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編者按:男兒有志出洋外,事不入謀難處身。望須同志誓流血,莫作人間無義神。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安重根義士紀念雕塑

2019年10月26日,是安重根義士刺殺伊藤博文整整110週年。

相對而言,安重根義士的事蹟在中國並不是那麼被人所熟知,刺殺事件就發生在哈爾濱火車站,估計哈爾濱的朋友會知道的多一些,這場110年前的刺殺事件,直接影響後來日本對外的政策。

這個由小人物改變大歷史的故事,要從風雲激盪的19世紀末講起。

1879年,安重根出生於朝鮮黃海道海州廣石洞一個世代官宦的富裕家庭。

在當地安重根家算是名門望族,爺爺做過當地縣令,父親安泰勳是一名進士,這是一個典型的兩班貴族家庭。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19世紀末的朝鮮貴族家庭

安重根的母親趙氏生育了3個兒子、1個女兒,安重根是家中的長子,兩個弟弟分別名為安定根和安恭根。

少年時期的安重根並不喜歡讀書,從小他就愛舞刀弄槍、騎馬射箭,要麼隨經驗豐富的獵人入山狩獵,或偕夥伴跋山涉水,飽嘗自然山野之樂趣。

但是,父母雙親並不喜歡隨心所欲、自由生長的安重根,他們希望安重根延續家中的光榮傳統,安心讀書然後金榜題名、光耀門楣。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19世紀末的朝鮮官員

有人勸安重根:“汝之父以文章著名於現世,汝何故將無識下等之人自處乎?”安重根卻回答說:“昔楚霸王項羽曰:‘書足以記姓名’雲,而萬古英雄楚霸王之名譽,尚遺傳於千秋也。”

年少的安重根在心中把項羽當作偶像,他的人生理想就是要“名留青史”。

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角,就是大名鼎鼎號稱“日本國父”的伊藤博文。

1909年,68歲的伊藤博文,早已官至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朝鮮國統監,正是這樣一位左右東亞局勢的大人物卻被“小人物”安重根刺殺身亡。

相比於安重根從小富裕優渥的成長環境,伊藤博文的童年可並不快樂。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19世紀末的日本農民

1841年10月,伊藤博文生於日本長州藩(今日本山口縣)的一個山村,他是當地農民林十藏的嫡子,出身低賤、家境貧寒。

後來,林十藏被長州藩藏元付中間水井武兵衛收為養子,改名為“水井十蔵”,而後來,水井武兵衛又成長州藩足輕伊藤彌右衛門的養子,改名為“伊藤直右衛門”(這裡的右衛門並不是官職,只是單純的名字)。

於是,伊藤博文的父親林十藏從“水井”又改姓為“伊藤”。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吉田松陰(1830年9月20日-1859年11月21日)

1857年,16歲的伊藤博文返回長州藩,拜在吉田松陰的門下,接受吉田《士規七則》的影響,成為倒幕派的一份子;在求學期間,伊藤一併認識了木戶孝允、高杉晉作、山縣有朋等人,這些人也成為日後倒幕派的重要人物。

1862年12月12日夜,伊藤博文與久坂玄瑞、高杉晉作等十幾名志士,潛入品川御殿山的英國公使館周圍。伊藤博文鋸斷使館四周的木柵欄,其他人魚貫而入,扔出自制的燃燒彈;隨後伊藤博文等人返回住處徹夜痛飲;此時的伊藤還是一個狂熱的“攘夷”派。

次年,受長州藩派遣,伊藤等5人得以赴英留學。在親眼見過日不落帝國的物質文明,伊藤的思想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伊藤意識到盲目的攘夷,不會讓日本成為一個強國,只有開國,努力向西方強國學習經驗,“倒幕”大業才能最終成功。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明治天皇(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

4年後,剛剛繼位的明治天皇發出“討幕密詔”,隨後,德川慶喜宣佈“大政奉還”,明治天皇順勢宣佈廢除幕府製成立新政府。

明治維新後,伊藤博文曾四次組閣,任期長達七年之久。

在伊藤任內,日本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並大獲全勝,順便提一句,伊藤博文與李鴻章可謂英雄惜英雄,在1885年4月至1895年9月,整整十年間兩人先後有過21次書信聯繫。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馬關條約》簽訂場景浮世繪

1895年的《馬關條約》,李鴻章作為清朝的談判代表與伊藤博文,進行了兩人最後一次的見面和對話,從此之後李鴻章終止與伊藤博文的通信往來。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都是彼時兩國的中流砥柱,只不過彼時兩國國運正好相反,一個處在上升期,另一個在不斷衰弱;而與李鴻章的命運不同的是,伊藤上可以溝通天皇,中可以制約軍部,下可以團結民眾,能夠以一己之力把日本的國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而且,伊藤博文雖居上位日久,卻一直不驕不躁,其主政時期始終讓日本在國際國內的戰略方向上保持正確,終使曾經羸弱的日本一躍成為東亞第一強國。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獲勝後,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韓國統監,並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伊藤博文與韓國皇太子李垠

就在伊藤博文就任韓國統監的這個月,安重根家從黃海道信川郡搬到了平安南道鎮南浦(今朝鮮南浦)。受到基督教傳教士教誨的安重根變賣家產,興辦了“三興學校”。

1907年,伊藤博文逼迫大韓帝國高宗皇帝李熙退位,同年8月,伊藤博文強制解散韓國軍隊,在親眼目睹韓國軍隊悲壯抗爭後,安重根決定投筆從戎,參加反日義兵運動。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安重根義士血書“大韓獨立”

可惜,義兵運動遭到日軍的沉重打擊,1909年,死裡逃生的安重根在眾人面前,親自切斷了自己左手無名指的一個關節,並用手指中流出的熱血在韓國國旗上書寫了“大韓獨立”四個漢字。

在此次會議上,安重根等人決定暗殺侵朝元兇——伊藤博文。

在得知伊藤博文前往哈爾濱與沙俄財政大臣科科夫切夫會談有關朝鮮半島,以及劃分日俄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的消息後。

1909年10月22日,安重根等人乘列車到達哈爾濱,準備伺機刺殺伊藤博文。

4天后(10月26日)上午9時整,伊藤博文乘坐的專列抵達哈爾濱火車站,隨後,伊藤博文在科科夫佐夫的陪同下,開始檢閱歡迎隊伍。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場景還原圖

9時30分,偽裝成日本人的安重根站在俄國儀仗隊後面,等待伊藤博文的到來,在距安重根10步左右時,安重根穿過俄國人軍人的空隙,在距伊藤博文五步之遙的距離,拔出手槍對準伊藤博文連開三槍,三發子彈分別命中伊藤博文的胸腹部。

20分鐘後,伊藤博文宣告不治身亡。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被捕後的安重根義士像

安重根當場被沙俄憲兵逮捕,1910年2月10日,安重根義士被判處絞刑。

就在同一年,日本正式吞併了朝鮮,假如伊藤博文還活著,朝鮮也許不會那麼快就被日本吞併。

巧合的是,1910年1月,一個27歲的廣東人與同伴抵達北京,兩人以照相館為掩護,暗中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

110年前的韓國義士

青年汪兆銘

然刺殺未遂,這名27歲的廣東人被捕入獄;在獄中這名廣東人寫了一首準備慷慨赴義的詩,其中兩句便是:“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他便是後來的大漢奸——汪精衛。

安重根和汪精衛的出身極為相似,但兩人最後的命運卻截然相反,一個成為韓國的民族英雄,一個成為遺臭萬年的賣國賊。

而刺殺未遂的汪精衛,最後在獄中等到了清廷的覆滅,而刺殺成功安重根,卻等來朝鮮被日本徹底吞併。

伊藤博文之死,讓原本走在“正確”路線上的日本對外政策發生了改變。在其遇刺21年後,日本關東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本文選自公眾號《循記講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