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在中越邊境的地方,已經形成了一些友 好 村,中國的雲南省恰好是與越南的西北部地區接壤,邊境地方多山區,這些村莊往往形成與地廣人稀的地方。

中越邊境處一對村子是是下面的情況,行政區劃的層級比較多:

  • 中國 雲南省 紅河州 金平縣 金水河鎮 隔界村
  • 越南 萊州省 封土縣 會籠鄉 波多村

但是由於地名的不規範,越南的所謂的“會籠鄉”“波多村”,與中國的“隔界村”都不是標準的地名,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叫法。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的情況,本身促進大到兩國、小到兩村的關係,但其中地名使用需要規範,否則從不同新聞看到的地名都不一樣。

不同新聞中的地名問題

下面是第一則新聞中,提到了中越邊境處的兩個村。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這裡面用到的地名就是:

中國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水河鎮隔界村越南萊州省封土縣會籠鄉波多村下面是第二則新聞中,提到了中越邊境處這一對兒村莊。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本新聞中,提到了中越兩國的地名分別是:

  • 中國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水河鎮葛蔡村(Ca Ci)
  • 越南萊州省封土縣霍隆鄉(Hui Lung)普蘇村(P T)

下面是第三則新聞,提到了越南封土縣的會籠鄉(Hui Lung)。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以上不同新聞用了不同的地名,可見地名是不規範的。

在中國方面,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水河鎮是準確的,而葛蔡村、隔界村其實指的就是同一個地方。

在越南方面,越南萊州省封土縣是準確的,鄉級的霍隆鄉、會籠鄉其實是同一個地方,村級的波多村、普蘇村也是同一個地方。

事實上,越南萊州省封土縣的下面,有一個叫Hui Lung的鄉,它下面有一個叫P T的村,具體它們的中文應當是什麼,那就不確定了。

中國的省級、地級行政區劃vs越南的省級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是五級:省、地、縣、鄉、村;越南的行政區劃是四級:省、縣、鄉、村。

中國和越南的縣、鄉、村三個級別的行政區劃是直接相對的,但越南的省按照曾經是對應中國的省,但按照規模又是對應中國地(地級市、自治州)。

下面地圖是中國雲南省的區域範圍。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下面地圖是中國雲南省紅河州的區域範圍。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下面地圖是越南萊州省的區域範圍。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在上面的新聞中,可以確定的是,越南萊州市與中國雲南紅河州,它們是一組對應關係。

中國的縣級行政區劃vs越南的縣級行政區劃

中國和越南兩國縣級行政區劃也是比較清楚的,越南所有的縣,都有表中的中文名稱,因此可以直接使用。

上面例子提到的是中國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越南萊州省封土縣,它們剛好是中越邊境處接壤的縣。

中國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的地圖如下所示。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越南萊州省封土縣的地圖如下所示。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注意越南封土縣的行政區劃,左側一片地方是叫Hui Lung的鄉,它管轄了一個叫P T的村。

中國的鄉行政區劃vs越南的鄉級行政區劃

中國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管轄了2個鎮、11個鄉,其中金水河鎮就是它下面的一個鎮,這個鎮的鎮區位於中越邊境處。。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越南的鄉級行政區劃與中國有對應關係,越南的鎮叫做市鎮,鄉叫做社。在中國提到越南的鄉鎮的時候,常常將越南的“社”轉義成“鄉”,這樣便於中國人理解。

越南萊州省封土縣的行政區劃列表如下所示。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在上面列表中,封土縣有一個稱之為懷社(X Hui Lung)的地方,它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霍隆鄉、會籠鄉。

下面地圖表示了越南萊州省封土縣懷社的範圍,這也是一片山區。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中國的村vs越南的村

在這一對兒中越邊境的村莊中,不僅越南的“波多村”名字不規範,就連中國的村子也有兩個名字:葛蔡村、隔界村,地名也不規範。

下面的位置就是越南萊州省封土縣懷社的“波多村”。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下面就是這一片中越邊境處的界碑。

解析中越邊境的兩村友好:促進兩國兩村關係,但地名使用需要規範

在上面提到的中越邊境友好村來說,本身它們可以鞏固中越兩國的友誼,也有利於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地名的規範化還有提升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