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皇孟小冬為何晚年沒有重返故里,原因與這兩點有關

孟小冬的戲大受歡迎,有人甚至專乘飛機來看她,買不上戲票的人都在家裡守著聽無線電轉播,李萬春夫人李硯秀記得,當時她家所在的巷子裡,一會兒工夫賣出八個無線電,就為了聽孟小冬的一出《搜孤救孤》。看完了戲觀眾還不走,他們想看孟小冬謝幕,看她卸了戲妝的樣子。但孟小冬從來不謝幕,觀眾就不停鼓掌就是不走,無奈之下,杜月笙去後臺做了說服工作,才讓孟小冬謝了一次幕。不料,這次謝幕,竟是她與舞臺的永別,這出《搜孤救孤》也成為絕唱。從此,她再也沒有登臺演出過。

1947年,內戰已全面展開。杜月笙惦記在北京的孟小冬,希望她到上海避避風頭,孟小冬不肯,杜美霞親自去北京接孟小冬,孟小冬這次離開北京,此生再也沒有重返故里。1949年,解放軍進入上海,杜月笙帶著一家老小和孟小冬去了香港。至於為什麼杜會選擇香港,許錦文的解釋是:“蔣介石當時臨退上海要杜月笙到臺灣,杜不去,大陸他也不敢留,而香港卻可退可進。”


冬皇孟小冬為何晚年沒有重返故里,原因與這兩點有關

孟小冬在香港嫁給了杜月笙。作為當年上海灘最響噹噹的人物,孟小冬嫁給他,算是應驗了當年她離開梅蘭芳時說的那句話。當時和孟小冬一起前往香港的京劇名角兒還有馬連良、張君秋、楊寶森等人,但香港並非京劇沃土,喜好京劇的人太少,名角們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統統回了大陸。只有孟小冬仍然留在了香港。

此後有不少京劇界大腕去香港動員孟小冬回國,但孟堅辭不回。戲劇理論家朱文相認為孟小冬所以堅持不回大陸有兩個顧慮:一是她嫁給杜月笙,她認為這個是政治問題,作為上海青紅幫的頭子,杜月笙的地位讓她對回大陸心有餘悸;其次是孟小冬抽大煙,“她戒不了,她知道大陸不讓抽大煙,因為這些關係,她不回來。”

1951年8月,64歲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他生前千金散盡,死後並無多少財產。孟小冬只分得遺產2萬美金。1977年5月26日,70歲的孟小冬因肺氣腫和心臟病在臺灣去世,被安葬在臺北縣樹林鎮淨律寺的佛教公墓。

據說梅孟分手後數年,還曾有人試圖說和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紅鬃烈馬》,王寶釧寒窯苦守十八年,等來的,卻是薛平貴戲妻,命運的寒涼在這出戏裡一覽無餘。這個說法不見得當真,也許觀眾不甘心讓他們緣盡,總想有個機會讓他們再在舞臺上琴瑟和鳴。梨園界一直有種說法:當年梅孟已經決裂之時,孟小冬曾生下過一名女嬰,因對梅的怨恨而將孩子交予他人撫養。京劇名家、梅門弟子杜近芳生父母不詳,而且容貌酷似梅蘭芳,就一直有人說當年孟生下的女嬰就是杜近芳。 這些八卦的背後,也許是人們的一種願望,希望梅孟的傳奇能夠延續,有一個孩子,能承繼梅孟二人的風華絕代和舞臺上的絕世風姿,如是,才為梅孟的神話劃下句號。但傳奇,從來不會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