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沐
01
外企在剛進入中國前十幾年,可謂風光無限,高福利高待遇,出入5A寫字樓,嘴裡操著流利的英語,大把出國培訓和出差機會,這些對於普通白領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當時的外企很神秘,也很難進,只有top學校裡的top學生才有資格進入面試並被錄用,自豪地拿著高薪,優雅地喝著咖啡,彷彿畢業的工作就該是這個樣子。
還記得十多年前,當聽說同學的姐姐在IBM工作,月薪6000的時候,我羨慕的不得了,要知道當時北京市月平均工資1023元,平均房價也就5,600元。對於當時畢業3,4年的這位姐姐來說,薪水和房價在一個水平1:1。
而現在的北京平均房價超過6萬,一個畢業3,4年的職場新人在外企的平均工資6000-7000元,和房價的比例一下子就變成了1:10,真是扎心了。
很明顯,外企在以前標榜的高薪早已一去不返,優勢蕩然無存。
那去外企就沒什麼意思了嗎?外企到底會成就一個人還是會毀了一個人?
02
外企以規劃化,標準化的工作和管理流程見長,尤其信息化系統建設很先進,一般使用全球知名廠商的IT系統和軟件,ERP,CRM涵蓋範圍廣泛,從前端的銷售線索,到後端的庫存發貨等都可在系統裡一鍵查詢。
能熟練使用系統是其次,關鍵是通過系統操作,掌握這背後的業務規則和邏輯,這才是人和系統的區別,也是初入職場最該學習之處。
外企對很多崗位都有明確的發展路徑,並根據不同的崗位有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你可以參加公司舉辦的培訓,也可以申請參加外訓,只要在培訓預算範圍內即可。
員工從入職第一天,orientation流程就開始啟動,甚至有指定buddy向你介紹公司基本情況,並安排儘早參與新員工入職培訓,幫你快速瞭解公司和業務。
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崗位描述,年末開始進行年度工作的review和新一年的KPI制定,你會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會得幾分,拿多少獎金。
對於剛畢業初入職場的人來說,從學校一下子被扔到社會大熔爐,正一臉懵逼的時候,能進入到運作正規的外企,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真心是不錯的選擇。
在那裡,你可以學習如何高效工作,如何鑑別高質量的工作成果,組織如何通過彼此分工和配合達到有效運轉,以及你未來會成長為什麼樣子,這些在外企裡你都會輕鬆get。
03
在外企摸爬滾打5,6年,接近30歲的時候,一般會出現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我們稱A人群,諳熟外企的生存法則,對自己的發展目標格外清晰,那就是沿著經理,總監,副總裁一路升上去,在40歲的時候抵達金字塔尖。
而另一部分人,我們稱B人群,則早已習慣了外企分工明確,工作節奏舒緩,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的小日子,他們沒那麼大野心繼續往上爬,而是甘願在自己的崗位上拿著穩定的工資。
A人群在外企的洗禮下,全球化視野不斷拓展,隨著跨國企業的不斷本土化,越來越多啟用本地高管人才,他們被提升的機會和空間明顯提高,升為副總裁的人年紀趨於年輕,35歲晉升越來越常見。
B人群則有時會產生錯覺,以為自己身在國企或事業單位,拿了穩定飯票,他們懶得跳槽換工作,因為自己對公司,對流程,對人頭熟,看不起外面的小公司或私企。
對於A人群而言,不管他們是在本公司還是跳槽到其他外企,目標都是做高級職業經理人,一般也都會如願以償,但這部分人在人群中畢竟還是少數。
B人群反倒是大有人在,他們看似與世無爭,很安全卻其實最有風險。
這裡的風險一方面來自於公司,另一方面來自於自身。
來自公司的風險在於,外企進入中國多年,生產和管理成本奇高,和本地競爭對手比,完全沒有成本優勢,質量上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因此不少理性的客戶在採購時會更傾向於性價比高的國產品牌。這當然就相當於搶了外企的市場份額,影響其銷售業績。
公司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每天要麼喊著cost down,要麼給每個人加任務,結果就是裁員或變相裁員。
B人群來自自身的風險,就是他們特別容易錯怕平臺當本事,以為自己在大公司,在外企,在500強,就特別牛逼,老本一吃到底,既不學習鑽研業務知識,也不屑於瞭解外部世界的變化,覺得跟自己都沒關係,不知不覺和社會脫離了都不自知。
以前的外企待的確比較舒服,每天只要進了公司這座大觀園,就不用再操心外面的世界,但這其實是將大家都潛移默化培養成溫水裡的青蛙。
外企本身沒有錯,但是失去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度,停止了對自身成長的要求,貪戀於舒適安逸混日子,這才是最要命的。
04
外企有個無固定期限合同其實是最害人的,因為它最能麻痺和消磨人的意志。
有的老員工在基層崗位10年以上,終於等到跟公司簽了這樣的合同,就天真地以為如願以償進了保險箱,高枕無憂。
其實不然,簽了無固定期限合同並不代表著這份合同是沒有終止時間的“鐵飯碗”,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公司照樣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根據法律規定給予合理賠償就OK。
可憐的老員工們混了10年混到這份合同,以為永遠不會被開,卻不成想,當他們的老闆換成80後,甚至90後,對他們不思進取,不懂創新忍無可忍,就會分分鐘賠償讓他們滾蛋走人。
而沒能升到管理崗位,老員工在人才市場中也早已失去了競爭優勢。
他們既無法接受比自己目前薪水低的工作,但也根本拿不到更高薪水的offer。因為市場上大把年輕力壯比他們便宜的人在搶同一份工作。
因為對公司形成的長期依賴性,這樣的老員工身無一技之長,想要創業沒思路,沒產品,沒資源,最後只能灰溜溜回家。
別在讓無固定期限合同矇蔽了你的雙眼,它看上去很美,卻一點不中用,根本保證不了你的安全,反而成為束縛你認知升級和持續行動的絆腳石。
05
在面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強勢崛起和業務逐漸全球化的挑戰下,外企其實已經開始感受到深深的壓力和危機。
他們要麼將中國定義為自己的second home market,要麼將總部或亞太總部搬到中國,就是要更瞭解中國用戶,貼近中國的市場,為此也不斷在做變革和調整,這也帶給中國年輕人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於是否加入外企,是否繼續在外企工作,我的建議是:
- 剛畢業的大學生:
- 建議加入500強,比如谷歌,微軟,GE知名外企。
- 目的是瞭解世界先進水平和技術,熟悉核心業務和流程,培養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探索和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30~35歲左右:
- 權衡自己在本公司或跳槽到其他外企的晉升通道和機會,從而確定在外企圈繼續發展,向管理層晉升,還是轉行到高速發展的民營企業,甚至開始考慮辭職創業;
- 和創業相關需要考慮的是,邊工作邊創業,先孵化自己的創業模式還是立刻辭職創業。
- 35歲以上:
- 35歲以上仍在外企,如果已經升為管理層,當然可以考慮繼續向上發展或者跳槽到其他外企擔任更高職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利用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和經驗,為創業做準備。但不建議此時跳槽到民營企業。
- 如果此時還在基層崗位,那就不用考慮跳槽,而是要考慮為自己的後路多做準備,未雨綢繆。
加入外企一定是你職場生涯中不容忽視的一段有趣經歷,有了這段經歷,見到藍眼珠大鼻子不再害羞,敢於張嘴說英語甚至和他們辯論;
有了這段經歷,你發現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個性要比溫吞退縮更讓人欣賞;
有了這段經歷,你學會工作嚴謹,注重效率,結果導向和執行力才能將一個人送的更遠更高。
當你在外企工作幾年後,就可以帶著這份成績單,仔細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職業規劃:
選擇繼續留在外企打拼,還是選擇在外企以外更廣闊的天地發現好機會,比如加入互聯網公司或成為某民企上市公司高管;再或者選擇最終拿著這份畢業答卷,開始激情澎湃的創業生涯。
外企目前也許不能給你最豐厚的薪水,但是它獨特的跨國企業文化,高效透明的管理流程,亦中亦西的人文氛圍,一定會讓你的視角更加開闊和立體。
外企,只是起點,卻絕不是終點,能夠決定一個人最終跑多遠的,是一個人的眼界,格局和永不停止的努力。
留下來,還是離開外企,你決定好了嗎?
作者:木沐,清華大學MBA,500強高管,專注於個人成長和職場領域,帶你輕鬆玩轉職場,一起精進。公號:職場木沐說(ID:
mumushuo2017),後臺對話框回覆:情商,送你一本高情商秘籍。歡迎添加我的個人號:mumushuo1904,圍觀朋友圈更多幹貨。閱讀更多 職場木沐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