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代表大清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的滿人耆英在英國人看來是一個對英國友善之人。認為中國多一些像耆英一樣的人,根本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大清國被動挨打。江南大部分城市的相繼失守,使得清廷上下悲觀到了極點。1842年6月19日,英軍攻佔上海。當兩江總督牛鑑將這一消息奏報給道光帝的時候,他的心頭為之一震,更感到了一種空前的危機。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本文根據《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寫

7月25日,鎮江失陷。英軍對該城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一時鎮江城內血流成河。城內的許多婦女,因為不堪英軍的暴行、侮辱,投井、自殺的不計其數。

一次次失敗的痛苦已使他沒有勇氣去思考戰爭的指揮和戰術運用上的經驗與教訓。心中僅存的一點虛驕之氣也化為烏有。既然不能再打下去了,他啟用了一個妥協派人物耆英。耆英也是個滿人,他是嘉慶朝東閣大學士祿康的兒子,他曾經出任過盛京將軍,他也是一個不主張與英人對抗的人。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倫敦新聞畫報》上的道光皇帝

道光帝啟用耆英,還有一個原因,認為耆英是一個對西方較為了解,比較有智慧的人物。耆英後來外交交涉中的一個重要助手黃恩彤記載稱:“蓋耆公為人,貌奇偉而多智術,思慮精密,尤愁情偽。璞酋(璞鼎查)在其籠絡中易於控馭。”在與英國人的談判中也證實了這一點,當時還只是一名普通翻譯官的巴夏禮也參與了《南京條約》的談判。他對耆英的印象是,“我有點喜愛耆英的風度,因為他有著一種雄偉的正派的外貌,和愉快親切的神色”。在與美國公使顧盛的談判中,顧盛也對他留下良好的印象:“公道的評論,耆英以及和我交涉過的其他中國官員,都曾在我腦海裡留下良好的高貴、聰明而真摯的印象。” [1]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倫敦新聞畫報》刊登的鴉片戰爭時,清廷向英國賠償的黃金被運入英國造幣局

總而言之,在道光帝與西方人的眼裡,耆英是屬於大眾都能接受的人。在中英艱難的交涉中,道光帝認為,讓這樣一個支持和局的人也許能為大清挽回一點利益。因而,道光帝讓耆英“駛赴浙江,署理杭州將軍”,並任命他為欽差大臣,負責與英人交涉。但是,道光帝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內心仍然是矛盾的。他並不希望妥協,但是又打不過,所以他頒給耆英的聖旨也是朝令夕改,自相矛盾。一會兒讓他對英人“暫行羈縻”,一會兒又令他“仍當督飭文武員弁,一面嚴密防堵,一面詳加體察;如有可乘之隙,務當明攻暗襲”[2]。他還授意耆英,見機行事,必要時可以密告英人,朝廷可以將香港割給英國。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前的廣州城

道光帝在“戰”與“和”態度上的搖擺性,朝廷中的妥協派與璞鼎查看得很清楚,便向他施壓,迫使他在投降的問題上就範。

英軍攻陷鎮江後,璞鼎查原打算乘勝北上,直取天津,迫使清政府接受英國條件。這時候,英軍翻譯官馬禮遜向他建議,不必長途奔襲攻打天津,兵臨南京就可以迫使清政府就範。馬禮遜說,對於中國來說,南京是漕運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英軍只需盤踞江面,阻絕南北,即可迫使清廷妥協。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廣州百姓圍攻衙門抗議外國人入城

馬禮遜是一個比較瞭解中國內情的人。為迫使清廷就範,他提出了“密招漢奸”,“挖衝高家堰堤”這樣的陰招。比如說,高家堰堤吧,真要遭到破壞,大清“慮工險費巨,合龍無期,阻於外舟,工亦難舉,計更無不得請者。”[3]

璞鼎查接受了這個建議。8月初,英軍留下2000餘人鎮守鎮江。璞鼎查率80餘艘軍艦向南京進犯,並與8月4日兵臨南京城下。道光帝得到這個消息後,求和的心情更加迫切。他正式任命耆英與伊里布為欽差大臣,要他們“專意議撫”,也就是說,要他們全力辦好議和之事。這樣,耆英與伊里布同英軍開始了更為艱難的談判。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蓋有中英兩國國璽的《南京條約》

談判中,大清國談判代表給英國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認為耆英是晚清官場中為數不多的開明之人,因為他的開明所以簽訂了《南京條約》,既割讓了香港又向英國人賠了款。

正認為這樣,英國人把耆英視為英國的友人。英國商人對他更是充滿好感,認為大清國多幾個像耆英這樣的人就好了,言外之意多幾個漢奸,親西方的人也不致於發生鴉片戰爭。

為顯示對耆英的好感,英國商人還特意從中國購買一艘平底帆船——其實是清朝的軍艦——駛往倫敦,把這艘船命名為“耆英號”(Keying),以此來顯示對這位耆英耆大人在中英友好關係中的地位,發揮的作用的感激。

1843年夏天,當耆英作為大清的全權代表前往剛剛被割讓給英國的香港與美國人顧盛進行貿易談判時,耆英順訪了香港,此刻的耆英更給英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耆英號

耆英來到香港,當時的港督徳庇時為顯示對這個英國“友人”的歡迎之情,特別為他舉行了歡迎儀式,並與駐港英軍司令為他舉辦了盛大宴會,歡迎宴會上,耆英說:“我以清朝武士的信仰發誓,只要對中國外交還有發言權,兩國的和平繁榮將永遠是我最大的願望”。

在香港期間,英國記者們經過觀察發現,耆英很與眾不同,不像一般的清朝官員,一幅呆板、愚昧與麻木的神情,英國記者發現:“耆英和藹可親,富有幽默感,高超的外交技巧與良好的教養,幾乎無人出其右。他在宴會上談笑風生,但又極有分寸”。

在宴會上,耆英還讓英國人刮目相看的是,他竟然在宴會上談笑自如,而且還唱了歌。宴席中,耆英“主動唱了一首充滿激情的滿文歌曲”。到香港的第二天,耆英主動設宴答謝英國朋友,耆英“每喝掉一杯酒,他都會敲打手鍊,大喊一聲好”,他也會附和英國香港總督高聲喊道“為英國女王和中國皇帝乾杯”的話。這次答謝宴上,耆英再次唱了歌。當時在場的英國記者回憶,“耆英邀請香港總督唱一首歌,其條件就是他自己也唱一首。後來他果然一展歌喉,而且唱得還真不錯,並跟大家一起鼓掌,以示謝意”。在場的英國人很為耆英的熱情所感染,香港總督,司令、大法官在內的多名英方友人在宴會上“也都表演了歌唱”。

英記者:中國多些對英國友好的漢奸,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耆英油畫肖像

通過觀察,英國記者認為,耆英是中國為數不多對英國友善的人,他遺憾地說,可惜中國像耆英這樣開明的人太少了,要不然中英之間也不會爆發鴉片戰爭。李書緯根據作品《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寫,今日頭條原創首發,詳細內容請參看《晚清外交七十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

[1]王爾敏:《弱國的外交:面對列強環伺的晚清世局》,第56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冊,第1760頁,中華書局1964年版。

[3]梁廷枬:《夷氛聞記》卷四,第117~118頁,中華書局1959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