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喬口鎮:看荷花蝦如何“打通”鄉村振興路

望城喬口鎮:看荷花蝦如何“打通”鄉村振興路

在第七屆愛故鄉大會暨湖湘鄉村振興論壇上,望城區喬口鎮黨委副書記舒鷗分享了荷花蝦產業的發展歷程

華聲在線10月27日訊(記者 鄧拓平 劉玉鋒)現在,去文和友吃小龍蝦成為在長沙的一種時尚,而擺上餐桌的,是來自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的特色產品——荷花蝦。近年發展起來的望城荷花蝦產業,已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的典範。今日,在第七屆愛故鄉大會暨湖湘鄉村振興論壇的分論壇上,望城區喬口鎮黨委副書記舒鷗分享了荷花蝦的產業發展歷程。

“直到2017年,盤龍嶺村的主要產業還是單一的水稻種植,村民經濟收益低,盤龍嶺村也是省定貧困村。”舒鷗坦言,要脫貧,要發展產業,盤龍嶺村還是要探索出自己的路子。

而在舒鷗看來,當地的農村產業發展面臨三大難題,沒土地,養不好,賣不出。

“但是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舒鷗說。盤龍嶺村的發展首先就要解決“沒土地”問題。“經過考察,我們發現盤龍嶺村由於基礎設施滯後,生活居住相對集中,農田集中連片較多,全村有2900畝土地,具備了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舒鷗說道,“然而家家都有一畝三分地,要想把農田從800多戶農民手中收上來,這個工作有點難。”

努力之下,解決辦法找到了。充分調研後,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盤龍嶺村成立,合作社以村民小組為單位,以簽訂委託書的方式,把土地經營權從農戶手中收到合作社,以一畝為一股,“農戶都有自己的股份,並且,我們還制定了詳細的備案,如果市場不好,經營情況不佳,可以保證農戶實現復墾。這樣一來,所有農戶都主動配合我們的工作。”舒鷗說。2018年3月30日,是盤龍嶺村的重要日子,這一天,盤龍嶺村對全村的2900畝土地劃分為350至1000畝不等的5宗土地,對流轉經營權進行拍賣,正式打開現代農業發展這扇窗口。

土地有了,要發展什麼產業?近年來,來長沙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特色食品小龍蝦越來越火,這給喬口鎮的產業發展提供了靈感,盤龍嶺村也開始發展小龍蝦養殖業。想法一出,又開始面臨“養不好”的問題。“養殖是門技術活,需要專業的人來帶頭。於是,我們與文和友集團實現合作,由文和友創始人楊幹軍帶隊多次外出考察,希望找到合適的帶頭人,讓我們少走彎路。”舒鷗說。

最終,湖北監利的一個養殖團隊來到了喬口鎮,“他們在當地很有名,有‘蝦王’的美譽。我們便聘請這一團隊的負責人來擔任技術顧問,進行養殖指導。”舒鷗透露。之後,2000畝的示範基地在喬口鎮建立,“我們創建了一個技術標準示範,可以輻射全鎮12000畝小龍蝦養殖範圍。”目前,文和友集團還與湖南農業大學合作,在喬口鎮組建產業研究院,舒鷗說:“喬口鎮的小龍蝦有了規模,有了示範,實現科學化養殖是我們的下一步計劃,這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最後面臨的,還有“賣不出”的問題。“首先,我們想到了創品牌。”舒鷗說。在喬口鎮,除了小龍蝦,還有大面積的荷花,“荷花+小龍蝦”的養殖模式是當地的特色,於是,“望城荷花蝦”品牌應運而生。“配合品牌創立,我們還推出了《望城荷花蝦標準》、宣傳片以及品牌識別形象。”舒鷗說。

“再就是拓展銷路。文和友集團目前小龍蝦年需求量約為6000噸,我們與文和友簽訂了1000萬斤的收購協議,成功打通了荷花蝦銷售渠道。我們還動員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優先採購本地產品,帶動消費扶貧。”舒鷗介紹。此外,望城荷花蝦注重成品品質,並建立了原材料可溯源體系,讓消費者買的放心。

“望城荷花蝦的成功,在於喬口鎮有決心、有信心、有恆心,規劃好,並把握住了發展機遇。這也是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必要因素。”舒鷗總結道。

【專家點評】

喬口鎮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很有特色,值得推廣和學習。喬口鎮主要有兩大亮點,一是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有利於土地的集中流轉,實現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保障農民最大程度受益,並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二是引進了好的企業,喬口鎮通過引進文和友這一龍頭企業,有利於“望城荷花蝦”品牌的培養,有利於打造具備規模的小龍蝦養殖產業。望城荷花蝦的下一步發展,還可以在成立產業研究院的過程中,引進專業團隊進行合作,進一步挖掘產品的獨有優勢,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養殖的科技水平。

——湖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光輝

望城荷花蝦產業的發展,實現了集體經濟與三產融合發展的統一,一方面開發成本降低,一方面集體經濟越做越大,三產融合發展也有了質的飛躍。望城荷花蝦還有一大特點,在於產業生態化,生態化的荷花蝦種養,利於打開廣闊的市場。此外,喬口鎮還可以通過實現生態產業化,這樣能吸引城市人到喬口鎮消費,帶動當地增收。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邀研究員羅士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