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征戰15年建立政權

導語: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不同,成功的道路和方面皆不相同,東西南北方面、有坎坷不平、縱橫交錯、羊腸小道、及暢通無阻等等花樣百式的道路。人生的價值並非用時間去決定,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究竟是什麼樣的緣故能讓闖王努力15年才建立的國家瞬間坍塌?

明末天災,艱苦生活

李自成是陝西人,據說是西夏皇族黨項族的後裔,祖上是給朝廷養馬的,家境還算可以。生於萬曆年間的中後期,而到了幼時的李自成家中已開始逐漸落寞,造成這一原因的是明末時在全國區域內包括陝西地區均出現了大面積的水旱災害,深深影響著受災百姓的秋收。無情的政府從未考慮到民眾狹小的生存空間,稅收依舊分文不減。

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征戰15年建立政權

李自成之像

這樣狀況同樣影響著李家,原本還算富裕的生活,被天災一攪和變得十分艱難,導致小小年紀的李自成在寺廟當著小和尚,還要給本鄉的財主放羊才能維持生活度日。這樣穩定安逸的日子無法生活太久,十幾歲時疼愛他的母親去世了,不久後寵溺他的父親突然也隨之離去,這對李自成的打擊無疑是慘痛的。

直到他21歲,無依無靠的他為生活所迫,應徵當了一名驛卒。好景不長,在小夥伴的幫助下殺死了自已無力還債的豪紳,再次被迫外逃當兵。李自成這坎坷的人生似乎沒完沒了,緊接著失業回家欠了債,交還不上被地主告上官府。

生活所迫,兩次當兵

緊湊而來的是發現自已的妻子與村民私通,無奈李自成一氣之下,一刀捅死了那個陪伴自已多年的妻子。連殺兩人,若被官府抓去肯定是一死,如今只有再次外逃才是出路。

李自成從小就喜歡玩弄舞刀弄槍,性格放蕩不羈但也跟隨父親一樣好吃懶做,自父母逝世後,無人管束,更加肆無忌憚,村民都懼怕他。而他的日漸成熟來自於生活中的一點點積起的經歷,家庭徹底的衰落、父母親的離世、兩次就業的下崗、婚姻的破滅和自已手上兩樁命案,這些變故和打擊迫使潑皮無賴、橫行鄉里的小毛頭長大了。

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征戰15年建立政權

李自成政權的鼎盛時期

假設李自成的家中坐擁著不計可數的萬貫家財,按著劇情發展,他極有可能按著自身的套路發展到大山溝裡當個潑皮的小混混罷了,依著老父親的金銀財寶,頂多還能混個山大王。可惜李自成生來沒有這樣或那樣的家世,這一步步的成熟和後期起義都是人生的命運所逼迫的,促使李自成不得不走上反抗的絕路,所幸這條不歸路成就了他風光的一生。

外逃後的李自成再次踏上了當兵的道路,當兵幾年,李自成三番五次的輾轉於各部隊。四年後投靠了在山西舅父的起義部隊,以自已的聰明才智與官兵進行多方的周旋,這時李自成的軍事才幹初出茅廬。

形勢所逼,四處征戰

在多方的掙扎之後,李自成與張獻忠部在焚燒皇覺寺時在爭奪物件中心生不滿,自此與張獻忠結下樑子,李自成一氣之下率部向西而去。次年舅父被殺,殘餘部隊均投奔於他,被推為繼舅父之後的'闖王',李自成的軍隊得到兵員補充之後,在陝甘一帶四處征戰。

明末將領楊嗣昌率領十萬大軍將這些零零散散的農民起義軍逐個擊破,老對手張獻忠兵敗後歸順於大明。而李自成部在潼關附近遭遇洪承疇部的埋伏,場面悽慘而壯烈,兵將所剩無幾,最後率領僅剩17人的殘餘部隊逃亡深山老林之中。因當時清軍發動起第四次的入關戰爭,李自成在深山才得以喘息,逃過官兵搜捕這一劫。

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征戰15年建立政權

氣勢洶洶的清軍

張獻忠投誠後始終是個不安分之人,再次反叛明朝,朝廷派出主力軍全力圍剿張獻忠部。正在此時,李自成率部趁亂之際收買人心,擴大起義軍的實力,真乃是一呼萬應,隊伍高達數萬之眾。

崇禎滅亡的前年正月,李自成攻佔湖北承天,緊接著攻克襄陽城,自立稱王。同年,張獻忠在湖北武昌建立屬於自已的政權。李自成得知孫傳庭擁兵十萬出關時立馬親率主力部隊與之抗衡,兩軍在河南區域對壘。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正值秋雨連綿不斷,路面泥濘不堪,加上百姓堅壁清野,孫傳庭部無法籌得糧草,欲打道回府,李自成率部追擊,順勢追殺孫傳庭,佔領陝西省。

建立政權,流亡覆滅

與孫傳庭一戰後,李自成的實力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在明朝亡國的那一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封功臣,同時東征京城。攻山西,克寧武關,佔昌平,直逼京師。雙方和談破裂後兵部尚書主動大開城門引李自成部進入紫禁城,崇禎前往景山自縊身亡,明朝覆滅。

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征戰15年建立政權

李自成進京城之景

李自成進駐北京城之後,起初軍隊安然有序,社會秩序也井然有序,但不滿一個月後,農民軍四處抄明朝舊臣的府邸,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臣民見時,紛紛望而卻步,敢怒不敢言。我想膽敢能做出如此行徑的必定是支紀律不嚴明,且對財寶誘惑毫無抵抗力的軍隊,這樣瓦合之卒很快就會一觸即潰。

如今明朝的命數已盡,唯一還在抗衡的是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李自成增多次勸降,然無效。吳三桂幫來救兵,共同擊潰農民軍,李自成敗走山西,之後一敗再敗。

李自成的起義軍從與吳三桂在一片石戰役之後,走得均是下坡路,一路走,一路敗,丟兵棄甲,潰不成軍,還丟棄了那些辛苦攻佔的城池,白白拱手相讓。不僅如此,李自成的疑心病日漸加重,殺害了一些一路跟隨他打天下的將領們,導致人心日益離散。

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征戰15年建立政權

李自成敗退路線

棄西安、走藍田、敗武關,推回襄陽城,清軍切斷了李自成欲想前往南走的路線,只得掉頭西進,在九宮山探路時,被當地的武裝力量所殺。

李自成用生命告訴我們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之中無趣的都留著,世界那麼大,風景那麼多,人生路徑那麼豐富,不必一直在某處駐足痴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