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这一生,经方是我做到最好的事

“这人呐,

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

就算功德圆满了...”


在一九八四年三月一日,一个东直门医院的老中医去世了,他并不是非常著名的医生,但是圈内人对他的临床大多赞不绝口,而且先生在学院派横行的年代,在大多人都是经方和时方互补的时代,仍然坚持自己的经方而特立独行。


| 我活这一生,经方是我做到最好的事


晚年轶事

“先生脾气倔强,不轻易生气,但真生气时却无人能劝。

胡老一大特点,即生气时便闷在一旁抽烟,茶饭不思。一次在东直门医院为进修医生讲授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胡老重实践,深入浅出,获得了普遍赞誉。当过渡到《金匮》篇时,胡老开篇便道:此为后人杜撰,非仲景文也,略去不讲!这本属一学术见解,奈何传统成见太深,致此语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竟至于学生集体罢课。面对这一尴尬境地,院领导拟请当时的金匮大家、时任北京中医院院长的宗维新教授授课,请胡老弟子(同时也是宗先生的弟子)从中斡旋。

弟子至胡老家中,先拜谒师母毕,说明来意,师母言胡老正情志不遂,示意弟子退去,弟子窥屋内烟雾缭绕,胡老正独坐一隅,茶饭不思,神情默然。

此情此景,其弟子只得小心告退,暗想事情不妙矣。

出人意料的是,次日一早,师母便转告弟子,师父已答应此事。当宗先生在讲台上对金匮进行精彩阐释时,胡老的弟子猛然发现讲台最后一排,赫然坐着一个老学生,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一手拿个小本儿,一手在上面费力的写着画着,异常认真地记着课堂笔记,那不就是胡老么?

胡老一生三大爱好:饮茶,吸烟,下围棋。

每日不离茶,一个大茶壶,够上胡老喝一整天。作为中医界的伤寒巨擘,先生善用大柴胡汤已是远近闻名,他将该方剂运用得出神入化,加上先生的姓氏,和他终生的爱好,友人给他一个雅号,趣称为“大柴(茶)壶”。

胡老看病如下棋。他下棋,对棋的每一步都记得清清楚,他观棋,回去后必能复盘无误。他常与老友陈慎吾先生一起复盘,这个共同的业余爱好成了这对挚交知己最重要的见证。

胡老看病,对于病人外貌形象,不论过多久,总是记忆忧新,或许他一时想不起他所看这个病人的名字,但一提到某天某病,胡老立即反应出当时的景象。唯有一次例外:一日应陈毅之约到他家看病,之后又下围棋,回家后,他只得下棋的事,不记得看病的事了。

胡老风骨傲然,一生坚持从自己的临床实践出发,捍卫其学术真理,而丝毫不惧权威。一次,胡老在东直门医院住院病人处方中用了大黄十克。由于学术见解的不同,时任东直门医院中医科主任、同样是一位医学巨擘的秦伯未先生,在内科查房时,嫌其量大,将大黄一药改为4克,因一时疏忽,事后未及通知胡老。这一举动,惹恼了胡老,胡老激愤之余,脱去身上白大衣,怒曰:老子不干了!后经人劝解,方才罢休。

胡老生气并非是私自改他的处方而未予通知,胡老认为十克大黄是用来通大便,而改成四克则变通利小便(可看胡老讲座),功效大变,生气是因为未明先生深意,则是祸害病人,故生气而弃衣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