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和丈母娘不喜欢外孙叫他们外公外婆,让外孙叫他们爷爷奶奶,你怎么看?

你不懂602


按照传统习俗,孩子称呼父亲的父母为爷爷奶奶,称呼母亲的父母为外公外婆,这样的称呼迄今为止已经流传了很多年,尤其在过去,多子多女的大家族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孙辈们扎堆,老人们往那一坐,往往是喊爷爷奶奶的有,喊外公外婆的有,好不热闹。

然而,随着我们这代人中,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很多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尤其是只有女儿的人家,随着女儿出嫁,很多父母心里会有明显的失落感,虽然现在不比以前,结婚了,想看女儿随时可以去看,只要女儿有时间,也随时可以回娘家看望父母,甚至,有的家庭,父母跟已经结婚的子女住得也很近。

但即便如此,一旦女儿生了孩子,很多父母听到外孙外孙女喊自己外公外婆,还是会一阵失落,觉得叫爷爷奶奶更亲。我们这边就有很多人家,因为女方父母不乐意被叫外公外婆,非要孩子也叫自己爷爷奶奶,还说什么“外公外婆,一个外字,总觉得是外人的意思,听了很不舒服”。

但我觉得,这其实真的是多虑了,外公外婆不过是一种传统叫法,并没有外人这层含义,而且吧,孩子是跟外公外婆亲近,还是跟爷爷奶奶亲近,也不在于一个称呼,最重要的是谁更愿意陪孩子玩,孩子自然会更亲近谁。

之前听我妈说,老家有个邻居,外孙刚开始学说话,喊她外婆,她就骂他“白眼狼,兔崽子”,非要逼着孩子叫她奶奶,孩子就改口了,后来就一直管两头的老人都叫爷爷奶奶,后来上学闹出了笑话。

老师讲课,课本上讲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每个人都有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那孩子一脸不解地问老师:“老师,我没有外公外婆啊。而且,我们家有两个爷爷奶奶”。

听说,孩子妈妈知道了,再也不许自己妈瞎教孩子了,该叫啥叫啥。


夏小忧yo


孩子叫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这个事情,我还真遇到过。不仅仅是丈人和丈母娘的喜好问题,而是他们强制孩子这么叫,孩子的父亲也很无奈,说多了都是眼泪啊!

前些年我在苏州工作的时候,有个男同事,他姓朱,老家在安徽农村。他的工作能力很强,在公司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小伙子还是单身,周围苏州本地的同事们也都很积极的给他介绍对象。经过多轮的“单独会谈”与“家长见面会”,终于找到了一个两人都满意的对象。为什么我会说是家长见面会?据小朱事后说,第一次双方正式见面的时候,他这边就他一个人,对方乌泱泱的来了十几个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来了,还好只是喝茶,不然这顿饭必然也要花费不少。

双方正式确定关系以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中间人开始传话,问小朱,“你是打算娶呢?还是打算嫁?”对,你没有看错,男人也是可以嫁的!顾名思义,如果打算娶,婚房、车子、酒席等一应花销全部由男方准备;如果决定嫁的话,就相当于是入赘,所有花销由女方负责。小朱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女方又强烈要求必须有婚房才能结婚,最后只能选择把自己嫁出去!

婚后,虽说小朱从一个穷屌丝变成了有房、有车、有媳妇的人,但是感觉他反而变得闷闷不乐了。直到多年以后,孩子都好几岁了,他的这种负面情绪反而变得愈发严重,整日愁眉苦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有一次,几个哥们一起聚会,他也在场。我们问他,“你们两口子都上班,现在的孩子是谁在帮你带?”他随口答道,“爷爷奶奶带!”我们又问,“你的父母过来了啊?”谁知道,这句话一出,像是戳到了他的痛处,他的表情痛苦,向我们道出了他多年的委屈,“你们说,我爹妈养我还有何用?孩子生下来这么多年了,我爹妈就见过孩子两次!他们根本不给见,嫌弃我爹妈穷!是农村人!还让孩子喊他们爷爷奶奶,喊我父母外公外婆!最可气的是,教孩子一口苏州话,即使跟我父母见面也基本没法沟通!我父母只能以泪洗面,觉得我这个儿子他们算是白养活了!”

我们终于了解到了小朱的苦衷,知道了他一直闷闷不乐的原因。看来,男人把自己嫁出去,想生活的幸福也不是一件易事。不知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花雨微风


很正常啊,叫爷爷奶奶,不是更亲吗?

我觉得,有的人,就是杠精,凡事都要按照条条杠杠来做,并且还是纯粹的找事精。不就是一个称呼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后我的孩子,我就让孙子孙女们叫亲家母亲家公爷爷奶奶,多一个人疼自己的孙子孙女,我巴不得呢!

我从小就是叫我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的,我外公外婆就我妈妈一个女儿,从小就对我们姐妹三个特别好。而我奶奶完全就不在乎,我爸爸就更别说了。我们叫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他自己也说,这样更亲。

我和姐姐们的孩子,叫我爸妈,同样的也是叫爷爷奶奶。我爸妈对他们,远超过爷爷奶奶。有点好吃的,都想着孩子们。给孩子们买着买哪,想法设法的做好吃的给孩子们吃。我大姐的儿子,我二姐的两个孩子,我家的孩子,我爸妈都帮着我们带。

每天都要视频,都是交代我们,一定要带好孩子,绝对不能委屈了孩子。而我儿子,也是特喜欢我爸妈。我大儿子直接说,我爸妈是对他最好的人。

反之,爷爷奶奶,不会主动打个电话问问孙子的情况。当年我大儿子出生的时候,奶奶嫌弃是个孙子,连带都不肯带呢。现在孩子过生日之类的,爷爷奶奶连个电话都不会打。

我觉得,孩子都是知道谁对他好,就亲近谁的。所以,叫什么,真的不重要。很多时候,外公外婆对外孙外孙子,远超过爷爷奶奶。


幸福鱼儿


我是南方人,也是外公!

对此,我的观点是:

第一,再怎么叫,也改变不了外公和外孙之间的关系。

第二,叫爷爷不妥,爷爷嘛,就是爸爸的爸爸。再说,走在路上碰到年纪大点的,一般都会称之为爷爷。

第三,在南方,妈妈的爸爸就叫外公,没有例外,也是历史形成的,几千年来都没变过。

第四,叫外公的确感觉有点不好听,特别是有个外字,听起来好像是外人,似乎不是很亲热。

所以,我的做法是:让小外孙女叫我姥爷。

尽管,这是北方人的叫法,但听上去舒服、顺耳,有霸气、有腔调。我喜欢!

现在叫顺了。小外孙女说,全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她一个人叫外公为姥爷的,感觉特别喜欢这样叫,很有意思!

哈哈哈哈哈……


果园村达人


这事我还是🈶点发言权

我的两个孩子之前就是管两边老人统称爷爷奶奶。

这样的称为很多人说无所谓(说着话的不是没孩子就是孩子的妈妈),其实这问题很大。

一、统称带来的麻烦

讲一个发生在我孩子的事。

孩子的外婆(那时称奶奶)给孩子买了一个玩具,玩具孩子很喜欢,走哪都带着,有次回我家(正儿八经的爷爷奶奶家)爷爷看到孙子拿着玩具,就问这玩具谁买的呀?孩子说,是奶奶买的,当时奶奶一听,估计一时没转过弯,就说我哪里给你买过,孩子嘟囔着嘴一脸疑惑的说,就是奶奶买的。这时爷爷也稀里糊涂说了句,给孩子买了就买了,看吧孩搞得。我媳妇一看,赶忙解释说是她妈给买的,这时爷爷一脸的尴尬。还有一次,我对孩子说,给爷爷发视频,孩子一脸茫然,问,给那个爷爷发啊?我连忙说,是西安的爷爷(最后我们不得已在爷爷奶奶前+地名来区分)。从这些事可以看出,我们认为无所谓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二、孩子的认知缺失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说权重,这样称谓是简单清晰明了。当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或同学讲到外公外婆时,孩子会因不知而被同学嘲笑,你没有外婆,外公吗?孩子肯定会说没有。因为他的认知里没有外婆外公这一说。这是多么让人郁闷的事。

发生了这些事之后,我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区别,也让他们调整过来。

为了孩子,有些事大人千万别只顾自己,想想是否给孩子带来不便。


宁觉醒


厦门的习俗就沒有区别,全称爷爷奶奶。但是,我们从外省到厦门带外孙从小到大都让他叫姥姥姥爷,其实如何称呼都无所谓,都是一样的”级别”、”待遇”,并非某个称呼就更亲一些,是什么就叫什么,何必让孩子在外面说”我去爷爷奶奶家”时,做父母的竟然弄不清究竟他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在外公外婆家。

至于姓氏也仅是符号,男性入赘的家庭,一般来说,一孩应该随母性,二孩肯定应该随父姓(但这个问题并不绝对,我父亲刚解放时就入赘,甚至他有过我母亲家族的姓名,后参加工作又改了回来,所以我们兄妹四人中一、三随父姓,二、四随母姓),当然,这样的家庭中就才是两边都是爷爷奶奶。


执君之手观日落月升


对于这个问题,也发生在我身上。

我是觉得这只是一个称呼问题,根本不能代表什么。我爸妈就觉得叫外公外婆是非常见外的一件事,因为我觉得如果都叫爷爷奶奶孩子会无法区分。说实话,我是觉得无所谓,并且我也不赞同我妈去争这个称呼问题,但是我婆婆也把这个称呼也看的很重,她质问我为什么要喊我妈为奶奶?这个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她这个做奶奶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婆媳关系不想说了,老公可以选择,但是婆家只能碰运气。

所以看的出来,这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引起的,我婆婆的态度那是来自生儿子的优越感。我的孩子出生后,我婆婆有意无意不让我妈碰,我妈在前面抱着走,她在后面追着要抱过来。一点都不夸张。所以有时候不是一个称呼的问题,是外婆怕这个孩子以后不喜欢她对她很见外。

还有一次在火车上,我对面坐着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孩,两个人很亲昵,一路都在聊天,但是小女孩一直都叫的是外婆外婆。然后我旁边两个老人,就问这个小孩,怎么是你外婆带着你啊,你爷爷奶奶呢。小女孩说我就喜欢去我外婆家。旁边那对老夫妻说,我觉得外婆这称呼真不好听,外面的婆婆,还是爷爷奶奶叫的好听。对面小女孩的外婆一直保持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家庭一定要生个儿子的原因之一,儿子能跟自己经常在一起,能够名正言顺的带孙子孙女等等等。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老人想让孩子叫什么就叫什么吧,有时候不是也让孩子喊一个路上的陌生人都喊奶奶吗,何况是自己老婆的爸妈想被叫爷爷奶奶。


熙果儿妈妈育儿笔记


在我的家乡管外公外婆叫舅爹舅奶。我嫌难听,就让儿子叫爷爷奶奶。因为自从我怀孕到儿子两岁都是我妈妈照顾的我们,感觉妈妈对我儿子比较疼爱。就这么叫了。他亲奶奶比较胖,孩子一直叫她胖奶奶。

我在15年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离婚了。舍不得孩子就带着孩子来到了父母所在的城市定居生活。以前一直做家庭主妇,没有工作过。后来不一样了,我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父母为了方便互相照顾,就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不久,妈妈提出让我的儿子改姓和我姓,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我回绝了她的要求。第一孩子爸坚决不会同意的,没有哪一个男人愿意自己的儿子改姓。第二这样做对儿子的心里创伤很大(孩子因为我带着他离开了原来的城市,一直对我耿耿于怀。他最美好的童年时光都留在了那里)。我还开玩笑的说,我们家又不是皇亲国戚,血统高贵,又不是又巨额家产要后继有人,干嘛要在乎的姓氏问题,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就应该上真正的一家人啊。可老妈却不认同,说她生了我们姐妹四个,没有儿子,只有我儿子跟随我的姓才能算是一家人。唉,只是无语了。一个是单位的退休领导,一个是退休高级教师,思想如此迂腐,顽固不化。儿子上初中以后他们不再提这件事了。说心里话,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这几年,我很累,心累。感觉自始至终没有融入成一家人。没办法,只能包容和忍耐。

好像偏离主题了。吐露两句,心里畅快好多。😂


大玉9308


你好,我是Yugis揪揪妈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丈人喝丈母娘不喜欢外孙叫外公外婆,让外孙叫爷爷奶奶?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觉得很奇怪。如果自己都不认同外公外婆的身份,就说明自己也觉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才是一家人,外公外婆就不是一家的,好像不那么亲一样。自己都怀有这个思想,相比家里也比较重男轻女,认为女儿嫁出去孩子就随外姓了,让外孙叫了爷爷奶奶,似乎自己感觉就良好了。

身边故事

我给你讲一下我身边的一个故事。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家里姓李,她结婚时也找了个姓李的,后来顺利生了个小孩,然后她的爸爸妈妈也就是孩子的外公外婆一定要外孙叫自己爷爷奶奶,叫真正的爷爷奶奶为爷爷和婆婆(四川某些地区的叫法)。但是呢,孩子一直是跟着真的爷爷奶奶长大的,所以孩子长大后最后还是跟叫“爷爷婆婆”的真正爷爷奶奶亲,还是没有跟外公外婆亲。孩子总体来讲是谁带谁亲。怎么叫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

称呼

爷爷奶奶,书面语言是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书面语言是外祖父外祖母。据我所知全国各地,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有很多种叫法。

1. 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叫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

2. 我们四川地区爷爷奶奶称呼不变,外婆一般叫婆婆,外公有些叫外公,有很多人也叫爷爷。好像小孩子一般也不会混淆。至少我是这样长大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3. 东南地区有好多个省市的爷爷奶奶叫做公公婆婆(尤其是广东话地区),外公外婆叫做阿公阿婆

4. 闽南话地区(尤其是台湾)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叫阿公阿嫲,叫法比较多,老家在别处使用传统叫法的也是有的。

5. 英语国家和所有拉丁语系的国家,我还没有发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叫法有区别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叫法完全一样,也体现了平等。当然我没有研究完那么多语言,世界语言那么多,肯定也有很多国家有各种各样的叫法。

总结

所以你看,就关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有这么多种叫法,我并没有列举完毕,全国各地其实叫法各异。孩子亲谁跟怎么叫关系真的不大。我真心觉得丈人和丈母娘让外孙叫自己爷爷奶奶很不妥,也很没有必要。

孩子绝对是谁带谁亲,谁付出谁就有收获。光是一个称呼几乎不起作用。每个称呼有什么意义是成人灌输给小孩子的,要让小孩子同时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主要是看做父母的怎么教育小孩子。

父母孝顺两边长辈,小孩子自然能学会孝顺,比叫什么称呼,比吹点儿耳旁风比起来,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是Yugis揪揪妈妈,80后,同时拥有理工和教育学背景。曾在5个国家居住过10年以上,深度旅游40国。年轻时一个人跨国长途旅行多次,给爸妈和其他老人定制过国外深度旅行。现在开始实践带宝宝旅行。Yugis揪揪妈妈是国家曾经晚婚晚育政策的深度践行者,高龄生下孩子,家里一孩一猫,生活愉快。想跟我讨论孕产育儿,教育,情感以及旅游方面的问题,就关注我哦。

Yugis揪揪妈妈


称呼其实在自己家里没什么关系,但是必须表明身份的时候是不能乱来的。比如在外人面前,如果叫错了会让人觉得你老爸倒插门进的女方家。进而会对男方家里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建议还是该叫什么就叫什么。

说个实例,我的爷爷奶奶去世很早,堂姐一直管她的姥爷和姥姥叫爷爷奶奶,平时在家里叫我们都能无所谓,毕竟关起门来一家人。结果结婚的时候闹了笑话,一声爷爷奶奶叫过去,我们全家(族)人都觉得脸上挂不住了

别说我们家人矫情,如果称呼真的无所谓你们去把自己的爷爷奶奶叫声外公外婆试试?两个家族在一起的场面,或者有外人在的时候,该给的面子必须给,该有的称呼必须有。

换言之,礼数不能缺。排除倒插门因素,外公外婆要求孩子“改口”,属于一种可大可小的失礼行为,也是一种不太懂事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