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唐,連考十次科舉不中,還能做什麼

羅隱生當晚唐五代。從二十多歲,到四十五歲,科舉應試,一連考了十次,回回名落孫山,但一直鍥而不捨,執著應試,非要取個功名不可。這一點反映了社會影響,流風所及。

屢屢落第,有羅隱自身的原因。唐代的科舉考試,在制度上沒有後來宋代那麼嚴密規範,沒有糊名、謄錄等防止舞弊的做法。進士登第,不光靠應試時顯示的文才,還主要靠有名望和勢力的公卿揄揚推薦。但據《五代史補》講“羅隱在科場,恃才傲物,尤為公卿所惡”。太高傲,沒人喜歡他,自然被黜落。

羅隱屢敗屢戰,除了流風所及,也是不服氣,因此陷入怪圈,難以自拔。

在晚唐,連考十次科舉不中,還能做什麼

羅隱像,蘇文繪

後來,兩個人點撥了羅隱。

一個是跟羅隱同姓的老道士。他對多次落第的羅隱說:“吾子之於一第也,貧道觀之,雖首冠群英,亦不過簿尉爾。若能罷舉,東歸霸國以求用,則必富且貴矣。兩途,吾子宜自擇之。”老道士是說,你即使進士及第,得到的也不過是縣尉或主簿這樣的小官。但如果是回到已經處於割據政權之下的家鄉,那就可以榮華富貴了。是考是歸,這兩條道你自己選吧。

對於老道士指點迷津的這些話,羅隱一時還不能接受,或者說他還不甘心。《五代史補》記載了他聽了這些話的反應:“懵然不知所措者數日。”這一記載披露出羅隱內心的矛盾與鬥爭。

羅隱的內心煩惱寫在臉上,讓一個賣飯的鄰居老太太看到了。“鄰居有賣飯媼見隱,驚曰:‘何辭色之沮喪如此,莫有不決之事否?’隱謂知之,因盡以尊師之言告之。媼嘆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羅隱,何須一第然後為得哉?不如急取富貴,則老婆之願也。’”

老媼一言破迷障。連考十次的羅隱,終於在五十五歲之時,懷著絕望與不甘,放棄功名,回到家鄉,成為錢鏐的幕僚。

成為幕僚也有曲折,羅隱在費用困窘時去拜謁鄴王羅紹威,拜見之前寫去一封信,稱同姓的鄴王為侄。這讓鄴王的手下大為光火,說:“羅隱一布衣耳,而侄視大王,其可乎?”就是說,他不過是個平頭百姓,怎麼能叫大王您侄子呢?這個羅紹威倒是禮賢下士,答道:“羅隱名振天下,王公大夫多為所薄。今惠然肯顧,其何以勝?得在侄行,為幸多矣,敢不致恭,諸公慎勿言。”

接著,《五代史補》記載了後來的情形:“於是擁旆郊迎,一見即拜,隱亦不讓。及將行,紹威贈以百萬,他物稱是,仍致書於鏐謂叔父,鏐首用之。”

這段記載,也看出羅隱的高傲。盤踞一方的魏博大王遠遠地拉出儀仗隊來迎接,見面便跪,施以晚輩之禮,而羅隱則坦然受之。臨走,還獲得百萬饋贈。

士人的氣節與傲骨,也在於歲月的養育。羅隱身上,有著李太白讓高力士脫靴的遺風。

在晚唐,連考十次科舉不中,還能做什麼

從賣飯的老太婆說“天下皆知羅隱”,到鄴王羅紹威說“羅隱名振天下”,可知羅隱享譽當世。

由於享譽當世,羅隱還曾被人暗戀,差點成就一樁姻緣。《舊五代史》卷二四《羅隱傳》載:

羅隱,餘杭人。詩名於天下,尤長於詠史,然多所譏諷,以故不中第。大為唐宰相鄭畋、李蔚所知。隱雖負文稱,然貎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嘗覽隱詩卷,諷誦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隱至第,鄭女垂簾而窺之,自是絕不詠其詩。

這段記載也饒有趣味。一個相門妙齡少女,讀到羅隱的詩卷,心生愛意,每天朗誦個不停。當宰相的父親就想為女兒牽線搭橋,把羅隱叫到家裡。豈不知名與實不相符,才與貌不相應,看到長相醜陋的羅隱之後,少女的五彩肥皂泡破滅,從此絕口不吟羅隱詩,一段姻緣中止於暗戀。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羅隱之傲,不僅恃才,可能還出於貌醜之逆反。

羅隱名滿天下,其詩不僅少女吟誦,也播在一般人口。《隆平集》卷一二《孟昶傳》載:“ (王)昭遠,成都人。少貧為僧童,知祥因飯僧,昭遠從至。知祥見而留以給事昶。昶立,擢知樞密院兼節度使。王師入境,昶命總兵拒戰。昭遠攘臂曰:‘是行也,豈止克敵,當定中原矣。’執鐵如意指揮軍事,自比諸葛亮。及敗,昭遠竄匿東川民舍,猶誦羅隱‘運失英雄不自由’之句,遂為追兵所執,人皆笑之。”

羅隱的這首詩見於《羅昭諫集》卷三,題為《籌筆驛》。全詩如下: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雖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深至閨中,遠及巴蜀,羅隱之詩,播在人口,廣為流傳。這是在印刷術還未普及的時代。近年,宋代的信息傳遞受到重視,從文學作品的流傳中,似亦可得到一些啟示。

(本文選自《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隨筆》,原標題為《說羅隱》)

在晚唐,連考十次科舉不中,還能做什麼

《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隨筆》

王瑞來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39891

42.00元

本書是著名宋史研究學者王瑞來教授有關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隨筆合集。時間上跨越南北兩宋,以事件或人物為線索,以小見大,為我們勾勒出兩宋時期的士大夫風貌和政治場景。內容鮮活有深度,讀後有知其所然之感。作者以深厚的文獻功底,穩健的文筆,帶領我們一覽兩宋時人的家國情懷、政治風尚、生存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