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被稱為“地球的中心”?

為什麼中國被稱為“地球的中心”?

四千多年前全球性的滔天洪水,使本次人類幾乎處於完全毀滅狀態。各民族關於這場大洪水的記憶中,幾乎都只有極少數人倖存下來,作為人種重新繁衍。

在中國歷史上,當時正是堯帝在位。在這場同樣淹沒許多高山的滔天洪水中,中華民族卻整體上倖存下來,同時保存了上古的輝煌文明,包括現代人至今難以理解的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等。

據記載,上天在堯帝祭天之時,顯神蹟並教誨堯帝:“水方至為害,命子救之”(大洪水危害人間,你要拯救百姓。見《古今樂錄》),由此開始了大禹治水的神蹟。

堯、舜、禹時代,是中華民族從毀滅性的洪水中復甦的開始。大禹治理河山,為中華民族開創新的生存環境,以迄今日。

這是上天給予中華民族的特殊眷顧。沒有上天的護佑,中華民族同世上其它民族一樣,也逃不脫這場世界範圍的滅頂之災。

上天在眾多民族中特意選擇了中華民族,授之以神傳文化,也稱半神文化,這當然也一定是為日後更大的安排做準備。

不同朝代的中國有不同的疆域。就其實質而言,“中國”不是地理位置概念,而是“中心之國”的意思,這源於神對中華文化這種得天獨厚的地位、特點、結構和構成因素的安排。

中華大地獨一無二,是上天所選定的中心之國,末世拯救世人的法將在這裡傳出。

因此中國的一切,從表面上的自然環境、人口分佈,到深層次的歷史發展過程、文化的奠定,以及對各種宗教和修煉法門的認識等等,都來自上天系統有序的安排。

在中華歷史長河中,創世主轉生為聖王、文人、僧人、道士、武林宗師、謀臣、良將,帶領來歷不凡的生命,為神州子民開創生存環境,規範道德標準,豐富思想內涵,奠定正統文化,建立法度體制。

遂有中國一朝天子、一朝民眾、一朝文化、一朝服飾、一朝風土人情、一朝內涵特點,紛至遝來,燦若星河,遠播四海,威震八方,終成五千年神傳文化恢洪全局。

英雄人物,風流千古。秦皇、漢武、魏武、諸葛武侯、唐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明成祖、康熙大帝等聖皇名臣,開疆拓土,與周邊國家、民族結緣,將中華傳統文化遠播異域。

秦漢之時,統一六國、開拓西域、北征烏桓、義服南蠻。兩晉南北朝,衣冠南渡,五胡入主中原。

隋唐五代之際,周邊民族或稱藩、納貢,或戰爭、和親,或留學、通商,以各種形式與中原發生聯繫。兩宋時,契丹、女真崛起,遼宋、金宋之爭繼之。

成吉思汗統一大漠,遠征歐陸;明成祖派人跨海遠洋航行。種種壯舉,驚天地,泣鬼神;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上天沒有落下世上任何眾生,有序地安排了中華傳統文化輻射世界,以奠基全球世人應有之普世價值。

神州大舞臺上,你方演罷我登場,演戲人演得渾然忘我,看戲人看得如痴如醉。

這千秋大戲劇情及背後的深邃內涵,不知不覺中已經深深融入神州子民的血脈中,並通過五千年不間斷的信史記載,留給後世,把道德保持在相對不壞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