤兵这是不可行的。长平之战的缘由就是“上党之地”的去留,结局两种:留则战,坚守长平;去则守,坚守晋阳邯郸。

长平开战,赵国向各合纵国表现的是对秦国的态度,此时赵国如若撤兵,后果会使其变得孤立无援。

以当时的局势看,战国末期形式混乱,秦国对东方各国都虎视眈眈。除了赵国,无一国有与秦国一较高下的能力,如果外交上有张仪一般的能人,以赵国为首的合纵联盟未必不能破秦。


如果此时撤兵,秦国大哥不一定撤,一退一追就到邯郸。其他诸侯国并不知道这两兄弟的感情真假,合纵联合想都不要想,谁都不想被反咬一口,各国的静观,秦国的反扑,这是邯郸之战要提前的架势。


但此时的白起“杀神”还在,毛遂还在想办法出人头地。信陵君还不敢随意杀晋鄙“窃符救赵”,春申君还没找到借口援赵。而在秦国,秦昭襄王已经号令全国人民加官进爵,一起攻赵了。

如此,赵国灭亡的速度有可能快过大家的反应。

长平开战,赵国如若撤兵,秦国收到的信息是赵国现在很弱,攻打正是时候。

从当时的情式看,韩国转献上党十七城给赵国,本就是祸水东引,韩国意图借此机会修养生息或者坐收渔利。不论是否有上党一事,秦国的野心都在滋长,秦赵终有一战。


赵国在“上党事变”中,在地势上,或者是在合纵联盟的基础上都是有优势的。但是将领与君主协商不恰当,没有坚定的战略线路及目标以及得力的外交能人。最好的选择是不留“上党”后合纵联盟,进一步抵制秦国。

长平之战已经开始,赵国如果选择撤兵,那就给秦国展现了赵国所有的弱点。秦国不傻,怎会不乘胜追击,何况赵国攻下了,燕、齐、楚、韩、魏还会远吗?

小总结

综上所述,个人观点长平之战要么不打咱就好好守着,联合友军抵制秦国;如果决心开战,就别轻易撤兵。长平之战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争故事篇,即使是现代也无数人在为此出谋划策,更多的则是为之惋惜。


妙趣看历史


当然可以,在公元258年的邯郸战役中,没有兵马的赵国就是这么守住邯郸的。之所以没有撤军选择与秦国决战完全就是赵王以及赵国谋臣舍不得将吃下去的上党十七城吐出来,结果最后才造成了损兵折将丢城丢地人才两空。

史书上都记载长平之战时,赵国被包围了45万人,并且最终被坑杀了40万人。但是呢,这些写书的人都没有上过战场,根本就不懂兵,实际上长平大战根本就不是书上写的那么一回事。

我们需要引用一些比较专业的数据来进行解读。在长平之战时,赵国的实际作战部队只有15万人左右,其他的几十万人并不是真正的作战部队,他们是给这支部队提供后勤补给的农民工。

长平之战前期,赵王给了廉颇8万的作战部队,这8万人的作战部队需要24万人的后勤人员(长平之战的战勤比例是1比3,一个战士需要三个伙夫运送粮草),总计是32万人。这支32万人的部队跟秦国打了一年多,士兵阵亡了2万多人,吃掉了700多万担的粮草。

长平之战后期,赵王脑袋有坑,下令调代郡的4万多战斗部队参战(以及后勤10万人),这就是长平之战时赵军的情况,总战斗部队11万人,后勤人数35万人,总兵力46万人左右。

假如这个时候赵军撤军的话,他们可以选择先让负责后勤的的那35万人后撤,他们这些人本来也没有参战,不影响战局。而且这些人他们退入赵国后可以进行城防准备。

第二步,撤出赵国骑兵(11万作战部队里有2万骑兵),因为骑兵在上党山地发挥不出战斗力,没必要耗在那里。

第三步,继续撤出赵括增援的那3万步兵,到邯郸布防,反正这支部队是新来的,到哪都是打仗。

第四步,再撤出3万步兵。这支部队可以跟那两万赵国骑兵汇合,在邯郸城外部下包围圈。

第五步,这时候上党守军就只剩2万人了,他们可以徐徐撤退,而且即便撤不掉那也只是两万人而已,不至于对赵国伤筋动骨。


优己


廉颇三个来月失守空苍岭,己经证明他的所谓善守之名,名不符实,就算让他继续守长平关,一样会丢掉,长平关防线太长,光石垒就号称百里,赵国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御,而秦军却可以多路佯攻,而集中优势兵力与一点而破之。赵军唯有退居邯郸,收缩兵力,凭都城的坚固城防据守,一方面拉长秦军后勤补及线,又分散了秦军兵力,以一支或多支游击部队袭扰秦军后方粮道,分散之兵,联络处于攻赵秦军后方的韩、魏两国夹击秦军。


沉140769451


有些事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或者是一旦回头就后患无穷,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这就像长平之战中的赵国,已经招惹了膀大腰圆,财大气粗的秦国想回头就很难了。



因为咱们现在处在上帝视角讨论长平之战。越看越觉得赵国必败,但是站在当时人的角度,战争的结果实际上是未知数,而且秦国赢了是秦国最后一统六国,宰割天下,但是如果反过来是赵国赢了,就有可能是赵国成为霸主,先统一三晋,然后也有可能并吞八荒,包容宇内。



赵国在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国力,特别是军力急剧膨胀,已经是关东六国中唯一可以和秦国一争长短的国家。我们都读过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两国实际上在战前早就已经开始了暗暗较劲,早晚擦枪走火,直到秦国不断攻打韩国,终于把韩国的上党郡变成了“飞地”,上党郡地势较高,处在三晋的脊梁位置,只要控制了上党,秦国就可以居高临下,打击蚕食赵国。


赵国自然不能坐视,但是赵国也知道自己的综合国力还是要比秦国弱一些,所以在上党军民主动要求投降内附的时候,赵国内部也进行了大讨论,到底要不要为了上党得罪秦国,最后赵国决定接收上党,其实小编认为赵国的决定本身也没啥错误,与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和秦国把决战时间提前,长平之战对于秦赵两国是国运之战,生死之战,一旦开打谁也回不了头。

长平之战打到中场的时候,实际上赵国也主动派出使节想和秦国讲和,但是秦昭王虚与委蛇反而不断增兵,秦国已经处在优势,秦国不会放过一战掀翻赵国的机会。

廉颇在几次遭遇战受到挫折后,就主动收缩防线,采取了战略守势。秦国对于赵军放线也是久攻不破,双方陷入僵持阶段。但是补给线较长的秦国因为强大的粮食储备,在后勤补给上反而处于优势。赵国由于缺粮,一方面向秦国求和,另一方面向其他国家借粮。秦国表面上和赵国和谈,暗地里派使者告诉其他国家:“不许借给赵国粮食,不然和赵国和谈后第一个收拾你。”在秦国的恐吓下,赵国既没有借到粮食,也没能和谈成功,等待他的只有秦军的屠刀。

说道长平之战,大家都会把锅甩给赵括,实际上赵括有勇有谋,当时的赵国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他不带着四十万赵军和秦军决战,这四十万赵军最后也得活活饿死,他带领赵军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以至于胜利者秦国在战后也不得不停止“东出”,转而修养生息。

赵括作为主帅,在突围战中战死,说明他不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向吝啬于爵位的秦王,在决战时期也是打红了眼,为了动员百姓,竟然普赐河内郡百姓一级爵位,把河内郡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上了长平战场。最终秦国惨胜阵亡军民二十多万,赵国惨败,赔个底掉,损失军民四十多万。

所以说,赵国实际上是想过撤兵的,但是没有撤下来,确实是不行,而不是不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