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我们的“国粹”,中医文化真的需要精英教育吗?

中医院可谓是我们的“国粹”;较前,为了推广中医药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技术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两份文件(征求意见稿),正式就中医诊所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做出具体说明。

可我们的中医真的需要这样大力推行吗?如此过度商业化,对中医发展来说是利还是弊?我们的中医文化需要回到中医本身,如此推行、推广,让原本商业化谈养生的中医更加百花齐放,或许真的会有“万花丛中一点红”,会让很多优秀的中医人得到好的传承,可是必然也会让一些商业化的中医“伤害”了病患的心。

中药,我们的“国粹”,中医文化真的需要精英教育吗?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

一位医学专家曾说:“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等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质疑中医科学性的声音由来已久,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西方的船坚炮利已经让很多中国人失掉文化自信,“中医不科学”的帽子很难摘掉。于是,尽管许多人并不反对中医,但是希望用“科学”来改造中医,认为科学化的中医更安全有效。但是,在现实中,科学化中医变成了中医西化。在某些人眼里,“不科学”的中医需要科学的西医来验证,中药的有效性需要按西药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有一技之长、会看病的民间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证;而有的接受院校教育、拿到行医资格证的毕业生却不会看病。中医界普遍是:“假大师满天飞 ,真高人难出头”的正常怪象。 人民日报

中药,我们的“国粹”,中医文化真的需要精英教育吗?


现实中我们的中医文化发展也遇到很多问题,医疗发展到现在逐渐是精英教育,三甲医院都是研究生、博士,可我们的中医文化的发展本就是从5000多年的民间中医发展而来,或许最大的困境是“有一技之长、会看病的民间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证;而有的接受院校教育、拿到行医资格证的毕业生却不会用中药。”也有很多中医药人士也表态“传统中医的根在民间,但很多民间中医‘高人’行医处境尴尬。”

中药,我们的“国粹”,中医文化真的需要精英教育吗?

可我们的中医院文化的发展也真的是需要这种精英教育吗?需要研究生、博士才能够会开中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