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到底哪種思想是正確的?

木魚石說


若講嬰兒的人性,”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惡”都不對,不存在善與惡問題,意識上一張白紙嗎!惟我、唯我,人之初性也。


中承明


首先,荀子就是儒家,儘管他是韓非子和李斯這兩位法家代表人物的老師,但荀子仍然是貨真價實的儒家。所以,並不存在題主所說:儒家怎樣怎樣,荀子怎樣怎樣的對比。

而應該說:儒家內部關於“人性論”,有孟子所主張的性善論,有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又為什麼都屬於儒家?

我們先從外部看一下:法家是什麼,儒家是什麼?

法家類似於今天的管理學,講究的是“法、術、勢”,與今天的“法學”以法理、法哲學為基礎完全不是一回事。

法家的“法”,是規則,也就是管理的依據;

法家的“術”,是管理技巧、管理藝術,也就是最被庸俗化的所謂“馭人之道”;

法家的“勢”,是地位,也就是一個人像按照自己的“術”來推行“法”,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而儒家更近乎“哲學”,而且不是那種純粹思辨性的哲學,是與人類現實息息相關的政治哲學。

所以,荀子雖然是儒家,但他的學生是法家,這很正常,但我們不能不說,荀子的觀點是法家發展的催化劑,為法家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根源。

這個思想根源,恰恰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性惡論”。

人性是善,還是惡?這並不是一個公理,也不需要給出標準答案,而是一個思辨性的問題。所以,無論是主張性善還是主張性惡,這並不是一個矛盾的事情,而是對“何謂人性”這個問題的觀點。

現代人太受現代思想的影響,總認為必須要有個標準答案,總認為性善與性惡是二元對立的矛盾體,這是對古代、對古人的思維觀念的誤解。

無論是性善,還是性惡,都是儒家內部關於人性的討論。他們最終的指向,都是人性的“歸仁”。

孟子等人主張性善,是從“四端”的意義來說的,就是人生下來,就有四種先驗的、天然形成的判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所以,按照性善論再進行推論,儒家的走向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善性,不要因為外在的影響而失落這種善性,要不斷的反思,祛除自己萌發的不好的念頭、行為,等等。

而荀子主張性惡,並不是把點落在“惡”上,而是說,人生下來並不是善的,但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好人好事呢?是因為“善者偽也”,這個“偽”,不是偽裝、偽君子的意思,而是通假字,是“為”的意思,也就是“親力親為”“努力作為”的意思。

所以,按照性惡論再進行推論,儒家的走向就是:要摒棄掉內心的惡,要通過外在的影響,來不斷收束、打磨自己的心性,努力去反思,祛除內心不好的念頭,勿以惡小而為之,等等。

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不論是性善,還是性惡,最終的實踐落腳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強調要祛除惡、發揚善。

所不同的,一個是要發揚內心的善,抵禦外在的影響;一個是要 抵禦內心的惡,發揮外在的規則、法度的作用。

於是,這也就造成了儒家的兩種向度,換句話說,荀子提供的思路,為儒家這個“思想”通過法家這個“管理學”予以貫徹,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是好是壞,另文再說。


danyboy


這隻能說是儒家思想的兩個方面而已。




春秋時期儒家創始人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就是說人剛降生時,人性本沒有善惡之分,都是基本相近的,大家基本處於同一條起跑線。到了儒家亞聖孟子,繼續發展了儒家思想,變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從孟子開始,性善論作為儒家重要思想的一部分,正式形成並逐步傳播。隨後, 戰國末期儒家代表荀子 ,繼續發展儒家思想,又提出“人之初,性本惡”,認為“人性本惡 ,其善偽也。”從此,性善論和性惡論便成了儒家思想中獨特的“矛盾論”。



關於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爭論不休達兩千三四百年,就像蛋生雞還是雞生蛋,莫衷一是。但是,儒家“性本善”的思想還是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達兩千年之久,為什麼?我認為,唯有教育才能達到這一效果(當然得各朝代統治者大力支持)。看看歷史上的教育體系,《三字經》、《弟子規》還有《了凡四訓》等,都是童蒙讀物。無一例外,這些童蒙讀物都是教育人從小向善的。就算宋代以後的官方科舉教材“四書五經”,拋開封建思想不論,總體上還是教育人們崇學向善的。反觀教育人們性惡的方式,除了封建禮教遭人詬病,並未出現大規模教育人們向惡的方面。



由此可見,只要教育方式向善是主流,大多數人就會向善,反之亦然。當下,我們正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傳統優秀文化,這必將有利於崇學向善氛圍的營造。有道是,世上還是好人多。我相信性善論。


富春葉語


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到底那種思想是正確的?回答這個問題得先論述“德”的形成才可結論!

老子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道德經》書中言論“德”是“道”的行為表現,是受後天因素金錢,利益......等形成的。“下德”更是為達到慾望,目無道德法規,最終淪落為從惡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剛生下來,不會說也不會走,嬰兒期間靠畏母奶為養,根本不會有德的行為表現,也不會有從善從惡“心”的意識,其實就是善良的,“人之初性夲善”這句話是很有道理。

至於旬子“人之初性本惡”也只是荀子質疑而已,荀子提議否論,也沒有什麼有力證據。

就經濟學言論中的“叢林定理,弱肉強食”來說,在動物世界中也是符合之初性善。如動物世界裡面的老虎,是弱肉強食的典型動物,剛出的虎崽子,開頭吃奶到斷奶吃肉,是靠虎媽虎爸覓食供食,虎崽子也是不知道這個肉,是剝出別的動物生命得來的,直到虎媽不給它供應肉食,自已要求生存,才知道去殺生覓肉食。

由此結論,儒家“人之初性本善”是千真萬確的。而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是完全錯誤的,不合符常理應受批判!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我認為這兩種思想都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人性本不善、本不惡,只自私,為活著。何哉?

人自出生之日起,無善念,無惡意,只知飢餓要奶吃,再大一點只拿食物往自己嘴裡送,決不會給別人吃。這說明人性本自私。

由於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所處的家庭不同、周圍環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培養出來的人千差萬別。有的有才有德成為聖人賢人,有的有才無德成為痞子惡棍。有的有德無才是平常人,有的無德無才是社會渣子。

人性善惡是後天形成的,是後天教育問題。


夕陽紅155908541


我小時候覺得人之初,性本善是對的。當我見過一些世面後,主要是當了媽媽,對教育有一定了解後,我覺得人之初,性本惡。現在,我覺得這些都是錯的。孩子生下來是空紙,但是是什麼樣的紙是不一樣的,白紙適合寫字,硬紙適合做手工,宣紙適合毛筆。本性就是天性,各個不同,教育就是改掉不良的一面


Ella2010


三字經錯用了一個性字,應該是,人之初,無善惡,性出現,生惡善。人之初性本善,應用在初交起事,或打天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初善,到利益分爭時自私的惡就發生了,多數敗在此上。如太平軍出了九千歲,陳勝吳廣爭王,三國分爭,孫袁爭引來了日本入侵。要想成功,必學習向遠處看。鼓勵學教也。這教育積極主動的觀點是政確的。積極遊說辦教育是偉大進步的,至於課文都是當時的需要,不合適益也是需不斷改換文章。直到解放毛主席共產黨拆廟建學才組步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貭,建設新中國起到了很重要的基礎作用。

性本惡是奔著人自私說的。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本惡,也是錯誤的。善惡都是需要有行為後來作見證的。只憑預測人之初性本善本惡,是沒根據的。憑什麼言人善惡呢?才是真正的唯心論。斷章取意的認識更是錯誤的,下句呢,性相近,近不是自私嗎?自私就是萬惡之源。習向遠,不就是通過學習改造自私嗎?人類後天學善學惡才是正確的認識。無論是善是惡都是動詞。只有行為後來做評判。


馬振廷1


人性無善無惡之分,

善惡本來就是人們主觀世界中的一種意識,並不能實際代表一個人到底是善是惡,本來世間也沒有評判善與惡的絕對座標。通常評論一個和一群人的善惡都是依靠口碑相傳和媒體。你能說這樣的善惡評價就是絕對客觀正確的嗎?很顯然不能。

“美之為美,斯不美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老子很早就論述美醜善惡之間的辨正關係。美麗的事物之所以能被稱之為美麗或讓我們認為美麗是因為有不美的東西存在,或者說,沒有不美的東西我們就沒法知道美是什麼。所以美是來源於不美的。同樣善是來源於惡的。這麼說你可能不太能夠理解,甚至會覺得這有點抬槓。但現實確實如此,善惡美醜都只是個相對的概念,我們所有人都長成絕對的美人,那世界就變得蒼白無聊。當然我們同樣沒法做到樹立一個善得標準,讓所有人都成為這個絕對的善人,首先,你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其次,即使你作到了,那就無所謂善了。那我們確實也就沒得最求了。

所以,你即沒有個標準不變得座標,也沒有一個靜止不動得絕對世界,你怎麼說人類是善還是惡呢?


葉上秋


無論是什麼“X子”什麼“法家、道家”我們都要牢記它們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嘴上“仁義道德”實則:殘酷無情。縱觀歷史各個都是:視百姓為草芥。甚至為了權力和地位不惜弒母滅子。教唆君王:不能讓老百姓吃飽飯,最好讓他們吃了上頓沒下頓。讓老百姓崇拜你膜拜你,如果做不到,就讓他們害怕你,假裝也行。不要讓老百姓明白和知道的太多,矇蔽、麻痺、愚昧最重要……歷史上不只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很多帝王都有燒盡天下一切書籍的“惡做劇”,遺存至今未被毀滅於戰火和人禍的書籍已經少的可憐。現在能看到的已經是鳳毛麟角。如果是殺了一個人,還不放心,那就滅族、滅門。凡是沾親帶故的斬盡殺絕。所以說歷史是血淋淋的,慘不忍睹。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謂“子”“家”,充當著助紂為虐的角色。儘管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我們要透過字面讀到其背後的事兒。


森林野狼30801284


性本善說的是人生來無惡。嬰幼兒有惡嗎?沒有!無惡便是善……

性本惡說的是人的慾念為惡的本源。人懂事後便產生了慾念,這表現在幼兒吝嗇自己的玩物並垂涎他人的擁有。

從人性的角度看,儒家希望性本善延續到每個人終身。而荀子則希望提醒世人不可忽略了萬惡之源的慾念。

因此,從人心向善的普世善惡觀來說,性本善抑或性本惡都是對善的讚賞弘揚,也是對惡的鞭撻摒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