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红旗渠的亲水圣地——跃峰渠


跃峰渠渠首纪念碑。跃峰渠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的太行山区,始建于1975年春,于1977年9月15日建成通水。跃峰渠全长244.98公里,穿54座山峰,跨越49道沟壑,共有各种建筑物1500多个,

青山绿水。跃峰渠自1977年正式建成通水以来,平均每年从漳河引水2亿立方米,贯穿红色老区涉县、磁州窑所在地磁县、旅发大会召开地武安市、滏阳河之源峰峰矿区等地区。

渠首纪念碑广场。1974年秋,邯郸地委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重新作出了兴建跃峰渠的决定。1975年1月,跃峰渠指挥部成立。同年3月初,工、农、商、学、兵十万修渠大军,按团、营、连、排、班军事化编制,在西起涉县浊漳河天桥断,东至京广铁路,100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摆开劈山引水的战场。

吊桥的对面便是红旗渠。跃峰渠主体工程包括引渠、总干渠、主干渠和5条分干渠,并建有海乐山等3座水电站,设计引水能力每秒30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64.4万亩。渠道长度和年供水能力远远超出红旗渠。

水润万物百业兴。跃峰渠建成后,百里山头层林尽染,60余万亩农田丰产丰收,邯钢、马电机声鸣唱,古赵大地流银淌金。一位外国友人参观跃峰渠工程后如此感叹:“这是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

勿忘“硬骨头战士”。磁县民工一团观台营三街民工连连长王二根在1975年3月带领民工开凿马鞍绝隧洞。洞口上是一个大陡坡,岩石裸露,怪石嶙峋,险情随时可能发生。王二根几次身系大绳,凌空排除险石。一次,他在山崖上找到了立脚之地,感觉腰上系着绳子使不上劲儿,索性把绳子甩开,奋力撬一块大石头,不料用力过猛,“哗啦”一声,人和石头一起滚落下来,幸亏被一树杈托住,才保住了性命,他不顾休息,继续施工。


传承中的愚公移山精神。韩付学,号称“跃峰渠上老愚公”,当年修渠时他已72岁了。这位年过七旬的老汉干起活来不服老,和年轻人 着干。工地倒两班,他总是连两班。一天晚上,他抢着和青年突击队一块运沙、备料、捣浆、垒砌,一气干了4个小时。

跃峰渠像一条巨龙,穿云破雾贯通在“三水”之间,创造了人间奇迹,编织了邯郸水网。

经初步统计,跃峰渠年均从漳河引水2亿立方米,向东武仕水库输水近1.2亿立方米,35年来累计供水达40多亿立方米。

这盛世,如您所愿!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武安伯延公社作社会调查,对山区人民缺水的问题极为关注,提出“多植树、多养猪,还要把水引到武安”。1959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邯郸,作出了“邯郸要复兴”的指示。水系百业,水连千家,水兴万物。邯郸要复兴,水利须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